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伙在車間打磨7000小時,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外國壟斷第一人

小伙在車間打磨7000小時,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外國壟斷第一人

我們中國經歷過一段黑暗的歷史時期,由於舊中國積貧積弱,使得我們的科學技術遠遠的落後於西方的水平,以至於戰爭期間飽受列強的欺凌,但我們中國人並不自甘於落後,頑強拼搏,在新中國剛剛成立一窮二白的時候,有無數的科學家為了增強我們的國防力量,默默無聞,甚至犧牲了自己年輕當的生命。

雖然距離戰爭年代已經過去了很多年的時間,但是卻仍然有在科研領域攻關的人才,這些人中除了科學家以外,還有很多是工作在平凡崗位的工作人員,他們從一個小螺絲開始不斷的努力,力求做到盡善盡美,而一個來自農村的小夥子,憑藉不斷刻苦的鑽研精神,打破了西方的壟斷技術,因此被國家授予了科技進步二等獎。

洪家光是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普通的孩子,後來在家裡的支持下,考上了瀋陽工業大學數控專業,畢業以後就被分配進入了中航車間工作,成為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其實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等到真正上手的時候,或許又有些不同,為了能快速的趕上對技術的要求,洪家光開始了自學,甚至長時間的泡在車間裡面。

其實中國自主研製的飛機起步很晚,尤其是有很多關鍵的技術,始終都是被西方所壟斷把控,洪家光一開始在車間工作的時候,上手的基本上都是日復一日千篇一律的工作,也曾經懷疑過自己乾的這些事情是不是有意義,但後來在勞模的鼓勵下,洪家光開始了自己的刻苦學習,拜師學藝,甚至連鋪蓋也搬到了工廠,就是為了長時間接觸學習。

一連在工廠7000多個小時,洪家光刻苦的鍛煉,技術有了初步的成長,但仍然還不夠,當時航空飛機上發動機上的葉片是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但是國內沒有打磨的技術,全靠國外技術支持,洪家光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難題,由於手上打磨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誤差,雖然也有很多技術不錯的工人,但始終不能做到盡善盡美。

洪家光經過了5年多時間的不斷改進,終於解決了葉片打磨技術,打破了西方的壟斷,也因此被國家授予科技進步二等獎,還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勳章,而如今洪家光仍然在一線刻苦的鑽研技術,並不斷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更大的業績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薩達姆被捕以後,卡扎菲曾大發雷霆,他的話說出很多人心聲
70年前,泰國老國王見到她後,當即決定:這一生非她不娶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