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905電影網專稿勵志電影那麼多,《跳舞吧!大象》有什麼不同?

一個胖女孩為了舞蹈夢想執意參加比賽;一群陽光姐妹淘克服重重困難登上舞台;一段師生關係從矛盾漸近理解......這些故事情節元素,沒有一處足夠新鮮。

怎麼辦?影片最新穎的地方是開場不久後轉折建立的人設概念,女主角黎春夏在13歲時因車禍意外沉睡十五年,醒來後發現體重飆升至200斤,但她的心智和生活常識還停留在小時候。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黎春夏(左三,金春花飾)

以這個時間點為劃分,黎春夏年幼時的戲份,無論從影像還是敘述節奏上都足夠流暢,緊抓注意力。她與玩伴大象阿童木的情感關係走向引人好奇,動作場面上特意增添動畫視覺效果,奇幻氣質與漫畫感兼具,提起不少精氣神。

當春夏發生意外,電影居然也像發生了一場意外般一步步走向下坡路。

金春花扮演的春夏並不討喜,角色設定有新意,不過也套上了一圈枷鎖,成人面貌的她帶著兒時的稚氣與任性,內外反差的強烈衝突感消磨了這個人物需要突出展現的可愛一面。

這個人物太單薄了,無論是她對芭蕾舞蹈夢的口號式喊話,對胖身材心生的自卑感,都很標籤套路化,沒有形成更為豐滿的內心成長弧光。

「我想贏啊,皮老師,我真的很想贏一次」,春夏對舞蹈教師皮鮑什哭著喊出這句話。有燃點,也有淚點,但也空虛、短暫。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電影僅僅以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和春夏人生消失十五年、失去考取北舞附中做舞蹈演員作為她參加比賽的行動誘因,並不足以加深觀眾對她的代入感與認同感。

只有更加細膩描繪來自生活的辛酸與痛苦,更加深入展現「被生活揍趴下」的挫折情境,春夏對於」贏一次的權利」的渴望與訴求才會更加觸動人心,而不是在片中那樣愈發像是一個小孩子的單一、任性要求。

勵志片是一種相對類型,常常依附主流類型片,如傳記片的套路與框架。主人公往往是平凡小人物,在變成平民英雄與自我英雄以前,他的故事都有充分紮實的現實基礎做支撐。看看印度勵志片,比如《摔跤吧!爸爸》就能明白,只有貼近現實才是讓觀眾獲取勵志精神的真正來源。

《大象》的問題是,既想在一種童話模式與喜劇氛圍里騰空打轉,又想落地現實接地氣,但很多情節與場景卻在不斷脫離現實生活,勵志感當然隨之減弱。

對選秀節目的整體展示與真實形態相差太遠,浮誇而且失真。對舞蹈的探究也停留在表面功夫上,春夏與姐妹淘的具體排舞細節在哪?她們的舞蹈的獨特之處與感動點在哪?淺嘗輒止。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導演林育賢的前作《翻滾吧!阿信》看似聚焦體操運動員,實際耗費一大半時間在講江湖兄弟情,這回也一樣,時不時遊離開舞蹈這一核心事件。

不是心意不定,不是不夠有誠意,而是想說的太多,卻有心無力。

講姐妹之間的背叛與友誼,可春夏三個姐妹的形象實在單薄、刻板:女漢子、書獃子、夜店舞女,遠不及《我不是葯神》里對一眾配角的點睛塑造,三位女演員的表演也不夠出彩。

講父愛,沒有深入;講選秀背後的黑幕,講節目導師的心存不善與競爭對手的敵意偏見,老套也過時了。人性在這裡,似乎就只有極端化的善惡兩面。

講舞蹈教師皮鮑什的現在與過去,講他的喜感與憂傷,講他不為人知的一面。的確,這是艾倫演過最深入內心、最大膽的角色,也是影片對一類社會群體的溫暖關照,不過敘述重心在他與春夏之間左右偏移,反而模糊焦點。

《跳舞吧!大象》:勵志片的燃點和哭點,去哪了?

皮鮑什(艾倫飾)

「跳舞吧!」帶著一股必將實現夢想的熱血意味,「大象」喻指著春夏與生活中那些沉重、笨拙的人。

電影建構了一個好概念,也不粗製濫造,以低俗笑點為賣點,但對每一部分的處理與表現效果都力所不及,平庸到硬是打不出一部勵志片的「雞血」,熬不出令人煽然淚下的理想主義「雞湯」。

片尾定格在春夏起舞飛揚在空中的燦爛笑臉,這個動作與鏡頭足夠打動人,只可惜,她的故事不夠現實,也不夠童話,我們還沒感動呢,她就先淪陷在自我感動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