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四大案之首刺馬案,險些動搖國本,為什麼慈禧卻不處置真兇?

清末四大案之首刺馬案,險些動搖國本,為什麼慈禧卻不處置真兇?

太后在對待這件案子的時候,處理的很是曖昧,她只是將這個案件進行刺殺的人正法了,但是對於此人背後明顯的勢力卻沒有去追究,所以很多人才會對這個案件疑惑不已,因為就這位太后以往的脾氣,她一定會將這位中央大員的死徹查清楚,畢竟打狗還要看主人,而且這條狗主人的勢力,很明顯是較大的。

要知道,在清朝晚期的時候,雖然慈禧通過多種手段,不僅將中央的權力緊緊的攥在手裡,而且還不斷去打擊地方勢力,但就總的來說,地方勢力還是有了慢慢抬頭的趨勢;以曾帥組建的湘軍為例,雖然在洪黨被除後,為了防止清廷的猜忌和打擊,他從自保的角度出發,主動「修剪羽翼」;但不幸的是,曾帥雖然是一個識實務的人,可他的弟弟卻不是,據歷史記載,曾國荃是一個脾氣較為暴躁的人,在他帶著自己的軍隊不顧一切破城殺敵後,在他們通過自己艱辛的努力讓這股力量消滅後,換來的不僅沒有他們所期望的榮譽,反而卻被中央一頓斥責,並在最後瓦解了他們的力量,曾帥能忍,他一定不能忍。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傳言說,「刺馬案」的背後指使,可能就是此人。

這位被殺的馬大人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卻在出任兩江總督的時候手段強硬,看見有鬧事的人,看見有不服從規定的湘軍殘餘,便採用較為嚴厲的手段和方式去鎮壓、去壓制。大家可能會覺得此人這樣做難道不怕得罪湘軍勢力嗎?但你要知道,他的到來,就是為了替遠在京城的太后處理這些不可一世的地方武裝,用俗話說就是帶著尚方寶劍來的。

其實,在馬大人踏入南京的那一刻,湘軍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這位馬大人來到南京後,除了整治湘軍的戾氣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幫助太后搜刮湘軍的錢財。因為是曾氏兄弟帶兵攻入南京的,而且當時洪黨「國庫」中的財富則是一個天文數字,但是在湘軍上交戰利物質的時候,卻遠遠低於了清廷的估算,所以太后當時懷疑,這些地方勢力將洪黨的錢財私藏了很多,也正是有了這麼一定點的懷疑,再加上當時列強的天文賠款、空虛的國庫,太后不得不派人去找出這些財寶。

但遺憾的是,強龍終究是壓不住地頭蛇的,就算這位馬大人攜帶著老太后的尚方寶劍,但終究還是被這些恨他於入骨的人,在大庭廣眾的下刺死,奇怪的是該刺客在刺殺完馬大人後,既不逃竄,也不反抗,而是很坦然的被抓住,並一口咬定想要殺這位馬大人的,只有自己一個人,是因為自己的私憤,後來這位兇徒被太后下令凌遲,事情便到此為止,沒有了後續的深究。

其實太后也能看出這次的行兇,很可能是出於湘軍中人所為,但是她卻沒有深究,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卻有一條主線。

其實,她是不想將湘軍得罪。雖然太后在清朝中是至高無上的,但她也不能不由分說,不考慮後果的治人重罪,她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私憤,還有國家的平衡性。要知道湘軍不僅僅只是湘軍,因為晚清八旗兵的沒落,抵抗洪黨起義的重擔便落在了曾帥的身上,雖然在後來洪黨被除掉後,湘軍也已經被收拾,但從湘軍走出去的大員也是很多的,例如淮軍的李鴻章、左宗棠二人等,不論是誰,對曾帥和湘軍也是有感情的,在者她慈禧也不能做「走狗烹」之事,因為在那個動亂的時候,處理了曾帥,就等於是讓這些得力的漢人們寒心,也正是因為如此,太后便沒有繼續追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了令妃的兒子?是因為太愛令妃了嗎?
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