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涼風美景蘋果飄香 渝媒點贊昭通!

涼風美景蘋果飄香 渝媒點贊昭通!

「蘋果姑娘的心愿,播在灑漁河邊,日出日落又一天,種植夢想一片片……」伴著音樂人顧峰新近上線的單曲《蘋果姑娘》,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走進昭通,足跡遍布大山包、龍氏家祠、灑漁、省耕公園等地,對昭通社會經濟、旅遊康養等產業進行深入採訪。

昭通市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昭通文旅資源豐富,年平均溫度23℃,已成為重慶市民避暑出遊的熱門目的地之一。

氣溫12.7℃ 隨手都是大片

走進昭通,一身涼爽。據中國天氣網統計,昭通年平均有效氣溫23℃、平均有效濕度67.9%、平均有效風速1.8m/s、沒有高溫、大風,體感溫度等級1級,加上優良的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讓昭通有「秋城」的美譽。

從昭通城區出發,約1小時車程便抵達大山包自然保護區,該地區海拔約3000~3200米,年平均氣溫為6.2℃,即便是酷暑七月,平均氣溫也只有12.7℃。

據昭通市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越冬棲息地,大山包已被國內外的科技工作者、攝影家所熟知。目前黑頸鶴數量已從最初的三百多隻增加到一千多隻,生態環境良好。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看到,此地牛羊隨草海起伏、雲朵在山間流淌,彩色的草甸、清澈明亮的高原湖泊、垂直落差2600米的雞公山峽谷,隨手一拍都是大片登場。

文化著墨 文旅深度融合

除了大山包等自然風光,昭通作為望帝故里,在人文景觀上也匠心獨到。牛角、嗩吶、樂琴,在彝族六祖分支景區,熱情好客的彝家姑娘、小伙載歌載舞,為遊客獻上「攔門酒」。景區負責人介紹,這裡一磚一瓦都熔鑄著彝族文化精髓,建築風格、空間布局、繪彩裝飾都有講究。

景區最頂端,是彝族老祖先阿普篤慕銅像。銅像高21米,背靠群山,目視遠方,威嚴大氣。銅像腳下是955級階梯,象徵阿普篤慕九五之尊的地位。祭祖廣場為六角形開放式廣場,六個角落分別矗立著彝族六祖銅像,象徵彝族武、乍、糯、恆、步、默六個支系。

彝族六祖文化、葡萄井水文化、朱提文化紛呈而至,拉開了古老神秘的昭通畫卷,令人拍案驚奇。

產業賦能 昭通的蘋果熟了

外地人對昭通的了解,多是從一粒蘋果開始的。由於地處雲貴高原烏蒙山腹心地帶,緯度低、海拔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土壤硒含量豐富,昭通蘋果獨具「早、甜、香、脆」的優良品質,是「中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商品生產基地」。自1940年引種,昭通蘋果已有近80年的種植歷史,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是最具地方特色優勢、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果子」。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昭通蘋果口感香甜的的原因之一,是「綠色種植不套袋」,日晒充足。另外,在管理方式上,從曾經的粗放式變得更加精細化,掛果率,品級明顯提升。

據了解,近幾年,在政府部門地大力支持下,昭通市大力發展蘋果產業,逐漸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種混作的特色種植方式,多品種已經成為了昭通蘋果建園標配。目前,昭通蘋果已開始陸續登陸市場,滿城飄香。

當然,這裡不僅有蘋果,也有馬鈴薯、野生天麻等高原特色農業。

相關負責人介紹,結合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工作,昭通市昭陽區還傾力打造「五穀七季」鄉村旅遊品牌,把大山包雞公山大峽谷、青崗嶺鋁谷、白虎山芝櫻花谷、灑漁名櫻山谷、索瑪櫻桃谷與梨花季、櫻花季、索瑪季、櫻桃季、煙柳季、蘋果季、豐收季有機整合,統一發展。

「大美昭通,不僅氣候宜人,更是步步皆景、村村是畫,期待重慶市民光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昭通 的精彩文章:

TAG:微昭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