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僅僅20多年,蘇聯從默默無聞到世界強國,如何打贏翻身仗的?

僅僅20多年,蘇聯從默默無聞到世界強國,如何打贏翻身仗的?

在人類的歷史中,中國的歷史無疑非常長,不過也有短歷史的國家,我們的鄰居俄羅斯,便是歷史不怎麼長的一個國度,不過那會兒不叫俄羅斯,而是有另一個中國人熟悉的名字蘇聯,1917年,俄羅斯帝國在一戰中土崩瓦解,自此沙皇退出了歷史舞台,為了讓這個龐大的國度再次崛起,帝國內部各方勢力開始明爭暗鬥,直到偉人列寧站出來,在11月7號發動了十月革命,由此建立起了蘇聯政權。雖然之後蘇聯國內的小勢力,在外國的支持與蘇聯搶奪政權,但還是蘇聯勝利了。

蘇聯政權成立之後,開始聯合那些趁亂獨立的小國家,例如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並且大家本來就是一家人,又何必分家過日子,蘇聯是建立在俄羅斯帝國滅亡的基本之上,那時蘇聯是個工業化的國家,比較的現代化,但要和歐美國家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蘇聯這個時候還是比較弱的國家。除了沒有軍工業資源,國內也沒什麼高素質人才,國內教育普及度不高,有一大半的人是文盲,1928年的蘇聯,是個又窮又弱的大國。為了改變這個局面,接手列寧大權的斯大林,開始在國內搞改革,重點關注工業化以及人才引進。對於如果使得國家進入工業化,蘇聯提出了五年計劃,無數的工廠在蘇聯的大地上建立。

1932年五年計劃結束,蘇聯國內已經遍布工廠,工業產值從1928年的百分之四十八,增長了百分之七十,1929年,全球爆發了經濟危機,世界各國出現大批量失業人員,這時蘇聯的機會來了,他們以高薪高待遇,對各地的人才來者不拒,先後有不下十萬的技術人才,以及工程師進入蘇聯。自此工廠已經建立起來了,人才也有了,這為蘇聯成為超級大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雖然蘇聯已經往好的方面發展,但要和那些發展了百年的老強國相比,蘇聯的底蘊還是差了不少,根據當時統計,1937年蘇聯工業佔世界比重,只有3.7%,而美國已經高達36.2%,所以差距還是不小的。

蘇聯只用了二十年,就從一個弱小的國家,成為與美國抗衡的存在,主要還是政策上的正確,除了以上的工業化,以及他國人才引進,致使蘇聯成為強國的,還因為當時它實行的共產主義,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是資本主義,而共產主義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在短時間內,把一個國家的力量快速集中起來,然後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像蘇聯這種前政權剛滅亡,後又開始革命的國家,蘇聯政權剛成立之時,在國內是舉步維艱,只有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在一起做事,才能讓國家的力量快速發展,這也是蘇聯能在短時間之內,成為強國的一個大原因。

蘇聯人少地大,資源相對其他國家比較豐富,並且它的人口比美國還要多,領土面積更不用了,屈居世界第一,但凡一個國家想成為超級大國,就要滿足幾個條件,人口、資源、政策都必不可少,不過先天的條件也需要,前蘇聯雖然滅亡了,但留下的家底很厚,具有成為強國的捷徑,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國只是個落後的農業國家,跟落後的西班牙差不過,要知道俄國的領土面積,要比西班牙大多了,在經濟上還要其他的資本國家,同時還要進口大量的機械設備,一戰時的內部矛盾,以及國外的武裝干涉,使得這個國家幾經崩潰,幸好有列寧當帶頭人,拯救了這個國家。

在幾代蘇聯領導人帶領之下,1939年起,蘇聯已經成為世界公認的強國,經濟與工業都是當時世界前茅,整個歐洲都被德國打了一個遍,但蘇聯抗住了德國的入侵,打贏衛國戰爭,使得蘇聯國土保持了完整,正是因為領導人與人民的努力,才讓蘇聯成功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工業強國,後來蘇聯的底氣越來越足,甚至與美國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總的來說,蘇聯能夠成為強國,靠得是上一代的積累,以及正確領導人和人們積極進取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為何古人說「寧可夜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
武則天為泄憤,讓人挖徐茂公的墳,為何見到陪葬品直呼徐狡詐呢?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