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世上最幸運的孩子,被「泥巴」救了一條命

世上最幸運的孩子,被「泥巴」救了一條命

2010年,南非本科生莉莉 · 霍爾斯特(Lilli Holst)正在做作業。她參與了一個主題為「搜尋新噬菌體」的科學項目。莉莉從一枚爛茄子底下颳了些臟泥巴下來,這樣的土壤里往往有著豐富多樣的微生物,她在蘆薈園和蚯蚓盆里就有收穫,在茄子土裡也不例外。她發現了一種能殺死某些分歧桿菌的新噬菌體病毒,給它起名叫「泥巴」(Muddy)。

接下來的幾年裡,噬菌體「泥巴」被冷凍,被繁殖,漂洋過海,從非洲到美國,成了噬菌體專家格雷厄姆教授(Graham Hatfull)的收藏之一。

再過八年,「泥巴」將成為一個小姑娘僅有的1%生存機會。

痊癒後的伊莎貝拉抱著一隻小狗 | bbc

伊莎貝拉(Isabelle Holdaway)是英國肯特郡的一個小姑娘,她生來就患有囊性纖維化(cysticfibrosis, CF)這一遺傳病[1]。特定基因的突變,使得她呼吸道的分泌物變得黏糊糊的,難以完成呼吸道正常的自我清潔。因此伊莎貝拉的呼吸道對細菌的抵抗能力很弱,特別容易反覆感染。實際上,難治複發的肺部疾病,正是囊性纖維化患者發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2]。

從小,伊莎貝拉就不停地跟肺炎做鬥爭。2017年夏天,16歲的小伊莎貝拉已經跟兩種頑固的菌株抗爭了整整8年,肺功能不到正常的三分之一。醫生認為,雙肺移植是最好的選擇,但現在的感染有擴散的風險

移植手術進行順利,但伊莎貝拉的新肺果然被感染了——移植需要使用免疫抑製劑,伊莎貝拉還並發著糖尿病,這些都是高危因素。可怕的膿腫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bscessus)在她的移植傷口上、肝臟里、皮膚中瘋狂生長,各種抗菌藥物都無法與之抗衡。

伊莎貝拉的主治醫師海倫(Helen Spencer)十分擔憂,在過往經驗里,移植後感染分枝桿菌的病人都沒活下來,即使用盡治療手段,最多也撐不過一年。

伊莎貝拉在醫院裡住了足足9個月,醫生們嘗試了各種方法,但這種廣泛耐葯的細菌實在難以殺滅。小伊莎貝拉皮膚潰爛,瘦骨嶙峋,肝臟衰竭,在重症監護室里,醫生告訴她的家人,她只有不到1% 的生存機會,也許是時候回家接受姑息治療了。

伊莎貝拉肺移植手術傷口感染,細菌培養出分枝桿菌。| 文獻1

然而伊莎貝拉的母親喬(Jo)無法眼睜睜看著女兒等死。

她瘋狂地在網上搜索一切可能的治療方法,有一天,她讀到了噬菌體治療的相關報道。

喬看到了一線曙光,她立刻諮詢了海倫醫生,詢問是否可以試試噬菌體。幸運的是,伊莎貝拉所在的大歐蒙街兒童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與美國匹茲堡大學的格雷厄姆教授有交流合作。格雷厄姆教授已經研究噬菌體長達三十餘載,在知道伊莎貝拉和另一位青少年的狀況後,他願意為了兩個生命垂危的青少年最後一搏。

噬菌體治療,

是啥?

噬菌體是一種「吃細菌,不傷人」的病毒。這種病毒可以感染特定的細菌株,利用細菌里的營養產生大量自己的「複製體」。被感染的細菌會裂解,釋放出「下一代噬菌體」。「下一代」們再找到同樣的菌株感染……如此循環,就可以殺滅特定的細菌。

其實,噬菌體並非新科技,而是老武器。自從在上個世紀被發現後,噬菌體就被用於治療人體細菌感染。在抗菌素尚未普及的當時,噬菌體治療是一種普遍使用的抗感染手段,一些大藥廠如禮來也銷售噬菌體抗菌葯。冷戰期間,由於藥物交易被封鎖,共產主義國家普遍使用噬菌體治療痢疾、傷寒、霍亂等細菌感染,我國還有用噬菌體治療燒傷後綠膿桿菌感染的案例。1959年的電影《春滿人間》,講述的就是噬菌體治療綠膿桿菌感染的情節。

然而,噬菌體的抗菌譜窄,製備繁瑣,容易過敏和耐受。隨著療效更為穩定的廣譜抗菌素的普及和不斷升級,目前只有少數國家如喬治亞將噬菌體治療作為臨床常規[3]。

噬菌體之所以再度被重視,是因為人類和細菌的戰爭又進入了「人類敗退」的階段。

近年來,隨著抗菌素的濫用,抗菌素升級的遲滯,對目前所有抗菌素都耐葯的「超級細菌」層出不窮。以前一瓶就可以救命的青黴素,現在用了幾十瓶都可能毫無效果。

在抗生素耐葯時代,噬菌體作為古老的抗菌武器重新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隨著基因測序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噬菌體的認識也從粗放轉向了細緻。噬菌體裂解酶、噬菌體雞尾酒、基因編輯噬菌體等不同於既往噬菌體治療的新方式,也陸續獲得了成功。

噬菌體雞尾酒,

聯合出擊

格雷厄姆教授一共收集了15000餘種噬菌體。為了治療伊莎貝拉,科學家從這浩如煙海的噬菌體中,挑出了有希望的幾十種進行試驗。在培養皿中,數千種噬菌體組合輪番上陣,最終確定有3種噬菌體能夠感染伊莎貝拉體內的菌株,「泥巴」是效果最好的一個。科學家還對另外2種「溫和型噬菌體」進行了基因編輯,以提高對細菌的殺傷力。假如只有「泥巴」孤軍奮戰,細菌很容易演化出抗性。三管齊下抗感染,效果就會好多了。

2018年6月,伊莎貝拉接受了噬菌體雞尾酒治療,噬菌體通過靜脈注射注入她的身體,同時也被塗抹在她的皮膚上。

用來治療伊莎貝拉的三種噬菌體,從左到右分別是Muddy, BPs,和 ZoeJ | 文獻1

伊莎貝拉的病情,發生了大逆轉!

僅僅六周後,伊莎貝拉的皮膚開始癒合,肝臟掃描顯示感染消失。她開始正常進食,能夠站立,恢復活力,甚至有力氣和家人吵架。

在移植了供者的肺之後,伊莎貝拉的肺功能得到了提高,但嚴重的肺感染讓她的新肺機能依然遠不及正常人。在經過噬菌體治療後,伊莎貝拉的肺重獲新生,代表肺通氣功能的指標甚至恢復到了正常範圍。除了肺功能的恢復,那些被細菌佔據的傷口也結痂癒合了。

伊莎貝拉肺功能變化情況,藍色方塊代表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紅色三角代表用力肺活量。| 文獻1

伊莎貝拉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基因編輯噬菌體治療的成功案例,也成了媽媽口中「世界上最幸運的孩子」。

她並未經歷嚴重的過敏等副作用,僅僅通過定期的噬菌體混合液注射,就達到了以前眾多抗菌素聯用都難以企及的效果。

儘管還沒有在更多的患者身上重複,她的治療故事還是在《自然-醫學》上佔得了一個通訊的版位[1],引得媒體爭相報道。

醫生海倫(左)與伊莎貝拉一家 | 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

伊莎貝拉是幸運的,擁有一位不言放棄的母親,遇到了勇於嘗試的海倫醫生,得到了噬菌體專家格雷厄姆教授的全力幫助。研究團隊花費了數月時間找到了針對她感染菌株的噬菌體,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提高了噬菌體的殺菌作用,各種機緣之下,伊莎貝拉的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現在,伊莎貝拉依然需要每天接受兩次注射,但她的健康狀況相當穩定。她在學習開車,準備大學入學資格考。這些平平常常的生活,這些可期待可計劃的將來,在「泥巴」出現之前是不可想像的。

伊莎貝拉(右)與母親喬(左) |Christian Sinibaldi

作為抗菌素耐葯絕境下的一線曙光,噬菌體治療已經是眾多藥廠的發展方向。加上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和專利相關考量,2014年開始,就有數家公司開始了基因編輯噬菌體治療感染的臨床前研究,投資金額都是2000萬起。而歐盟牽頭的「Phagoburn計劃」,更是顯露出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態度,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噬菌體的研究。格雷厄姆教授的噬菌體庫中,甚至還有著像莉莉這樣參與科學教育項目的學生們的貢獻。

在祝賀伊莎貝拉得救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不是每個人都會如此幸運。

一是人類已知的噬菌體還太少。伊莎貝拉感染的膿腫分歧桿菌就有許多不同的菌株。「泥巴」幫了伊莎貝拉大忙,但對感染其他菌株的人可能完全無效。我們需要更龐大的噬菌體庫,才能對抗日益龐大的耐葯菌大軍。

二是時間不等人。細菌生長、噬菌體繁殖都需要時間,每一次「噬菌體是否有效」的測試都要一周左右。如果要對噬菌體進行基因修改,就還需要額外的時間。為伊麗莎白找合適的噬菌體花費了數月時間。與伊莎貝拉同在大歐蒙街兒童醫院的另一青少年,就沒能撐到奇蹟發生,她在2018年1月去世,能對抗她菌株的噬菌體在她過世後才被篩出。

三是伊莎貝拉只是個案。噬菌體療法在其他人身上能否展現同樣的效力,還要看未來的更多驗證。

噬菌體的奇蹟值得被傳頌,減少抗生素耐葯則依然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在抗菌素耐葯嚴重的當下,避免盲目用藥,減少耐藥性感染髮生在自己身上的風險,是我們能為自己、為人類做的一件最好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Dedrick RM, Guerrero-BustamanteCA, Garlena RA, et al. Engineered bacteriophages for treatment of a patientwith a disseminated 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Nat Med.2019;25(5):730-733.

[2] Elborn JS. Cystic fibrosis.Lancet. 2016; 388:2519.

[3] 安瑞.噬菌體治療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對話微生物學界噬菌體專家.科學通報.2017;62:2577-2580.

[4] Boodman, E. (2019). How genetically engineered viruses — and a rotten eggplant — prolonged a teenager』s life. https://www.statnews.com/2019/05/08/phage-therapy-how-genetically-engineered-viruses-may-have-prolonged-teens-life/

[5] Yong, E. (2019). How Engineered Viruses Cured a Dying Girl』s Infections.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9/05/engineered-viruses-cured-a-dying-girls-infections/589075/

[6] Devlin, H. (2019). Teenager recovers from near death in world-first GM virus treatment.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9/may/08/teenager-recovers-from-near-death-in-world-first-gm-virus-treatment

[7] First use of pioneering phage virus therapy to treat patient with cystic fibrosis. (2019).https://www.gosh.nhs.uk/news/first-use-pioneering-phage-virus-therapy-treat-patient-cystic-fibrosis

[8]Gallagher, J. (2019). Phage therapy: 「Viral cocktail saved my daughter』s life.」 BBC News. https://www.bbc.com/news/health-48199915

作者:謝nini

編輯:游識猷

一個AI

對人類來說,居然存在「救命病毒」這種事啊……

果殼

ID:Guokr42

靠譜科普

就看果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抖腿」為什麼容易招來不滿
媽媽!我要當網紅了!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