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國為什麼一再遷都,先晉陽再中牟最後邯鄲?

趙國為什麼一再遷都,先晉陽再中牟最後邯鄲?

戰國時期趙國兩次遷都,定都三城,這都是趙國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戰略方嚮導致的。

定都晉陽

晉陽也就是太原,是趙家還沒有成為諸侯時確定的勢力中心。春秋晚期晉國六卿之一的趙鞅執政,此時趙家雖然是晉國六卿之一,但趙家勢力較弱,晉國內部鬥爭殘酷,趙家一直沒有一個根據地。最終趙家的忠臣董安於負責為趙家建立了晉陽,此後的晉陽就漸漸成為了趙家的根據地,不但擊退了趙家內部叛亂勢力勾結外部勢力發動的叛亂,更是在後來的三家分晉中成為趙家頂住壓力的唯一大城。

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之後,趙家分到了一大片領土,成為一個諸侯之後,趙家一躍成為一個國家。既然成為了一個國家,那麼這個國家就要有一個發展方向。當時的環境下中原之地充滿了繁華富貴,是每一個國家征伐的對象。

趙國地處韓趙魏的北邊,可以說地處偏遠。那麼趙國為了發展國力,就會想著向南發展,而向南發展就會將整個趙國的國力向南偏移,趙國挑來挑去就選中了中牟。以後趙國也不斷爭取向南發展,攻打衛國。

但老天先將氣運給了魏國,魏文侯雖然號召趙魏韓聯盟,但心中一直對向南發展的趙國多有提防,到了魏武侯時期,趙國和魏國多次鬧翻,原因就在於趙國向南發展必須要攻打衛國,但衛國又是魏國的小弟,魏國和趙國產生了衝突。

再遷邯鄲

魏國在戰國初期近一百年的霸主實力讓趙國看不到向南發展的希望,在魏國佔據齊國土地之後,趙國的都城中牟就被魏國三面包圍了,趙國的都城十分危險。

地處別國的包圍圈,再加上向南發展無望,趙國在被魏國攻擊後,趙敬侯在第二年就將國都遷往了邯鄲城,跳出了魏國的包圍,從此邯鄲城伴隨著趙國的起起落落,直到趙國滅亡。

此後的趙國因為不再向南發展,只能漸漸將目標放在了北邊的林胡,中山。在趙武靈王滅亡中山後,又將國力對付東面的燕、齊和西面的秦國,很少再向南攻打了。

趙國兩次遷都,定都三城,這是趙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的現實需要,這是伴隨著趙國實力升遷不斷變化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天故史匯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的軍師跳槽換主公,怎麼獲取新主公的信任?

TAG:天天故史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