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左宗棠是當之無愧的策劃大師,一個計劃就讓自己坐上師爺位置

左宗棠是當之無愧的策劃大師,一個計劃就讓自己坐上師爺位置

在晚清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晚清名臣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人。但所有人物中,左宗棠最為傳奇,他40歲時,依舊還在進京趕考的路上,可惜滿腹詩書,都因每次名落孫山而無法賣給帝王家。

不要說在清朝,即使在今天,很多人到了40歲時,都會感嘆歲月是一把殺豬刀,已經沒有多少鬥志了。但左宗棠卻不這樣認為,當他在40歲迎來人生第一次轉機時,情不自禁仰天感嘆:一切努力都會有回報,一切苦難都是財富!

那麼,左宗棠在他40歲前到底做了些什麼?

公元1852年(咸豐二年),剛剛滿40歲的左宗棠獨自坐在湖南湘陰東山白水洞的房舍里,透過窗外的薄霧,看著遠處發獃。太平軍已經從廣西進入湖南,逼近長沙。長沙失守,湘陰不保了。

家人們都在勸阻左宗棠搬家,搬到一個遠離戰火的地方。

安居樂業,邊耕田邊讀書,對很多文人墨客來說,是神仙般的日子,但一直想報效朝廷的左宗棠卻心有不甘,他在等待一個機會。

其實,早在太平軍還沒有逼近湖南的時候,左宗棠早已運籌帷幄,策划了一起「伯樂識馬」的方案。

他將湖南所有有能耐的人物都分析了一遍,認為長沙要抵禦太平軍的進攻,除了正在長沙辦團練的曾國藩外,已經沒有人能與太平軍抗衡了。當然,除了他自己。

可惜曾國藩剛剛接手湖南團練大臣的重任,兵少缺糧,如果長沙被攻破,曾國藩的兵馬也只能胎死腹中。

熟讀兵書的左宗棠在分析了當前大清王朝面臨的形勢後,果斷地認為,自己不能通過考試奪得功名,但一定能通過軍功封妻蔭子。

為了將自己的軍事才能讓更多的人知曉,左宗棠花費巨大心血,寫了一部名為《料敵》的兵書。這是他策劃的「伯樂識馬」方案中的第一步。

當時的文人很少,懂軍事的官員更少,左宗棠為了擴大自己的名聲,開始實施「伯樂識馬」方案中第二步:將兵書四處傳播。

大敵當前,兵書自然暢銷。左宗棠的兵書很快就在湖南官場上掀起一股學習熱潮,很快傳到了當時的湖南巡撫張亮基的耳中。這是左宗棠的終極公關目標。

張亮基作為湖南主官,守土有責,如果長沙失守,朝廷追究起來,輕則就地免職,重則腦袋搬家。

張亮基為了抵禦太平軍,雖然廣招賢才,可惜手下都是一幫酒囊飯袋,不堪大用。此時,左宗棠的一些官場朋友藉機向張亮基推薦了左宗棠,認為其有諸葛亮的才能,有岳飛的神韻。

張亮基也聽過一些關於左宗棠的傳聞,知道他三次進京參加會考,三次都榜上無名。

張亮基一個封疆大吏,又怎會將一個落榜書生放到眼中呢?可聽讚譽左宗棠的話多了,張亮基也開始半信半疑,最終決定聘請左宗棠來給自己當師爺,為自己出謀劃策。

讓張亮基意外的是,自己兩次派人去請左宗棠,都被婉言謝絕。這讓張亮基十分憤怒,他決定親自去拜訪這位不識抬舉的落榜書生。如果左宗棠真是奇才,就讓他坐巡撫衙門第一師爺的位置,如果是招搖撞騙之徒,決定給予重罰。

到了左宗棠的府上後,張亮基開門見山就問:長沙能否守住?如何守住?

左宗棠知道張亮基在考驗自己,一本正經地分析道:太平軍進入湖南立足未穩,為流寇,他們的策略是速戰速決,絕對不會戀戰和久戰,而長沙只要保證糧草能順利運入,軍心就不會潰散,長沙就能保住。

左宗棠的話正合張亮基的心意,當下就誠懇地邀請左宗棠去幫助自己。

左宗棠寫兵書,將兵書給官場上的人傳閱等一系列策劃,其目的就是為了引起巡撫大人張亮基的關注,見巡撫是真心邀請自己,左宗棠顯然不能放過這個機會,雖然禮貌性地推辭了一番,還是欣然前往,到巡撫衙門去當師爺去了。從此以後,左宗棠正式步入官場。

在離開白水洞的時候,左宗棠仰天長嘆:雖然屢次考試不中,但一切努力都會有回報,一切苦難都是財富!只要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就會遇到成功的機會!

可以說,左宗棠是當時當之無愧的策劃大師,一個小小的計劃,就讓自己順利坐上了湖南巡撫衙門第一師爺的位置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多邦 的精彩文章:

他們的奢華婚禮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女主人公為「印度玫瑰」
清朝皇帝面試進士時,都會出什麼樣的題目?

TAG:客多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