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大多出自這些家庭,父母還覺得沒做錯
文|秘籍君
醫學研究表明,大多數孩子的先天智商都在100左右,彼此間相差不多,天才和傻瓜都只是少數人。也就是說,在同等智力水平下孩子能否成才,全看家庭的後天影響,尤其是父母的教育,畢竟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如何教育孩子成材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只不過方法眾多、環境差異大,可以說成材的孩子各有各的成材道路,我們很難給出絕對的大一統結論。但相對的,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身上卻有很大共性,尤其在家庭出身方面,雖然他們的父母不肯承認自己做錯了。
控制欲太強的家庭
父母控制欲太強只會養出兩種孩子:偏激的和懦弱的。前者是長期壓抑後的極致反彈,造就了同樣的強勢性格。孩子長大後容易鑽牛角尖,人情世故方面不懂得妥協。除非運氣極佳遇上學術類或者科研類的職業,不然難有成就。
後者則是壓抑後的「自我意識消亡」。孩子以後會變成懦弱木訥的性格,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婚姻,都難有出色的處理能力。面對問題更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一生受父母的控制,難以脫離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窮養教育的家庭
我的一位大學室友就出自窮養教育的家庭,在金錢上非常斤斤計較,大家都不願跟她深交。之後她出的事更震動了整個年級:跟外院一位外教交往,懷孕後鬧得滿校風雨,差點被校方勸退。
後來我才知道,她自幼就活在沒錢的恐懼中,父母每天都在對她說家裡的經濟條件多差,同齡人有的她幾乎都沒有,這讓她在金錢上特別執著,以至於外教給了一點金錢上的小恩小惠就讓她十分感動、奉獻了自己。聽完我不由感慨,窮養教育果然毀人不倦。
事實上,窮養教育造就被主流社會淘汰,小孩子處於「無能力賺錢」階段,一味強調家裡經濟條件差,只會讓他們陷入自卑,覺得事事不如人。何況窮養教育還會給孩子形成扭曲的價值觀,要麼過於小氣、社交上孤立無援,要麼對金錢過度執著,六親不認。無論哪種情況,對孩子來說都是有害無益的。
過度寵溺的家庭
法國著名哲學家盧梭曾說過,毀掉一個孩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這種家庭就是犯了這方面的忌諱,因為某些原因,父母對孩子「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一家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悠,幾乎有求必應。看上去是寵,實際是害,這種孩子長大後成才的幾率無限接近於零,大多變成媽寶男或啃老女。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老人寧願當保姆帶別家孩子也不帶孫子,背後的心酸有誰知?
※生二胎,此事誰「攛掇」的?不同人選預示家庭幸福指數,還挺准
TAG:育兒秘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