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知道的是什麼呢?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知道的是什麼呢?

請關註上方藍色文字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釋義】野心非常明顯,為人所共知。

用法】作賓語、分句

出處】《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

近義詞】家喻戶曉 人盡皆知

反義詞】一無所知

公元220年-280年,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即為三國。「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時期,天下紛爭,劉備揮師東征東吳孫權;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軍;三國對峙;公元263年,鄧艾與鍾會率軍滅亡蜀漢;公元280年,西晉滅亡東吳。由此亂世結束,三國歸晉,統一時代來臨。

在這亂世紛爭中,最大的贏家當為司馬家族。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不論過程如何,只看最後是誰笑到最後。公元265年司馬炎逼迫曹魏皇帝退位建立西晉;更是在公元280年統一全國,實現了劉備孫權曹操多年以來的夢想。

牛頓曾說:「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司馬炎之所以能使三國歸晉,當然離不開其祖輩司馬懿、司馬昭為其做的強有力的政治及軍事實力的鋪墊。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故事是有關司馬昭的

成語故事

司馬昭父親名叫司馬懿,是魏國的大將。魏明帝曹叡臨終前將子託付給曹爽和司馬懿,希望兩人共同輔佐齊王曹芳。然而兩人都極富野心,在明帝死後曹爽與司馬懿開展了激烈的權力爭鬥,兩人在政治上各結黨羽,互相排擠,最終司馬懿在這場鬥爭中取得勝利,誅盡曹爽一黨,自此魏國軍政大權歸於司馬氏手中。

真是虎父無犬子啊,司馬懿死後,大兒子司馬師便廢除了即將親政的曹芳,另立年僅十三歲的曹髦為帝,以大將軍身份輔政,獨攬朝廷大權,執政期間朝野肅然。不幸的是在回師途中病死。他在病重的時候,把一切權力交給了弟弟司馬昭。

司馬昭野心更大,不滿足於攝政而慾望親政,總攬大權後總想取代曹髦自己做皇帝。他不斷剷除異己,打擊政敵,權傾朝野。曹髦意識到自己繼續做「傀儡」皇帝下去遲早會被司馬昭除掉,於是決定鋌而走險,突然襲擊的,殺掉司馬昭。

有想法之後便開始行動了,一天,曹髦找來自己的心腹大臣,對他們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我不能坐以待斃,希望你們同我一道去討伐他。」在場的一個叫王經的大臣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當今大權在司馬昭手中,滿朝文武幾乎都是他的人;君王您力量薄弱,如果莽撞行動,結果不堪設想,此事應從長計議,您應該慎重考慮。」

曹髦終究是不如身邊的大臣們考慮周到,他們知道以現在的形式同司馬昭對抗就是飛蛾投火,奈何曹髦年輕氣盛,聽不進老臣們的勸告,於某日親自率領左右僕從、侍衛數百人去襲擊司馬昭。誰知行動中有人泄密,司馬昭馬上派兵阻截,把曹髦殺掉了。

自此,人們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說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譚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孫中山再婚徵求盧慕貞意見,她只回復一個字並祝福他們,令他感動
漢末的這兩位著名醫家,給中醫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