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自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以來,羈旅詩便是詩歌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到了唐代,羈旅詩已經發展為一種成熟的文學樣式。但凡是羈旅詩,它所表達的情感,往往有客居他鄉的艱難、對親人無盡的思念、對安定生活的嚮往等等。因為這些情感是亘古相通的,所以它讀起來就很容易引起共鳴,也很容易打動人。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王維有名句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其實,久居他鄉,每逢佳節何止是倍思親,而是各種情感,接踵而至。尤其是在歲末年初交際的除夕之夜,這些情感更能折磨人。比如,唐代詩人崔塗的這首《除夜有懷》,它所流露的在羈旅之中適逢除夕之夜的各種慘淡心情,就尤為動人,甚至讀來令人心碎。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雖然崔塗之名,相對於群星璀璨的唐代來說,是名不見經傳了。但是崔塗的這首詩,卻以平實之處涌動真情,受到歷代人的稱道,可謂是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除此之外,這首詩也入選了《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崔塗的這首《除夜有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

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首聯「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主要寫出了崔塗離鄉的距離之遠和羈旅他鄉的艱辛。意思是說,長途跋涉在道路崎嶇的三巴路上,在萬里之外的他鄉艱險的漂泊著。「三巴」,指巴郡、巴東、巴西,泛指四川。因為崔塗是為避戰亂而流離四川,所以這裡的「羈危」二字,透露出了他生活的艱辛和生命的危險。

頷聯「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崔塗具體地描寫了他在異鄉除夕之夜的慘淡情形。即亂山上殘雪在黑夜裡閃光,一支燭火陪伴著異鄉的人。「亂山」、「殘雪」,是對詩人居住環境的刻畫,也烘托出了崔塗在除夕之夜的紛亂而凄涼的心境。本就是一位身在他鄉的孤客,此時卻要面對一支孤燭,且是在本該家人團聚的除夕之夜。其紛亂而凄涼的心境可想而知,讀來令人心碎。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頸聯「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意思是說,離開家鄉時間久了,感覺和家人的情分已越來越遠,反而和僮僕的感情加深了。這裡並不是說崔塗忽視了與家人的情分,而是因為身在他鄉,只能在身邊朝夕相處的僮僕身上感受到一絲親切。這種感覺,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

尾聯「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可以看成是這首詩的一個總結,意思是說,我哪裡能受得了在漂泊的日子裡過除夕之夜,純粹是因為明天就是新年。這兩句詩中,透露了崔塗對新年寄予的厚望,即祈禱不再漂泊流離,能夠與家人團聚。我想對於崔塗,或是對於世上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背井離鄉的人來說,這種情感和願望都是共通的。

他名不見經傳,卻寫出史上最動人的除夜詩,讀來令人心碎

綜觀崔塗的這首詩,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其實也寫出了我們自己在除夕之夜,會有的一種心境。雖然我們的大環境比崔塗要好得多,但是情感卻不分彼此。總的來說,是一首動人的千古名作。

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慶余 的精彩文章:

陸遊最經典的一首紀游詩,全詩無一「游」字,卻處處切「游」字

TAG:慶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