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念佛就是修戒定慧

念佛就是修戒定慧

蓮池大師,是自永明延壽大師以後,融匯禪凈教律為一體的大成者,他主張禪凈不二,以念佛含攝萬法,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藕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思想

念佛就是修戒定慧

大師以華嚴一即一切的圓融理念詮釋念佛法門,認為念佛是大總持法門,含攝菩薩六度萬行,囊括一大藏教的精義。在《普勸念佛往生凈土》中,蓮池大師說:「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經,經是佛說,正好念佛;若人參禪,禪是佛心,正好念佛」。

在《示閱藏要語》中也談到,一部《大藏經》,無非戒定慧三學,而戒定慧就是念佛法門:「大藏經所詮者,不過戒定慧而已……此戒定慧即是念佛法門,何也?戒乃防非為義,若能一心念佛,諸惡不敢入,即戒也;定乃除散為義,若一心念佛,心不異緣,即定也;慧乃明照為義,若觀佛聲,字字分明,亦觀能念所念,皆不可得,即慧也。」蓮池大師深刻領悟了《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里的「二人相憶,二憶念深」的精義,洞徹了日常生活所接觸、行持的一切,都有佛的存在,那麼,一切時、一切處,行住坐卧,就無不是佛,所以,持戒、修定、修慧,都是憶佛念佛。所以,凈土法門實在是至簡至易,普攝諸根,仰賴佛力,圓證菩提的無上大法。

寧做齋公齋婆

針對某居士將修行凈土的人,貶斥為老齋公老齋婆,蓮池大師說這不是在貶斥愚夫愚婦,而是貶斥文殊、普賢、馬鳴、龍樹等大菩薩,貶斥慧遠大師、善導大師、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延壽大師等祖師大德,貶斥劉遺民、白居易、柳宗元、蘇東坡等大文豪。就算是齋公齋婆,只要念佛往生了,就能得不退轉菩薩之位,怎麼能夠輕視貶斥呢?而且,比起那些聰明、善於言詞辯論的人,齋公齋婆雖然平庸,卻能安於樸實木訥,恭敬地遵守戒律規矩,蓮池大師說我寧願被說成是老齋公老齋婆,也不願做老魔民老魔女!

蓮池大師墓

正行

蓮池大師提倡的凈土法門以「持名稱念」為主。他認為「念佛」有四種方法,一持名稱念,二觀像念佛,三觀想念佛,四實相念佛,雖然分為四種,其實最終都匯歸於實相念佛。為什麼要以「持名」為主要的法門呢?主要是觀想法門精細入微,而眾生的心念散亂,難以觀想成功。持名稱念簡單易行,最為契合後世末法眾生的根機,所以是往生凈土最主要的法門。

蓮池大師在《阿彌陀經疏鈔》中說:「今此經者,崇簡去繁,舉約該博,更無他說。單指持名,但得一心,便生彼國,可謂愈簡愈約,愈妙愈玄,徑中徑矣」,意思是持名念佛是往生凈土捷徑中的捷徑。

蓮池大師所著《阿彌陀經疏鈔》,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統攝上中下三種根器的眾生,內容淵博深奧,指歸一心:「一心者,專註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一心不亂,有事有理。」這個「一心」就是實相,是菩薩念佛三昧,也是達摩直指之禪。

助行

以「持名稱念」佛號為修行凈土的正行,以一切善行為往生凈土的助行。蓮池大師廣修一切善行,如整飭清規,嚴明戒律;訂定《水陸儀文》、以及《瑜伽焰口》等儀軌,救拔幽冥眾生的痛苦;戒殺放生,開設放生池,定期為水陸眾生說法,同時還撰寫了《戒殺放生文》、《殺罪》、《醫戒殺生》、《殺生人世大惡》等善書,用許多栩栩如生的故事、事例和通俗的語言,論述了為什麼要戒殺和放生,影響很大,聲名遠播。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行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因果報應的重大秘密!
漫畫《法句經》連載(一)

TAG:如是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