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代表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的三名將軍,最後結局怎樣?

代表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的三名將軍,最後結局怎樣?

李三萬

摘要:1945年5月,納粹德國在西線英美盟軍和東線蘇聯紅軍的兩面夾擊下,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代表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的三名將軍,最後結局怎樣?

圖1:5月8日德國向同盟國投降

1945年5月,納粹德國在西線英美盟軍和東線蘇聯紅軍的兩面夾擊下,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代表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的三名將軍,最後結局怎樣?

首先要說明一下,代表納粹德國簽署投降書的,可不止三位將軍。戰敗後的德國,猶如蘇美英法刀俎下的魚肉,讓幹啥就得幹啥,居然接連兩天,在東西線投降了兩回。

1945年5月,希特勒自殺前指定的接班人,新任元首鄧尼茨,正頭疼怎麼收拾德國的爛攤子。東線的蘇德戰爭過於慘烈,加上蘇聯紅軍在佔領德國東部地區後實行了十分恐怖的報復。各種考慮之後,鄧尼茨決心嘗試同盟軍儘快媾和,而盟軍這邊為了搶佔先機,也是相同的考慮,結果就有了匆忙而簡單的5月7日投降儀式。

1945年5月7日,德國政府派出約德爾上將為代表,在法國東北部小城蘭斯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司令部中,向西方盟國,同時也向蘇聯最高統帥部「代表」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代表盟軍簽字的是史密斯將軍,代表法國作為見證人簽字的是弗朗索茲.賽維茲將軍;而相對於「重量級」的盟軍代表,蘇聯方面代表卻是臨時找到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蘇斯洛帕羅夫少將。這位蘇軍少將上報情況後,還沒等到莫斯科黨中央的回復,投降儀式就開始了,只得硬著頭皮先坐那兒。整個投降儀式進行的很順利,氣氛也可以,盟軍並未怎麼刁難德國人。

這邊,德國正暗自長吁一口氣,心想,要是在蘇聯控制區進行投降儀式,蘇軍一定會往死裡面羞辱和折騰他們的,這算是躲過了一劫。

圖2:5月7日德國在蘭斯向同盟國投降

俗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蘇聯這邊哪兒會這麼好應付的,費大勁最終成了「配角」,莫斯科絕對咽不下這口氣。

斯大林得知情況後,大發雷霆,莫斯科方面抗議,絕不承認這次投降儀式,同時拒絕了丘吉爾和杜魯門一致在5月8日正式宣布戰勝德國的建議。斯大林認為,蘇聯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主力,蘇德戰線上消滅了敵人73%的有生力量,柏林也是蘇軍攻克的,蘇聯貢獻這麼大,付出了巨大犧牲,必須由蘇聯代表主持,在自己控制的柏林舉行正式的受降儀式,此外,代表蘇軍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蘇聯紅軍少將,規格也明顯不夠。因此,莫斯科強調,5月7日進行的只是投降書的草簽和「預演」,投降書內容必須改,法國這次的投降儀式不算數。

盟軍這邊深知蘇聯不是好惹的,同時也覺得自己搞的那個「閃電投降儀式」的確有些不太仗義。於是,鑒於莫斯科方面對投降儀式的高度敏感,美英法跟蘇聯商量後決定,第二天,也就是5月8日在柏林再隆重進行一次由蘇聯主持的投降儀式。

5月8日,剛剛簽署過投降協議,經受了戰敗之辱的德國人,不得不再次派出高級代表,在柏林郊區的卡爾斯霍斯特宮進行了第二次投降儀式。這一次,蘇聯方面的受降官是朱可夫元帥,他也是受降儀式的主持人;那邊美英法等盟國也很隆重的派出了高級別軍官參加儀式。

德國代表規格也升級了,是約翰·古斯塔夫·凱特爾元帥、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雷德堡海軍上將(頭一天的海軍代表也是他)和漢斯-尤根·史托普空軍上將。

圖3:投降簽字儀式上的三位德國代表

正如德國人所預料的,蘇聯人果然找准一切機會,往死裡面羞辱德國人。

首先,蘇軍在機場就讓德軍尷尬了一番。5月8日上午11時,蘇聯在機場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歡迎美、英、法、代表前來柏林參加德軍投降儀式。德軍的代表卻一直不被允許下飛機,直到儀仗隊完成全套的歡迎儀式。

朱可夫更是代表蘇聯在德國投降書上第一個簽字。條文的順序也改了,都是蘇軍在前,盟軍在後。比如,投降書第1條規定,德國控制下的一切陸、海、空軍,向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同時向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無條件投降。

此時的凱特爾仍擺出一副雖敗猶榮的姿態,衣著講究,高傲舉著元帥杖入場,以表示跟在座各位打招呼,結果換來一片白眼和冷場。

在準備簽字的時候,凱爾特示意副官,將文件拿到他的面前,還想再擺個譜。這時候,朱可夫從椅子上猛的,輕蔑的大聲喊道:」要他們過來,到我面前簽字。」

此情此景下,凱特爾只能默默的走到朱可夫的桌前,把元帥仗放到一邊,摘下一隻手套,非常囧的簽了投降書。

題目里說的三位代表德國投降的將軍,應該就是指5月8日投降儀式上的這三位。

咱們先看看凱特爾元帥的結局。

他還真是跟「投降」活動很有淵源。早在1940年6月,在同戰敗的法國談判中,凱特爾任德國代表團團長,迫使法國代表接受屈辱的貢比涅停戰協定的條件。之後,凱特爾靠這個順利晉陞為元帥,其實,這幾乎是他二戰中唯一一次拿得出手的功績。

結果呢,風水輪流轉。還不到5年的光景,他竟成了第三帝國無條件投降的代表。

圖4:凱爾特代表德國在投降書籤字

簽署投降書不久,凱特爾被逮捕。最終,作為主要的戰犯,凱特爾在紐倫堡受到審訊並於1946年10月執行了絞刑。很明顯,凱爾特元帥雖然是國防軍高級將領,但也是納粹黨和希特勒的忠實信徒。大量證據表明,凱爾特曾在波蘭配合蓋世太保犯下了反人類罪,迫害和屠殺了大批無辜平民和猶太人。

當然,在審判中,凱爾特也在極力為自己辯護,認為自己只是命令的執行者。不過,凱特爾雖然不承認自己的反人類罪,但至死都沒有否認過自己對納粹和希特勒的效忠。甚至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凱特爾在獄中撰寫的回憶錄,字裡行間還洋溢著對希特勒的一片忠心。

圖5:凱特爾

再講講柏林投降儀式上的第二位代表,漢斯·格奧爾格·馮·弗雷德堡海軍上將,他也是前一天蘭斯投降儀式的海軍代表,連夜從法國趕回柏林再次投降,兩輪投降,兩番羞辱。弗雷德堡是鄧尼茨的副帥,德國「狼群」戰術的主要策劃者。雖然有個猶太人祖母,但被希特勒特批了「雅利安血統」,也是納粹政權及其理念的狂熱支持者。

在簽署投降書不久,弗雷德堡被作為戰犯宣布逮捕,5月23日,在被暫時看押的莫威克海軍學校內自殺。死後被「追認」為納粹乙級戰犯。

圖6:弗雷德堡

三人中,只有史托普空軍上將得以終老。他在戰俘營被關押至1947年10月獲釋。1968年5月9日病逝。

最後說一下法國版投降儀式的總代表,開頭提及的阿爾弗雷德·約德爾上將。他算是最有故事的一位。實際上,約德爾在盟國的印象中還是可以的,所以,一開始,約德爾並未出現在盟國列出戰犯名單之中。然而,在蘇聯方面的極力堅持下,按照集體犯罪理論,名單被更新。於是,戈林代表納粹領導集團和空軍,亞爾馬·沙赫特代表工業界,凱特爾代表總參謀部,鄧尼茨代表海軍,卡爾登勃魯納代表黨衛軍,而約德爾則代表陸軍,都成了妥妥的重量級戰法。

圖7:史托普

隨即,約德爾被逮捕,不久被移送至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審理。

之後,約德爾被法庭起訴了「反和平密謀罪、侵略計劃實行罪、戰爭罪和危害人類罪」四項罪行,除了指控他計劃戰爭的侵略行動外,還有他簽署的突擊隊命令和納粹黨政委行政命令,這兩個命令曾導致大量戰俘被處決。

另外,約德爾還有非法驅逐和教唆執行將佔領居民和猶太人等群眾送往集中營的紀錄。對此,約德爾極力否認。然而,控方卻拒絕給予辯方任何相關證物,而約德爾自辯時要求的證物和證人也不齊全。

關於約德爾的刑罰,盟軍之間有些爭議,蘇聯則是一再強烈要求必須判死刑。

最終,約德爾收到了死刑判決。他曾要求法庭執以槍決,但被拒絕,最終和德國柏林版的投降代表—凱特爾元帥同在1946年10月16日,處以帶有侮辱性質的絞刑。

更悲催的是,約德爾死亡過程的非常痛苦和不堪。在絞刑架上,約德爾掙扎了18分鐘之後才離開了人世間。屍體七竅流血,面容扭曲,四肢抽搐,死相毫無尊嚴可堪。

圖8:約德爾

到這兒,事兒還沒完,紐倫堡對約德爾的判決引起了西方各界的爭議。

在他的遺孀露易斯奔走和某些西方盟軍將領的「運作」下,1953年2月28日,慕尼黑主審法院重新審理了約德爾於紐倫堡的4項主要罪行。結果被認為罪名不成立,巴伐利亞州長撤銷了對約德爾的有罪判決。

隨後,法國法庭庭長亨利·德·瓦布爾也宣布1945年死刑判決是錯誤的,並將之前收押的財產歸還給了他的遺孀。

而此時,約德爾已經死了六年有餘,他因此成了二戰中,唯一一個被翻案的德國高級軍官。不過,到底其中是否真有冤情,至今仍然眾說紛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軍事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的青天白日勳章到底能不能算「免死金牌」?

TAG:深度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