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18到1922英國仍擺棋盤,美國走向世界日本野心爆棚

1918到1922英國仍擺棋盤,美國走向世界日本野心爆棚

因為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後都不同程度下降,對原殖民地控制力減弱。由此,從1931年開始,承認所有「自治領」主權獨立,從而逐漸形成了「英聯邦」。

有種觀點認為「英聯邦」對英國屬於雞肋。同時,也有觀點認為:「脫歐」後,英國應該會加強對「英聯邦」的影響力。

(1)英國只具有影響力並不具備決定力,只能通過三種方式維繫「聯邦」成員

聯邦內部只有元首,現任為英國王儲查爾斯。內部也沒有憲法或章程,只在1965年,設有秘書處。那麼,英國和各國國家的關係是怎樣的?

英國和各成員國名義上地位平等,但因為英加澳三國聯合勢力實際上地位也不可能平等。名義上,成員國是可以隨時退出聯邦的。但通過英國和委內瑞拉間的「儲備黃金」問題,可以看出:雖然可以隨時退出,但退出後猶如「仇寇」就在所難免了。

女王在共和制(16個)、君主製成員(6個)國內不是國家元首外,在諸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英國國王是名義上的最高元首,在日常國家元首行使職務上由英國國王派遣的總督行使。

因此,無論在聯邦內部、外國,英國對聯邦內部各成員國沒有政治決定力。只能憑藉影響力,例如經濟交往互惠能力、同一思維方式、教育和科技輸送等。像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就屬於同意思維方式。非洲、拉美的一些「聯邦」成員則是為了經濟互惠能力。

(2)「英聯邦」的領導權之爭:印度想與英國平起平坐

隨著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經濟和軍事實力擴張,英國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英國未來能否成為「尊主」其實也是個問題。

在「聯邦」中,印度的經濟實力與英國相仿。從2010年「逼迫」英國同意由其總統宣布開幕式後,印度就在或明或暗地與英國爭奪「領導權」。

英國希望藉助「英聯邦」維持大國地位的企圖,其實蠻難的。

當然,英國已經日已落,但還想端著,仍然跟隨在美國屁股後面狐假虎威,比如現在湊美伊對抗的熱鬧,在直布羅陀海峽找事兒。不過,國家和人是一樣的,自知之明還是需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稱帝31年里的4個端午節,一條完整治國管民的線索
李成梁、戚繼光皆天下馳名,人生結局卻大不同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