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經授權轉載:人力資源分享匯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

在浙江,警察接到一女子的報警電話,那一頭,女子氣呼呼地說到:我老公每天下班後都躲在車裡,不願意回家。

到現場後,男子還是不願意下車,他告訴警察,自己買車之後經常這樣:心煩了就呆在車裡,坐很久,心裡很苦、有說不出的話

看到這裡時,其實內心挺不是滋味的。

記得之前網上就火過這個話題,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開車回到樓下,喜歡在車裡多待一會兒?

其中有個回答我至今印象深刻——

車的兩頭,一頭是功名利祿,一頭是柴米油鹽,只有在車裡這短暫的時間,才真正是無憂無慮的

不論怎樣我們都得承認,在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當下,能在車裡躲躲其實挺好的。

那片刻的停留,抽根煙也好,冥想一會兒也罷,至少那才是屬於他們的時間;

那片刻的時間,他們才真正做了會兒自己。

1

住同一小區的83年的劉哥,上個月剛剛獲得了數千萬的A輪融資,最近挺忙。

但這天大半夜,突然接到他打來的電話:我在你家樓下。

下樓之後,看到他點了支煙躺在車裡,見我過來也沒出聲。

於是我問他,這趟出去多久了?

他擺擺頭,快一個月了吧。

——那怎麼還沒回去?

——還跟你嫂子沒說呢,等我抽完這根煙再說吧。

風塵僕僕一趟,並沒有讓他迫切地想回到自己家裡,他嘆了口氣,哎,你知道忙完一通活之後最舒服的事情是什麼嗎?

就是這樣停好車,然後賴在裡面,不慌不忙放個曲兒,慢條斯理點根兒煙,最後正式開始發獃。

看他悠悠吐出的煙,我突然想起張愛玲在《半生緣》里的一段話: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我不知道眼前這個中年男人的肩上扛了多少,事業的成敗又賦予了他多少意義。

但我相信,此刻在車裡,就是他最有安全感的時候,這是中年男人才有的孤獨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相較於可能只有5分鐘做回自己的中年人,90後們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此前,「報復性熬夜」一詞在網上出現之後,迅速引發無數年輕人的共鳴,他們紛紛表示,自己便是忠誠的報復性熬夜員。

所謂「報復性熬夜」,就是明知道熬夜不好,但還是堅決選擇了熬夜。

為什麼會這樣呢?

他們說,這是本該我白天用來放鬆的時間,現在轉移到晚上罷了,這個報復,就是和被剝奪的時間對抗、和生活的不如意對抗、和周遭施加的不自由對抗

對於這幫人來說,只有晚上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換上睡衣躺上床,最舒適的不是疲憊了一天的身體,而是那顆放鬆下來的心靈,看看微博、刷刷抖音、追追劇...

怎樣浪費怎樣來,不到個兩三點,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儘管他們清楚地知道,第二天會疲憊、會有黑眼圈、皮膚會加速衰老...

和賴在車裡不回家的中年人一樣,這幫年輕人賴在手機里,是不願意麵對醒來之後的第二天,那將是新的繁忙、新的勞碌、新的不自由。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2

不論是把自己留在車裡,或者把自己丟給深夜,這背後,都是當代職場人對於「自己的時間」的需要和追求。

這是和年紀、身份等等好像都沒有關係的事情。

如那句話所說:一入職場深似海,最先被吞沒的,就是大量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

所以我們對抗的,是我們對於失去自由的無可奈何,它可能是工作、是領導,甚至是我們自己。

想起一個段子。

老闆在辦公室講了個笑話,大家都笑得前仰後合,只有小張沒有,後來大家才知道,小張已經辭職了。

看得出來,出現在職場上的我們大多數都換上了另一幅模樣,剋制、專註、警惕、敏感、精明等等,小心翼翼,很難充分地做自己。

而這是比工作本身,更加令人疲憊的事情。

所以我們需要「自己的時間」,去把這一切壓力卸下來,想點兒自己想做的事;

哪怕只是眼睛閉上,安安靜靜地聽一首歌,至少那一瞬間,我們真正是完整的。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能有片刻自己的時間,是多麼奢侈、又多麼難得的一件事情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這同時給了我另一個啟示,越忙碌的生活,越要讓自己踩下剎車

被稱為「時間管理之父」的阿蘭·拉金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想佔用你的時間,那麼這個時候,如何給自己留出時間,這是種人生智慧。

德魯克的書里也寫到,有效的管理者,他們把時間交出去之後,永遠不忘留下部分給自己。

那麼留給自己的這部分,至少有三個用途:

一是回顧自己做成了多少;二是檢查自己的夢想庫還有什麼;三是留白。

在匆匆忙忙的時間長河之中,我們常常是被生活和人群推著走的,所以讓自己停下來,這不是對時間的浪費,而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時間

千萬別只是做事,或者困於情緒,而最終成了時間的奴隸;

任何時間、任何階段,都要記得給自己留個問題: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麼?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奔跑追逐的過程中,不至於忘記自己,畢竟丟了自己,那就真正地失去了一切。

3

話說回來,我們感同身受每個職場人的無可奈何。

但如何把工作回歸工作,把生活還給生活,要想贏得這場戰鬥,最鋒利的武器還是做好時間管理。

1817年,社會主義學家歐文提出了3個8小時理論——

工作8小時,自由支配8小時,睡眠8小時。

雖然聽上去這遙不可及,但這代表了一種時間理念:工作和睡眠一樣重要,但這都不是生活的全部

要遏制自己的工作衝動,別要在自己的自由支配時間和睡眠時間被大大佔用了的情況下,果斷採取措施,讓一切回歸某種平衡。

用睡眠換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用自由支配的時間,為自己的人生鋪設新的跑道,總有一天,這條跑道就成了你人生的主航道。

另外,這裡,我將會很樂意跟大家介紹另一種時間管理理念——

灰度管理

可能很多人對這四個字並不陌生,以谷歌為例,他們鼓勵員工每天工作時間裡抽出1小時,去做一些和本崗位絲毫沒有關係的事情。

谷歌的解釋是:我不想讓工作扼殺了員工們的創造性。

現有工作並不能代表你的職業發展,理解了灰度管理,我們也就明白了,除了本崗位的工作內容,你應該留出時間去嘗試別的事情。

否則,你將永遠挖掘不出你的潛力,看不到別的機會,你只會被你所做的這份工作最終拖垮。

90後報復性熬夜,80後躲車裡不回家:我們到底在對抗什麼?

《What"s up》的最後一句唱到:

二十五年過去,我一生波瀾依舊,竭力掙扎,想探到山頂希望的光芒,只為我這一生

後來,抽完煙的中年男人,他們從車裡走了出來;

刷完了愛豆微博的評論區,那個女孩也滿足地合上了手機。

生活的挫折和失落,並不會因為過去這短暫的停留而有所好轉,但至少他們自由過了,他們的行囊重新被填滿了信心和勇氣。

回到家,中年男人依然笑意滿滿地擁抱了妻子;

女孩今晚的夢裡,也不會有領導的呵斥和高跟鞋,只有寧靜,只有平和。

你瞧,屬於我們自己的時間很難更長,但只要還有,哪怕只有五分鐘,那麼我們就永遠挺得住。

永遠不會崩潰

本文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席人才官 的精彩文章:

周報:職場人每周五的定時焦慮
剛剛,醫保迎來大變革,事關每一個人

TAG:首席人才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