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3.6萬噸核巨艦,最讓美頭疼的武器!30年只執行一次任務

3.6萬噸核巨艦,最讓美頭疼的武器!30年只執行一次任務

競爭是推動社會發展最大的動力,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整個世界經歷了一次大動蕩,第二次世界戰爭給各國都帶來了巨大影響,也深深改變了世界格局。一些老牌國家在戰火中沒落,另一些新生國家卻在戰爭中嗅到商機,經濟迅速發展,逐漸走向世界中心。

美國就是典型的在二戰中崛起的國家,戰爭結束後,美國有了足夠的資本與工業基礎雄厚的蘇聯分庭抗禮。由於雙方都是有核國家,所以都沒有輕舉妄動,但戰爭的準備工作一直沒有間斷,兩國之間的競賽也始終沒有停止。

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就是軍備方面。自古以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就是兵家最注重的一個策略,提前了解對手的底牌,才能在對抗中更有把握。為了儘早掌握美軍的兵力部署和武器研製情況,蘇聯在1981年,制定了一項1941「泰坦」工程,按照工程規定,蘇聯造船廠研製出了一艘偵察船——「烏拉爾」號。

這艘船和其他船有很大不同,它的排水量高達3.65萬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而且是以核動力作動力系統的,續航力近乎無限。這艘偵察船全長265米,寬30米,最大速度21節,最多可搭載950人,船上裝備了2發76毫米的艦炮、4挺12.7毫米的機槍,還有AK-630近迫武器系統和SA-18防空導彈等。

1983年,烏拉爾號正式下水,1989年服役至太平洋艦隊,美國得知消息後,頭疼不已,因為這艘船上有最先進的電子偵察設備,能監測到每個國家的導彈試驗情報。但令人遺憾的是,這艘史上最大的偵察船,一生只執行過一次出海任務。

80年代後期,蘇聯開始轉型,經濟出現問題,蘇聯海軍的經費捉襟見肘,便停止了對這艘偵察船的使用和維護,導致其在1990年因電路問題起火,整艘船艦嚴重受損,不久後,又有一名船員亂丟煙頭引發火災,這艘偵察船徹底失去作用,2003年,又發生了核泄漏事故。為了避免再生事端,俄羅斯在2010年將其解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深度 的精彩文章:

19架轟炸機開火,33千萬噸洪水奔涌!1650人在夜裡死去
75噸戰機向美航母衝去!少將來不及開火,6名同伴已犧牲

TAG:軍武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