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十位阿修羅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

十位阿修羅王得到的解脫門和頌言華嚴經淺釋

卷第三丨世主妙嚴品第一之三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複次,羅睺阿修羅王,得現為大會尊勝主解脫門。】

把前邊沒有說完的意思再總結來說一說。這位羅睺阿修羅王,羅睺譯為攝惱。因為他能以手隱攝日月,令天惱的緣故。他明白佛能示現做一切法會的說法主,他得到這種境界,他入這種解脫門。

這個解脫門只是個譬喻,好像有個解脫門,其實不是真正有個解脫門。要是有個門,那就不是解脫了,就有所執著了。所謂入解脫門,是入而不入,不入而入。這個解脫門,是無所執著,一切無著,才是真正解脫門。假設入解脫門,還要出解脫門,如果能入不能出,那麼,又被困住了,也就得不到解脫了。

阿修羅有多種的翻譯,有時譯為非天,因為他們有天福而無天德。又有一個解釋,非天不是神也不是鬼。有時譯為無酒,不是他們沒有喝酒,而是喝不夠,無論喝多少也不滿足。有時譯為無端正,因為男阿修羅的長相,十分丑怪,鼻子長二尺半,好像大笨象的鼻子,嘴巴很小,眼睛很大,總而言之,奇醜無比,令人望而生畏,誰人見到他們,都被嚇得心驚膽顫,所以誰也不敢正視他們的尊容。女阿修羅的長相,卻十分美麗,忉利天的天主帝釋,因貪美色就向阿修羅王的愛女求婚,阿修羅王本來不願意將愛女嫁給帝釋,因為他們之間,常發生戰爭,所以反對這件婚事,但是他的女兒願意嫁給帝釋,阿修羅王無可奈何,只好將女兒許配給他做太太。

結婚之後,夫妻感情很好,但是帝釋常到各處去聽經聞法。有位老修行在山裡說法,帝釋常去隨喜聽法,回家時間比較晚一點,他的太太懷疑丈夫對她不忠實,便追問道:「你天天到什麼地方去鬼混?」帝釋說:「有位老修行說法,我去聽法。」他的太太不相信說:「你不是去聽法,一定是有了女朋友,去幽會的吧?下次你出去時,我也要去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帝釋說:「你不能去!因為你太漂亮,容易引起聽法人非非之想。」帝釋這樣一說,更引起太太的嫉妒心,修羅女便說:「你一定有女朋友,否則,為什麼不讓我去呢?」於是修羅女便決心要去親自查明真相。

第二天,帝釋又到山中聽法,這個修羅女有神通,於是用隱身法去參加法會,帝釋也不知道,她進道場一看,有男有女,但是女多於男,而且都是年輕貌美的俏女郎!她的嫉妒心油然而起,就現出身相。帝釋回頭一看,見到自己的太太跟著來了,便很不高興地問:「你為什麼來到這裡?我不是叫你不要來這裡嗎?」修羅女發瞋地說:「我當然要來,這裡有這麼多漂亮的女人,我不放心,所以要來看看!」這時,帝釋無明火起,失去了理智,便拿起蓮華莖打她一下,不料這一下便引起大戰。

這位帝釋夫人被打之後,用第一種法寶,回娘家,向修羅王哭訴。她自小嬌生慣養,被修羅王視為掌上明珠,從沒有受過委屈。修羅王一聽愛女被打之事,大發雷霆,調兵遣將,攻打帝釋,為女兒復仇。因為阿修羅兵好勇鬥狠,驍勇善戰,所以帝釋的天兵天將連連戰敗。帝釋乃求於佛。佛教他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帝釋回去,下令全軍一律念此句經文,果然大敗修羅兵,修羅王投降了,便將女兒送回到帝釋宮中。

阿修羅的種類很多,天上有阿修羅,人間有阿修羅,畜生道有阿修羅,餓鬼道也有阿修羅。阿修羅有四生:化生的阿修羅住在天上、胎生的阿修羅住在人間、卵生的阿修羅住在畜生道、濕生的阿修羅住在餓鬼道。

有時將阿修羅列為三善道中,因為他修下品五戒十善,所以有善根。有時將阿修羅列為四惡趣中,因為他嫉妒心重,鬥爭心強。天上的阿修羅,就是天上的強盜。人間的阿修羅,就是人間的土匪,畜生的阿修羅,這是害群之馬,這種阿修羅馬,不守規矩,專找其他的馬的麻煩,不是咬就是踢,令馬群不得安寧。總而言之,凡是歡喜鬥爭者,就是阿修羅。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得示現無量劫解脫門。】

這位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毗摩譯為絲,質多羅譯為種種,這位阿修羅王,他能用一根絲線,而幻作種種的境界,他得到示現無量無邊劫的解脫門。換言之,這種解脫門無論在多少劫中,都是自在而無障礙,沒有障礙,就是解脫。

【巧幻術阿修羅王,得消滅一切眾生苦,令清凈解脫門。】

這位巧幻術阿修羅王,他有善巧幻變的技術,能幻化種種境界,能消滅一切眾生的痛苦,能令眾生得到清凈的快樂,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大眷屬阿修羅王,得修一切苦行,自莊嚴解脫門。】

這位大眷屬阿修羅王,因為他有很多功德,普救世間眾生,所以有很多眷屬,眾生都願跟隨他,受他的保護。他在因地時,修種種的苦行,行種種的菩薩道。人不能忍的事他能忍,人不能受的事他能受。他有這樣的的功德,不但能自莊嚴,而且還莊嚴一切。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婆稚阿修羅王,得震動十方無邊境界解脫門。】

這位婆稚阿修羅王,他有大威力,能震動十方,令在夢中的眾生清醒,不再做顛倒的糊塗夢。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遍照阿修羅王,得種種方便,安立一切眾生解脫門。】

這位遍照阿修羅王,他的智慧光照遍一切(菩薩示現)。他得到種種方便法門,安立一切眾生於一極之樂。權為入大之本。因為有佛的智慧,所以權(善巧方便)實(真實)不迷惑。他得到這種解脫門。

【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得普集不可壞善根凈諸染著解脫門。】

這位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堅固行就是專修一種行門,永遠不退轉。堅固就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堅固就是無論受到怎麼樣的打擊、逆境,都不退轉。境界是來考驗修道人的定力的。只有向前精進,絕不能一曝十寒,否則永遠得不到成就,更談不上堅固行。

因為有了堅固行,所以才有妙莊嚴,沒有堅固行,就不會有妙莊嚴,這個妙莊嚴就是由堅固行所莊嚴而成就的。

這位阿修羅王,他得到普集不可壞的善根。普集就是普遍集聚堅固行。因為修堅固行,所以善根不可壞,日日修,時時修,念念不舍,這樣,善根增長就能使惡根消滅。

什麼是惡根?就是染著。染是染污,著是執著。有了不清凈的思想,就執著放不下,執著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什麼要執著六塵?因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所污染,內有染污,外便有執著。現在把諸染著清凈了,放下了,所以得到解脫門。

【廣大因慧阿修羅王,得大悲力無疑惑主解脫門。】

這位廣大因慧阿修羅王,他得到大悲的力量,能對一切事理有正確的觀察,而無懷疑。因為他有辨別的智慧。所謂「悲為佛母,智為佛父;三世諸佛,從大悲生。」我們學佛法,第一要學悲,第二要學智,悲智俱足,才有成就。悲是同情心,智是特種技術。好像有人掉在水中,有同情心而無特技的人(不會游泳)在岸上喊救人,是沒有用處,要有游泳的技術,才能將落水中的人救出。有人沒有惻隱之心,雖然會游泳,但是無動於衷,這種思想要不得。所以我們要悲智雙運,才能利人。切記!將來要弘法利生,不要貪圖名聞利養。

【現勝德阿修羅王,得普令見佛承事供養修諸善根解脫門。】

這位現勝德阿修羅王,他行供養修善的法門,有殊勝的功德。他能令眾生見到佛在往昔的時候即發願承事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一切善根,行一切功德,善根越修越深,功德越行越多,根深德多而成佛。這位王他明白這種道理,而入這種解脫門。

【善音阿修羅王,得普入一切趣決定平等行解脫門。】

這位善音阿修羅王,因為善於說法,其音非常美妙,令聞者歡喜,依法奉行,所以他能普遍而入一切處(天趣、人趣、阿修羅趣、畜生趣、餓鬼趣、地獄趣),處無不遍,時無不均。因為眾生同有佛性,所以平等相濟,共登佛國,他行這種法門,而得到解脫。

【爾時,羅睺阿修羅王,承佛威力,普觀一切阿修羅眾,而說頌言。】

就在這個時候,這位攝惱阿修羅王,他承仗諸佛大威神力的加被,普遍觀察一切阿修羅眾,而說出讚歎佛功德的頌言。

十方所有廣大眾 佛在其中最殊特

光明遍照等虛空 普現一切眾生前

「十方所有廣大眾」:十方就是東南西北四方,東南、西南、西北、東北四隅,再加上下共成十方。十方所有廣大的眾生,包括胎卵濕化,飛潛動植,一切有情和無情。有情眾生是有血氣的動物,無情眾生是山河大地,花草樹木。

「佛在其中最殊特」:佛在十方廣大一切眾生中是最殊勝特別的。因為唯有佛才能明白究竟諸法實相的道理。

「光明遍照等虛空」:佛的光明是普遍照耀十方世界,佛光是平等的,佛沒有分別心。無論是善的眾生或惡的眾生,或是不善不惡的眾生,都不捨棄,一律普照。所謂佛光普照,救護眾生。佛的光明等於虛空,因為虛空中能包羅萬象,無所不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無所不納。

「普現一切眾生前」:佛光普遍現於一切眾生前。眾生見到佛光,便發菩提心而得度。眾生蒙佛光接引,而離苦得樂,直達彼岸,得到解脫。

百千萬劫諸佛土 一剎那中悉明現

舒光化物靡不周 如是毗摩深贊喜

「百千萬劫諸佛土」:在百千萬劫很長的時間,佛在無量諸佛國土中,成佛教化眾生,而不休息。

「一剎那中悉明現」:在一剎那很短的時間中,佛能把無量劫很長的時間和無量諸佛國土,統統現出來,所謂縮無量劫為一念,伸一念為無量劫。十方諸佛國土現於一粒微塵里,這是小能容大,大能入小的境界,可是大小無礙,一多無礙。這種道理不是一般凡夫所能明白的,但是開了五眼的人,則視為理所當然之事,是平常之境界,不覺為奇。

「舒光化物靡不周」:舒光就是放光。舒放佛的光明,來照耀一切眾生,化度一切眾生,令眾生得到佛光的加被,返迷歸覺。佛光是周遍十方,沒有不周遍,沒有照不到的地方。

「如是毗摩深贊喜」:像這樣的境界,是毗摩阿修羅王,他深深讚歎而歡喜這種解脫門。

如來境界無與等 種種法門常利益

眾生有苦皆令滅 苫末羅王此能見

「如來境界無與等」:如來的境界和其他的境界大不相同。如來的境界,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議。其他所有的境界不能相比,也不能相等。佛的境界是獨一無二,最殊勝最特別的。

「種種法門常利益」:佛用種種方便法門來利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舍邪歸正。佛看一切眾生,和佛是無二無別。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過去沒有作佛,現在可以作佛。現在沒有作佛,將來會作佛。總而言之,終有一天會作佛,不過,是遲早的問題而已。

佛教就是人教,是一切人的宗教。佛教又是眾生教,是一切眾生的宗教。所以佛才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凡是有血氣的動物,都叫眾生。既然是眾生,都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就是真如自性,就是如來藏性,就是大光明藏性,就是圓成實性等。淺言之,就是自性清凈心,有覺悟之性。

有人說:「我不要這個佛性,把它丟掉。」但是丟不掉,因為你是眾生,沒有法子和佛性分家,所以丟不了本有的佛性。

在佛教來講,無論你信不信佛,都是佛教徒,只不過你信佛就和佛接近一點,你不信佛就和佛離遠一點。不是佛近於你,而是你近於佛,也不是佛遠於你,而是你遠於佛。所以說信或不信,都是佛教徒,都有佛性,早晚都能成佛。

佛教包括法界性,包括全人類,包括全眾生類,一切一切都在佛教裡邊。你不信佛教,也是佛教徒。因為你沒有跑出法界之外。佛教是盡虛空遍法界,廣無邊際,不管你是謗佛或罵佛,也是佛教徒。所以說佛的境界不可思議,用種種法門常利益眾生。

「眾生有苦皆令滅」:佛慈愍眾生,令眾生所有的苦都消滅了,因為佛教化眾生修了生脫死的法門,也就是十二因緣法。

「苫末羅王此能見」:這位巧幻術阿修羅王,他能明白這種道理,他能見到這種境界。

無量劫中修苦行 利益眾生凈世間

由是牟尼智普成 大眷屬王斯見佛

「無量劫中修苦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時候,修種種苦行,經過無量劫,才圓滿功德而成佛。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佛在無量劫中修苦行,只有精進沒有後退。不像我們修坐禪,修了幾天之後,便生退轉心,總覺得不如躺下睡覺舒服。或修持日中一食,總覺得多吃東西,對身體是有好處。自己替自己做辯護律師。有這想法,焉能修道?修苦行是腳踏實地去行,不是口頭禪,說說就算了。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利益眾生凈世間」:佛為利益眾生而修苦行,只要有益於眾生,無論怎樣苦都忍受。佛修苦行是利益眾生,是清凈世間,令眾生沒有不清凈的思想,及染污的行為。這樣世間就清凈無染污了。

「由是牟尼智普成」:因為這個,佛在無量劫中修苦行,利益眾生,清凈世間,做種種的功德,行種種的苦行,是由佛智普遍成就的。

「大眷屬王斯見佛」:這位大眷屬阿修羅王,他對佛這種苦行的境界,利益眾生的境界,都能明白,都能看見。

無礙無等大神通 遍動十方一切剎

不使眾生有驚怖 大力於此能明了

「無礙無等大神通」:無礙就是無所障礙,也就是通達無礙。無等就是無有可比,也就是不能相等。這種神通有大小之分,各有所不同,小神通是旁門左道的神通,他們也有一種先知先覺。如果身上動一動,他們在想,今天會有什麼人來?如果眼睛跳一跳,他們在想,今天要發生什麼事情?就在臭皮囊上用功夫。有時候,也會有點靈驗。這是沒有開五眼六通者的神通。

大神通是開五眼六通者的神通,他們不需要想,也不需要作意,立刻就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境界要來臨,他們能清清楚楚的看得見,能知八萬大劫以外的因果。

「遍動十方一切剎」:佛的神通是大而無可比擬的,能令十方一切剎土都能普遍地搖動,但是沒有災害的損失。

「不使眾生有驚怖」:雖然在一個剎土有遍動,動遍動。到十方世界,也有遍動,也有動遍動。可是不令眾生有驚嚇恐怖的感覺。雖然有動,但無危險。這是因佛神力所使,而令其遍動。

「大力於此能明了」:這位大力阿修羅王,他對這種境界是很明了,因為他見到佛的境界。

佛出於世救眾生 一切智道咸開示

悉令舍苦得安樂 此義遍照所弘闡

「佛出於世救眾生」:諸佛是住在常寂光凈土,又清凈又快樂,那麼,為什麼要出現於五濁惡世呢?佛看眾生在慾海中,頭出頭沒,十分可憐,所以生起憐愍心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救眾生出離苦海。

「一切智道咸開示」:佛用一切智慧來演說出離紅塵的道理,也就是跳出三界的法門。佛見到下根的人,講因果因緣的法則。見中根人講三十七道品的法門。見上根的人,講六度萬行的菩薩道,這就是因人說法,三根普度的平等法。不分彼此,一視同仁。佛教偉大之處在此,勝過其他宗教的地方也在此。

「悉令舍苦得安樂」:佛出現於世,唯一目的是令所有眾生,皆能舍離苦而得到安樂。所謂「身舒無危,心明無憂」。也就是身心健康。佛教注重於精神方面的修養,而不注重於物質方面的享受。所以出家人,放棄五欲不貪財,不結婚,不求名,不食肉,不多睡,過淡泊明志的樸素生活。這種清心寡欲的生活,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做得到的。唐太宗說:「出家乃大丈夫事」。所以佛教提倡精神勝於物質,精神是修道的食糧,物質是造惡業的根源。

「此義遍照所弘闡」:這種義理,是遍照阿修羅王他所弘揚闡明的。

世間所有眾福海 佛力能生普令凈

佛能開示解脫處 堅行莊嚴入此門

「世間所有眾福海」:這個世間是所有眾生的世間,也就是有情世間。眾福是一點一點修成的。修善業、做功德,聚沙成塔。有了種種功德,然後才能有種種福報,這種種福報猶如大海一般的廣大。所以佛叫福足慧足,也就是兩足尊。要福慧雙修,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福是一點一點集聚而成,好像大海。無論大江的水,或小河的水,都收容納到海中,所以才能成為大海。修福也是這樣情形。無論多小的福,也要去修,即使微塵般的福,也不放棄,所謂福不唐捐,集少成多,才能成就福海。

「佛力能生普令凈」:佛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能生一切清凈的福,普遍令一切眾生都得到清凈的福報。

「佛能開示解脫處」:佛能開示一切眾生,令一切眾明白這種道理,得到解脫處。

「堅行莊嚴入此門」:這位堅固行妙莊嚴阿修羅王,他明白這種道理,而能入這種解脫門。能入此門者為門內漢,不能入此門者為門外漢。

佛大悲身無與等 周行無礙悉令見

猶如影像現世間 因慧能宣此功德

「佛大悲身無與等」:大悲就是能拔苦,解除眾生一切的痛苦,所謂同體大悲,見人苦猶如自己苦,見人樂猶如自己樂。佛這種大悲身,世間上沒有任何人能比擬。佛是無上的,所以佛在無憂樹下誕生時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周行無礙悉令見」:十方世界的眾生,都能看見佛的大悲身。因為佛的大悲身是周行法界,而無障礙。

「猶如影像現世間」:佛的大悲身,好像影和像一樣,不相舍離,影不離形,形不離影。淺言之,人的身無論到哪裡,這個影子都隨著不分離。大悲身的影像,普遍現於有情世間。

「因慧能宣此功德」:這位廣大因慧阿修羅王,他能宣說這種功德,能入這種解脫門。

希有無等大神通 處處現身充法界

各在菩提樹下坐 此義勝德能宣說

「希有無等大神通」:希有就是稀奇少有。無等就是沒有可比的。這種稀奇少有不可比的神通是誰擁有呢?只有佛才有這種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的神通。

「處處現身充法界」:佛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處處都現出法身,這種法身是沒有可比,沒有障礙的。

「各在菩提樹下坐」:各位佛在他們的世界中,坐在菩提樹下,做什麼呢?靜靜地思惟了生脫死之法。

我們已經把菩提種子種下了,等菩提樹長大,希望也有佛坐在菩提樹下成正覺。佛法從東方傳到西方來,在東方是末法時代,在西方是正法時代。因為佛法在西方剛開始。所以你們學佛法,要精進修行,努力研究,續佛慧命的擔子落在你們青年人的肩上,你們要負起使命,將佛法發揚光大,弘揚全世界,你們責任重大,不要辜負佛教的期望!

「此義勝德能宣說」:這種義理,這種境界,這種解脫門,是現勝德阿修羅王,他能宣說這境界的道理。這種境界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無量無邊,是不可思議,是妙不可言的。這位阿修羅王,僅僅能明白這個境界,其他佛的境界就不知道了。

如來往修三世行 諸趣輪迴靡不經

脫眾生苦無有餘 此妙音王所稱讚

「如來往修三世行」:如來就是佛,佛就是如來。佛在無量劫以前,就修行三世的行門,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譬如,去年要修行,今年要修行,明年也要修行。過去月要修行,現在月要修行,將來月更要修行。又好像我們修道人,昨天是這樣修行,今天又是這樣修行,明天也是這樣修行,後天也是這樣修行,要天天持續不斷這樣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佛修道時,無論怎樣小的善事也要去做,無論怎樣小的惡事也不去做。所以以小的善而集聚成大的善,佛在往昔的時候,圓滿修成八萬四千法門。

「諸趣輪迴靡不經」:諸趣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輪迴中,佛都平等去受生。在哪一趣中平等教化哪一趣的眾生,所以說諸趣輪迴靡不經。

輪迴分為六個門,隨著眾生的業力而轉入其門,修善業者轉入三善道的門,修惡業者轉入三惡道的門,這是沒有人審判而是自動的。一般眾生,在此輪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無限期,在此苦海中漂來漂去,不得解脫。

佛為救眾生出離生死苦海,乃到各趣中去教化。在天道教化眾生,在人道教化眾生,在修羅道教化眾生,在畜生道教化眾生,在餓鬼道教化眾生,在地獄道教化眾生。佛示現種種眾生身來說法,令眾生了生脫死。

「脫眾生苦無有餘」:佛是怎樣來教化眾生呢?就是到各趣中現眾生身,而為眾生說法,令眾生離苦得樂。遇到不明白佛法的眾生,佛用最大的忍耐心來教化眾生,令眾生修行。已經修行的眾生,佛便幫助他成就道業。已經成就道業的眾生,佛便幫助他得到解脫。令眾生求道、修道、了道、成道,得到本來的圓滿果覺,這樣把眾生的苦都解除了,一點也沒有剩餘。

「此妙音王所稱讚」:這是善音阿修羅王,他所稱讚佛這種的妙境界,這種的解脫門。現在把異生眾中八部眾所得的解脫門和所頌言講完了。在下邊繼續講諸神十九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任何法會,搭縵衣的人要站前面,沒有搭縵衣的站後邊
電腦不如神腦,神腦你若會用了,不動而知天下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