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若不死,將代替楊堅奪得天下,建立隋朝

此人若不死,將代替楊堅奪得天下,建立隋朝

隋文帝楊堅因其建立隋朝、統一中國和開創"開皇之治"而被後人所推崇,他在位期間設置了被後世所沿用的"三省六部制",並輕徭薄役、修訂法律,在政治、經濟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傑出的貢獻。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都忘記了楊堅的稱帝並不是通過正當的手段取得的。

此人若不死,將代替楊堅奪得天下,建立隋朝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楊堅出自關中地區的名門望族弘農楊氏,北周宣帝宇文贇繼位後,他被封為上柱國、大司馬,地位尊崇。宣帝沉迷酒色,大權盡數落到楊堅手上,宣帝病逝後,楊堅清楚朝中反對勢力,逼迫靜帝禪讓,這才得以建立隋朝。

在眾多反對勢力中,尉遲迥擁兵數十萬,將領能征善戰,卻在起義後兩個月就全軍覆沒,這是為什麼呢?

北魏熙平元年(516),尉遲迥出生在北魏孝文帝遷都前的故都代郡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一帶,據《周書》記載:"其先,魏之別種,號尉遲部,因而姓焉。"如此說來,尉遲迥算是和北魏皇族拓跋氏有些關係,從他的表字"薄居羅"也看得出他鮮卑人的身份。

尉遲迥的父親尉遲俟兜娶了邊關守將宇文泰的姐姐為妻,生下尉遲迥和其弟尉遲綱。日後宇文泰作為北周的奠基者,被其子宇文覺追尊為太祖,尉遲迥也就成為了皇親國戚。

據《北史》記載:"迥少聰敏,美容儀。及長,有大志,好施愛士。"由於出眾的容貌和才能,他得以娶西魏文帝的愛女金明公主為妻,被封為駙馬都尉、西都侯。

此人若不死,將代替楊堅奪得天下,建立隋朝

尉遲迥又常常跟隨作為西魏重要將領的舅舅宇文泰征戰,積累了不少戰功。史書評價道:"迥通敏有干能,雖任兼文武,頗允時望。"說的是,尉遲迥聰敏能幹、文武雙全的尉遲迥深受時人的讚美。從大統十一年(545)起,他就歷任侍中、驃騎大將軍、尚書左僕射、領軍將軍等職,大統十六年時,年僅三十四歲的尉遲迥就被封為大將軍。

不久,南方的梁朝發生了"侯景之亂"。權臣侯景發動叛亂,誅殺了梁武帝、簡文帝,並自己建立了漢國。一時間,南方一片大亂。新君梁元帝的弟弟蕭紀又在蜀地自立,並率軍沿江而下攻打江陵。無奈之下,梁元帝只好向西魏請求援軍。

執掌西魏大權的宇文泰召集眾將,許多人心存疑慮。只有尉遲迥認為,蕭紀向東攻打梁地,蜀地的防守必然空虛,應當發兵攻打。尉遲迥之言正合宇文泰之意,於是他被任命為伐蜀主將。

尉遲迥提出了"以精甲銳騎,星夜襲之。平路則倍道兼行,險途則緩兵漸進,出其不意,沖其腹心"的計策,並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平定蜀地後,尉遲迥"明賞罰,布恩威,綏緝新邦,經略未附",得到了當地百姓的愛戴。孝閔帝元年(557),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建立北周,尉遲迥不但與皇帝有著親戚關係,還立有赫赫戰功,於是被升任為柱國大將軍、寧蜀公。

兩年後,尉遲迥被改封為蜀國公,食邑達到了一萬戶。此外還"除秦州總管、秦渭等十四州諸軍事、隴右大都督。"三年後,尉遲迥"遷太保、太傅。建德初,拜太師,尋加上柱國。"宣帝即位,"以迥為大右弼,轉大前疑,出為相州總管。"

在當時,尉遲迥的地位在朝野中幾乎無人能敵,除了楊堅。

大象二年(580),宣帝病重,楊堅令人偽造詔書,從而得以總攬朝野內外的軍政大事,而鎮守相州、德高望重的重臣尉遲迥成為了他奪取皇權的最大威脅。宣帝去世後,楊堅便以埋葬先帝為名召尉遲迥,並派人取代他的總管之位。

明白楊堅陰謀篡位的尉遲迥拒不受命,並號召自己的部下,宣布討伐楊堅。尉遲迥憑藉自己的名望,引得多地刺史起兵響應,他又向北聯繫突厥,向南聯結陳國,集結起數十萬兵馬。面對尉遲迥的大軍,楊堅派韋孝寬為元帥平亂。

此人若不死,將代替楊堅奪得天下,建立隋朝

韋孝寬與尉遲迥之子尉遲惇隔著沁水對峙,尉遲惇想等到韋孝寬渡河時進攻,便先行撤退,誰知卻被趁機攻打,大敗而退。年邁的尉遲迥親自披掛上陣與韋孝寬對陣,取得勝利,不過高熲、李詢卻攻擊圍觀的百姓,百姓的騷亂影響了尉遲迥的陣勢。韋孝寬趁勢領軍衝殺,尉遲軍再度失利。

尉遲迥領軍退守北城,被重重圍困,無奈自殺。尉遲惇等人逃亡被捕,起義的部眾在一個多月後被盡數處死。史載:「迥自起兵至敗,六十八日。」

尉遲迥雖然才能出眾、兵多將廣。但自身已經年老,委派的尉遲惇指揮不利,尋求的援軍又遲遲沒有趕到,再加上戰略失當、運氣不佳,最終導致了義軍的失敗。

本內容來源於網上,如有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諒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