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陪丈夫由窮到富,丈夫發達後她喪子又生病,丈夫卻另娶新妻

陪丈夫由窮到富,丈夫發達後她喪子又生病,丈夫卻另娶新妻

女人為丈夫付出一切到底值不值?這個問題沒有答案,但是從古到今,很多女人前仆後繼,和丈夫同甘共苦,賢良淑德,可是丈夫發達後,幸福全是第三者的。種樹的人不是吃果子的人。比如說民國女人王明華。

現在很少有人知道王明華是誰,但是她的丈夫很出名,她的丈夫就是民國時大名鼎鼎的梅蘭芳。眾所周知,梅蘭芳的夫人是福芝芳,怎麼會跑出一個王明華?這事要細細講來。

王明華出身梨園世家,和梅蘭芳家門當戶對,她的父親是旦角王順福,她的哥哥是武生王毓樓。那時還不流行女伶,王明華雖然出身梨園世家,也沒有唱戲,而是早早嫁人,嫁給了梅蘭芳。

那時候窮人家娶媳婦喜歡娶年紀大的,一進門就能幹活。王明華比梅蘭芳年大兩歲,她嫁到梅家時,梅家還不富裕,梅蘭芳還很年輕,沒有成名。所以王明華嫁過來就要跟梅蘭芳過一段窮苦日子。

王明華清秀瘦弱,溫柔賢惠,聰明能幹,勤儉持家,她把梅家家務打理得井井有條。雖然是包辦婚姻,可是王明華和梅蘭芳夫妻恩愛,很是和睦,婚後還生了一兒一女。梅蘭芳對這位姐姐型妻子很是滿意。

作為舊時代的女人一般是沒有工作的,可是王明華有聰明才智,她想協助丈夫走向事業成功,於是她女扮男裝進入戲館後台,親自為梅蘭芳化妝,設計髮型和改善服裝,並幫忙打理梅蘭芳的很多事務。

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在賢妻王明華的努力下,梅蘭芳的扮相更加像一個漂亮嫵媚的女人,他的事業走向成功,成為當紅名伶。王明華很欣慰,她的努力沒有白費。

從此之後夫唱婦隨,無論梅蘭芳是到戲館演出,還是外出參加應酬活動,王明華都跟隨在丈夫梅蘭芳身邊,打理丈夫的一切事務。梅蘭芳事業成功,結髮妻王明華居功甚偉。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王明華的幸福結束得很快。王明華一雙兒女因麻疹病雙雙病故,王明華悲痛欲絕,因此還得了重病。按理說,梅蘭芳應該精心照顧王明華,讓她身體儘快恢復健康。可是梅蘭芳的想的卻是傳宗接代。

梅家子孫不旺,王明華的娘家建議王明華夫妻收養侄子王少樓為養子。可是梅蘭芳不同意,他想有自己親生的孩子,不想收養親戚家的孩子。這隻能納妾生育了。

此時王明華內心只能酸楚了,孩子全部病故,自己得了重病,丈夫還想納妾生子。可是事情比她預料的更壞,比納妾還要糟糕,因為新人根本不當妾,而是要跟她平起平坐當妻子。

梅蘭芳愛上了一個年輕美貌的女人,這個女人名叫福芝芳,當時福芝芳不過十五歲左右,家境貧窮,其母是賣牙籤的老太太,因為福芝芳在梅蘭芳的師父吳菱仙家裡學唱戲,所以梅蘭芳認識了福芝芳,想納福芝芳為妾。

福芝芳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強勢的女人,她說她的女兒不當小妾,必須和原配妻王明華平起平坐。梅蘭芳就以兼祧兩房的理由娶了福芝芳當妻子,真的和王明華平起平坐了。

對於女人來說,丈夫納妾還算可以容納,畢竟自己是家裡唯一的主婦,小妾要低頭作人,伺候自己。可是丈夫另娶一妻,和自己平起平坐,這叫怎麼說?一山難有二虎,一國難有二主。何況新歡年輕美貌又佔了優勢。

後來陪丈夫同甘共苦的結髮妻王明華就去天津養病,一個人凄涼病故在天津。這說明一個家庭是不能有兩個正妻的,弱者就要被淘汏。

所謂的兼祧就可以娶兩房妻子,這本來就是自欺欺人。民國的婚姻法沒有兼祧娶兩妻這一項,而大清律明文規定,兼祧兩房各為娶妻那是愚民不知嫡庶之禮的愚事,一定要禁止,後娶的就是小妾。

兼祧兩房也不過是一個人繼承兩房的家業,並不是說一個人兼祧兩房就可以娶兩個妻子。古代有很多人都是兼祧兩房,卻沒有人娶兩房妻子。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末代皇帝溥儀,溥儀也是兼祧同治、光緒兩位皇帝,卻沒有娶兩個皇后?

能允許丈夫納妾,妻子已經是很賢惠了,如果讓青春美貌的新歡和沒有孩子的年老髮妻平起平坐,年老的結髮妻子處於弱勢,而新歡就佔盡優勢,這讓年老的髮妻如何在家裡活下去?

王明華的一生是悲劇,就如那首歌里唱的「我愛你時,你正一貧如洗寒窗苦讀。離開你時,你正金榜題名洞房花燭」。結髮妻陪丈夫吃苦,最終的幸福卻屬於直接上位的年輕美貌女。

現在社會還有沒有像王明華的悲劇?有沒有像王明華這樣陪丈夫吃苦奮鬥,幸福卻全歸第三者的女人?上次看新聞說,某香港名人給生了兒子的二奶用喪禮的方式扶正,氣得同甘共苦的髮妻出家,但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又是一出王明華的悲劇,好在還可以躲入佛門清凈。

為丈夫付出一切卻得了一個悲劇結局,以後還有女人願意嫁窮小子,陪丈夫艱苦奮鬥嗎?王明華的悲劇已經放在前面,後面還有人前仆後繼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相貌漂亮又有錢,年長富孀一嫁再嫁,最終得了好姻緣
後妻屢屢犯錯卻不被休掉,只因中國的一項風俗,丈夫很無奈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