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海南黃花梨也有落寞時!不及樺木貴,一口氣搞懂黃花梨的古代命運

海南黃花梨也有落寞時!不及樺木貴,一口氣搞懂黃花梨的古代命運

提要:海南黃花梨價值連城?也用不用的時候,一口氣搞懂黃花梨世代命運

海南黃花梨木是我國非常名貴的樹種之一,黃花梨具有一股特殊的香氣,花紋優美,木質細膩有光澤,有「世界花梨看中國,中國花梨看海南。」的美譽。那麼海南黃花梨還有那些我們不知道的小知識呢?下面科學興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海南黃花梨木的前世今生。

海南黃花梨的名片

黃花梨雖然名字當中有一個「梨」字,但是它和梨樹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海南黃花梨屬於蝶形花科植物,而梨樹則屬於薔薇科植物,二者的並不屬於同一科的植物,親緣關係自然是非常遠的。海南黃花梨的學名叫做降香黃檀 ,別稱有降香檀、降香等,從名字上我們就能夠看得出來海南黃花梨木具有一股特殊的香氣,確實是這樣,海南黃花梨本身含有一股特殊的香氣,尤其是到了下雨天氣的時候香氣會更加濃郁一些,很多人都非常喜歡海南黃花梨的這股特殊的香氣。

而說到海南黃花梨名字當中的「梨」字,其中還是大有學問的。黃花梨的名字在古代並不是這樣的,而是被稱作花櫚、花黎、花梨等,其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木部第三十五卷中成記載「櫚木拾遺」中提出

「(櫚木)木性堅,紫紅色。亦有花紋者,謂之花櫚木,可作器皿、扇骨諸物。俗作花梨,誤矣。」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海南黃花梨被叫做「花梨」其實誤傳的,不過到明代的時候「花梨」的名字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了。

海南黃花梨有哪些特點?

首先就是它的香氣了,上面已經提到海南黃花梨木的香氣非常的獨特了,關於這一點《中藥大辭典》當中記載

「降香,又名黃花梨木……氣香味淡,稍苦,燒之香氣濃郁,置之香味飄繞。」

其次就是海南黃花梨的花紋了,海南黃花梨非常的獨特,花紋多形成「鬼臉」,線條優雅,富於變化,符合人們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再加上海南黃花梨的木質的特殊顏色,讓花紋更顯的充滿魅力了。最後就是海南黃花梨的木質了,海南黃花梨的木質顏色呈淡黃色,經過打磨之後具有光澤,尤其是在陽光下,海南黃花梨能夠發出紫色的光澤,非常的大氣。

海南黃花梨一波三折的身世

這樣美觀大氣的黃花梨在我國古代的命運也是一波三折的,早期海南黃花梨並沒有被重視起來,主要用作藥用,唐朝的醫術典籍《證類本草》當中就曾有關於黃花梨的藥用記載。這主要和海南黃花梨的生長地區遙遠有關,海南黃花梨主要生長在我國海南島,我國古代到了唐朝才開始和海南地區建立起來較為密切的聯繫,自此海南黃花梨也被當貢品,進貢給皇帝,不過大多數時候還是被當作中草藥使用。

後來人們逐漸認識到海南黃花梨作為木材使用的價值,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曾記載

「花櫚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幾,似紫檀而色赤,性堅好。」

其中的「花櫚」指的就是我們今天的黃花梨。但此時的黃花梨並沒有發揮特別大的木材價值,多被用作一些小型傢具的製造上,比如交椅、枕木、扇骨等。到宋、元、明初這段時間我國古人主要使用的木材還是榆木、楠木、櫸木這類木材。

海南黃花梨的真正的巔峰時期是在明中期,黃花梨其特有的紋理和木質顏色非常受明朝人的喜愛,明朝以「火德」興國,喜愛紅黃二色,皇帝姓氏為「朱」,在古代「朱」有紅色的意思,海南黃花梨木質顏色呈紅黃色,可以說很是符合當時的審美,這也是明朝為了推行中原禮制,恢復被元朝中斷的中原文化。

說到審美問題就不得不提一下明朝註明「木匠皇帝」——朱由校(天啟皇帝),天啟皇帝在位期間曾親自為黃花梨涉及圖紙,有「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的評價。有這樣一位愛好木工的皇帝,民間自然也是跟著效仿了。黃花梨在明朝的地位達到了頂峰,海南黃花梨製作的傢具成了明朝傢具的代表。

到清代之後,海南黃花梨雖然也是名貴木材之一,但地位遠不及紫檀。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文物鑒定專家王世襄曾說紫檀自古即被認為是最名貴的木材。清道光時《粵海關志》卷九《稅則》

「紫檀每百斤稅九錢,紫榆每百斤稅三錢,花梨板、烏木每百斤各稅一錢。番花梨、番黃楊、鳳眼木、鴛鴦木、紅木、影木每百斤各稅八分。」

《圓明園則例》冊三《物料輕重則例》記載:紫檀木每斤2.2錢,花梨1.8錢,樺木2.13錢。名貴的花梨木在當時還沒有樺木值錢,也是讓人頗為感嘆了。

直到上個世紀末,黃花梨終於又重新得到人們的重視,黃花梨的價格一路飛漲,大的板料,一斤已經過萬元了。

海南黃花梨雖然名貴,但身世可以說也是一波三折,現在野生海南黃花梨更是成為了瀕危樹種,海南黃花梨可以說是真正的「木黃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興農 的精彩文章:

想要蔬菜收穫好幾茬?這4種蔬菜最適合,懶人在家也能種植!
紫蘇價格貴用途多,按這5點來種植,紫蘇一種一大片!

TAG:科學興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