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廠商們不肯推出一款小屏的全面屏手機?

為什麼廠商們不肯推出一款小屏的全面屏手機?

周末答疑,有網友問筆點君:「為什麼廠商們不肯推出一款小屏的全面屏手機?比如iPhone SE2渲染圖那種?」

這個問題提得好。簡言之,「小屏全面屏」是小眾審美,且不容易賺錢,願意投入做得廠商自然鳳毛麟角。這個問題本身,還是能聊出不少有趣的東西。

比如智能手機的屏幕賣點,隨著時間推移有何演進。

粗暴一點只看觀感,這個歷程可以簡單概括為:小屏大屏更大屏佔比更少邊框的全面屏。

一路走來,人們先是幹掉了礙事的Home鍵和指紋識別模塊(實體虛擬鍵全面屏手勢操作,單Home與前置指紋識別模塊結合 屏下指紋半屏/全屏指紋),同期也在不斷壓縮著手機的屏幕邊框,前期主要是盡量壓縮左右邊框,比誰得更窄,若是全球最窄,發布會上自誇也有底氣。

後來是通過成本更高過程更複雜的封裝工藝來削減額頭和下巴,此時「全面屏」的概念出爐。首作iPhone X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大黑邊跑馬場的調侃中,國內廠商戰意更濃,短暫的劉海屏美人尖之後,2018開春OPPO vivo兩家一個Find X一個NEX掀起無額頭全面屏新高潮,到了2018年下半年,全面屏幾乎不再是旗艦級產品專利,千元機也可以拿到更好的硬體和全面屏設計,而2019年我們的主流手機基本「全面」全面屏,至少要有差不多的高屏佔比。

聽筒感測器等變化相對來說不大,一開始堂而皇之,後來有合二為一合三為一的趨勢,最後乾脆做成狹縫式,這樣就可以縮到邊框,不再秀存在感。

前置攝像頭,在全面屏進化中,要麼是擠到某處(角落、邊緣、挖孔),要麼是直接取消(vivo NEX雙屏版,用後置三攝加背屏來解決需要用前攝自拍的場景),目前更新的方案即將量產,比如今天剛剛被曝光的vivo NEX 2渲染圖,據說前攝就是用了「屏下鏡頭」,隱藏在屏幕下方,從此再也不現真身。

iPhone SE再好,歷史大潮不可逆。全面屏大張旗鼓向前進的時候,人群中並非沒有想要小屏「小而美」的人,然而這些人的數量很少,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少。

蘋果不是福利公司,庫克是個純商人,不會你想要就給你啥。不賺錢的、用戶市場又小的小屏機,不做也罷。如果非要做,那就是要做個定製版手機,沒有特色的普通小屏機,做了就是作死。

對了,有人說小米8se 華為P20是小屏全面屏,這個我不苟同。那叫「相對小屏」。

而最近小米剛剛推出一款5.05英寸、身形「瘦小」的多親AI助手(小米生態鏈剛剛推出的主打AI功能的手機)才能算是真正的「小屏全面屏」。

相關評測大家可以移步閱讀我剛剛寫好的這一篇工程樣機評測《徹底告別按鍵式「老人機」,多親AI助手Qin 2全面屏手機體驗》。

總之,全面屏配大屏是正宗,小屏機不好賺錢,做出特色來且讓小眾消費者買賬也難,大廠商一般不會冒這個險。

尤其是在據說又會有幾個知名廠商倒下的2019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筆點酷玩 的精彩文章:

AMD幽靈靠邊站,酷冷至尊冰神G240RGB水冷散熱器體驗
給三星一點壓力,俄羅斯手機市場「半壁江山歸華米」

TAG:筆點酷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