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鴛鴦叫的窮人

學鴛鴦叫的窮人

從前,在外國節日慶典的時候,所有婦女都頭戴優缽羅花來裝飾自己。

有一個窮人,他的老婆對他說:「你如果能夠得到優缽羅花送給我,我就繼續做你的老婆,如果拿不到,我就離你而去。」

這個窮人平時擅長學鴛鴦叫,他偷偷地進入國王花園的池子,準備學鴛鴦叫來掩護自己,好偷摘優缽羅花。

守護池子的侍衛,聽到叫聲隨口問道:「這是什麼在叫啊?」

窮人失口回答到:「鴛鴦。」

侍衛聽到人的聲音,就把窮人抓起來,準備送到國王那裡治罪。走在路上的時候,窮人又學鴛鴦叫。侍衛說:「叫什麼叫,之前問的時候不學鴛鴦叫,現在學有什麼用呢?」

世間的愚人,也是這樣。一輩子殘害別人,做了很多的惡事,不修習心行,讓心變得調適柔善,到臨終的時候,才說:「我現在想要做好事、做好人。」可是地獄的鬼卒還是把他帶到閻羅王那裡去了。雖然想要修善做功德,也來不及了。就像那個愚人想偷國王的花而學鴛鴦叫,是一樣的。

十善業

由三種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四種語業(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及三種意業(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所組成。十善業是世間善行的總稱,是死後不墮惡趣,往生天道的條件。《大智度論》中說「十善道則攝一切戒」,十善業是一切善業的根本,是菩薩、聲聞、緣覺、天、人等一切善行的根本。在佛法中,十善業是貫徹始終的德行,也是基本的修行要求。

釋迦牟尼佛在《十善業道經》中詳細地說明了修行十善業的功德:

一、離殺生者,成就十種離惱法

於諸眾生普施無畏;常於眾生起大慈心;永斷一切嗔恚習氣;身常無病;壽命長遠;恆為非人之所守護;常無惡夢,寢覺快樂;滅除怨結,眾怨自解;無惡道怖;命終生天。

二、離偷盜者,得十種可保信法

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多人愛念;人不欺負;十方讚美;不憂損害;善名流布;處眾無畏;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常懷施意;命終生天。

三、離邪淫者,得四種智所贊法

諸根調順、永離喧掉、世所稱嘆;妻莫能侵。

四、離妄語者,得八種天所贊法

口常清凈,優缽花香;為諸世間之所信伏;發言成證,人天敬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得勝意樂,三業清凈;言無誤失,心常歡喜;發言尊重,人天奉行;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五、離兩舌者,得五種不可壞法

得不壞身,無能害故;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得不壞信,順本業故;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得不壞善知識,不誑惑故。

六、離惡口者,得成就八種凈業

言不乖度;言皆利益;言必契理;言詞美妙;言可承領;言則信用;言無可譏;言盡愛樂。

七、離綺語者,得成就三種決定

定為智人所愛;定能以智如實答問;定於人天威德最勝,無有虛妄。

八、離貪慾者,得成就五種自在

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財物自在,一切怨賊,不能奪故;福德自在,隨心所欲,物皆備故;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獻故;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由於昔時不慳嫉故。

九、離嗔恚者,得八種喜悅心法

無損惱心;無嗔恚心;無諍訟心;柔和質直心;得聖者慈心;常作利益,安眾生心;身相端嚴,眾共尊敬;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十、離邪見者,得成就十功德法

得真善意樂、真善等侶;深信因果,寧殞身命,終不作惡;唯歸依佛,非余天等;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兇疑網;常生人天,不更惡道;無量福慧,轉轉增勝;永離邪道,行於聖道;不起身見,舍諸惡業;住無礙見;不墮諸難。

故事選譯自《百喻經》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行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鋤去心地的雜草!
印光大師:為什麼每日必念楞嚴咒和大悲咒?

TAG:如是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