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漢書·匈奴傳》中記載,漢高祖劉邦駕崩後的第三年,呂后收到了一封來自匈奴單于冒頓的「求婚書」:


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城,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此信為漢匈關係的典型事件,匈奴冒頓單于的狂妄無禮和漢朝呂后的屈辱、怯懦表現得淋漓盡致。不過也有很多學者認為冒頓調戲呂后為後人杜撰。因為生活在漢初,且很少忌諱政治的司馬遷並未將此記錄在《史記》中,反而是東漢的班固將其詳細記錄在《漢書》。

然而到了近現代,隨著對匈奴研究的深入,有很多學者指出冒頓向呂后求婚未必帶有「侮辱」的意思,更有可能是依照匈奴風俗,主動向漢朝示好。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這種觀點建立在對匈奴,以及整個北方游牧民族的「收繼婚」研究之上的。「收繼婚」是個學術名詞,通俗的說法就是「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用漢族的倫理觀念來看,「收繼婚」無疑是惡俗、陋習,但卻是草原牧民維持家族財產、確保人口繁衍的最有效手段。

在肉弱強食的草原,婦女的地位確實遠低於男人,但也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樣等同於牛羊。游牧民族崇尚武力,每個成年男子都必須是合格的戰士。頻繁地戰爭必然帶來男性的銳減和孤兒寡母的增多。為了繁衍人口、撫育婦孺,寡婦必須再嫁。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對於普通牧民而言,收繼婚是保護家族實力和財產的最好辦法。同時草原幅員遼闊,牧民與牧民之間相隔甚遠,寡婦很難在其他家族找到適齡男性結婚,所以在夫家改嫁是最好的選擇。對於貴族而言,收繼婚是為了保持血統高貴和團結氏族間關係的有效手段。

其次,在著名的「白登之圍」中,漢高祖劉邦曾與匈奴冒頓單于簽訂合約,總結起來有五點:第一、雙方以長城為界,彼此不得闖入對方領土;第二、漢朝定期與匈奴和親;第三、漢朝每年贈送大量禮品,以換取匈奴不再侵擾邊界;第四、漢朝與匈奴約為兄弟;第五、雙方進行通關互市。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合約中的「和親」和「約為兄弟」是冒頓向呂后「求婚」的根本原因。冒頓在白登之圍中已經與劉邦結為兄弟,所以當兄長去世後,義弟依照習俗向嫂子求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況且匈奴人也早已學會了用婚姻來強化政治聯盟的手段。

呂后在回給冒頓的《報書》中以「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委婉地拒絕了匈奴的請求,而冒頓單于接信後,「復使使來謝曰:『未曾聞中國禮儀,陛下幸而赦之。』因獻馬,遂和親。」

匈奴收繼婚是陋習嗎,為何冒頓單于向呂后求婚不是調戲

由此可見冒頓單于的求婚並非有意侮辱呂后,他更看重的可能是「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從南北雙方上千年的對抗史中我們也可看出,在冷兵器時代,北方游牧民族最害怕的是南方定居民族的經濟封鎖。一旦無法進行正常的通商,牧民的生活將會立刻陷入困頓。

除此之外,呂后掌權後殘殺劉氏宗親、功臣宿將,又安插諸呂、把持朝政,自然會在朝中引起極大的不滿。呂后在歷史上形象不佳,周勃與陳平聯手將呂氏勢力剷除後,政敵借冒頓單于「侮辱」呂后也並非不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同樣是皈依伊斯蘭教,為何只有金帳汗國能綿延近300年
蒙古騎兵真的無法戰勝英國火槍兵嗎,騎兵為何到二戰時仍未淘汰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