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位國民黨大員,被蔣介石勒令24小時離台,後流亡美國賣皮蛋

這位國民黨大員,被蔣介石勒令24小時離台,後流亡美國賣皮蛋

1924年,陳立夫在美國匹茲堡大學獲得礦冶碩士學位後回國,不久便成了蔣介石的核心幕僚。然而,由於與蔣介石的另一心腹不和,為防止內鬥,敗退台灣之後的蔣介石決定清除陳立夫這塊兒絆腳石。1949年冬,陳立夫得到蔣介石的命令,限他24小時內離開台灣。

離台後,陳立夫一家定居在美國新澤西州湖林城外的來克塢鎮。當時,在美國定居的江蘇醫學院前院長鬍安定準備投資辦養雞場,需要合伙人,便找到了陳立夫。陳立夫與胡安定考察了60個養雞場,挑了一個最便宜的買下來,成交價為4.7萬美元,可是,要先付兩萬美元,剩下的分十年付清。陳、胡二人翻箱倒櫃,傾盡所有,只湊足了8000美元。無奈之下,四下告貸,請朋友援手,最後他倆總算把養雞場盤了下來。

陳立夫的養雞場只有他和夫人兩人。夫妻倆天亮即起,除了餵雞、孵雞、撿蛋、分蛋、洗蛋、秤蛋、包裝和運送外,還得請專家打針。這段生活雖然清苦,一家人卻也其樂融融。

很多人去看陳立夫,有人看到他打著領帶在養雞場工作,懷疑他養雞隻是作秀。作家李敖曾就這個問題問過陳立夫的兒子,其子說:「你太不了解家父了,他非常尊重中國傳統禮儀。他覺得見客人不穿正裝很不禮貌,所以平時他就打個領帶,再帶上圍兜;如果有客人來,他趕緊摘掉圍兜,不然還要進去換衣服。」

不幸的是,1964年10月,養雞場附近的森林失火,養雞場被燒得一乾二淨。好在陳立夫的長子、次子均在美國找到了不錯的工作,陳立夫夫婦可以從他們那裡得到些接濟。

養雞場被燒後,陳立夫又把目光投向養雞業的「下游產業」—雞蛋加工上面。陳立夫家中有一個做皮蛋的秘方,他按秘方做出的皮蛋不僅好吃,而且好看,很受美國華僑歡迎,人稱「陳立夫皮蛋」。中秋節之前,頗有商業頭腦的陳立夫將兩萬個鴨蛋製成鴨蛋黃,著實賺了一大筆錢。隨後,他又擴大業務,做湖州粽子、年糕、鹹鴨蛋等。

當年,在唐人街,陳立夫家製作的辣椒醬也一度成了熱銷品。當時,陳家在美國有很多老朋友,他們經常到陳家聚會。陳夫人很會做菜,大家覺得她做的辣椒醬非常好吃,先是有人來要一罐兩罐,後來是三五罐,再後來越來越多,直到有人開始訂購。

陳立夫開養雞場、賣皮蛋的消息接二連三地傳到台灣,蔣介石心生不忍。1969年國民黨開完「十全」會後,陳氏夫婦終於得以回台灣定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此人才華橫溢前去求職,當領導看到他的樣子後立刻將他轟了出去
荷蘭軍艦眼看要被日軍擊滅,艦長下令大家砍樹,竟成功擺脫日軍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