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今年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防高溫病,還得這麼過

今年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防高溫病,還得這麼過

最近有多熱?相信不少人已經感受到來自大太陽的「烤」驗,出門5分鐘,就能讓你汗流浹背。現在,連世界氣象組織都坐不住了,告訴你到底有多熱!

據央視新聞報道,6月28日,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在日內瓦表示,根據目前的氣溫記錄顯示,2019年或將成為有氣象記錄史以來的最熱一年,而且2015年至2019年也可能會成為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熱五年。

今年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防高溫病,還得這麼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世界各地到底有多熱?

1. 西班牙:最高超過43℃

6月29日,據新華社消息,西班牙迎來了本年的第一輪熱浪。西班牙大部分地區超過了35℃、首都馬德里的最高氣溫突破了40℃、個別地區的最高氣溫超過了43℃。

今年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防高溫病,還得這麼過

2. 法國:打破高溫紀錄

7月25日,新華社報道,自22日起,新一輪熱浪席捲法國,且不斷升級,法國多個地區氣溫刷新有氣象記錄以來7月同期紀錄。截至當地時間24日,氣象部門向北部20個省發出紅色高溫預警,首都巴黎25日氣溫超過42℃。

今年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防高溫病,還得這麼過

3. 阿拉斯加州:打破30年來紀錄

靠近北極的阿拉斯加州如今也在經受熱浪煎熬。

據中新網報道,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拉治6月28日的氣溫為27℃,打破1997年創下的26℃。氣候專家指出,阿拉斯加州2019年6月的平均氣溫打破了全國1981至2010年的許多平均值。

4. 印度:超過50℃

央視新聞報道,印度首都新德里6月的最高溫度達到48℃,是新德里有記錄以來的六月最高溫。部分地區更是突破50℃。入夏以來,已有超過百人因高溫死亡。


高溫病來勢洶洶!

1.天氣炎熱,最易中暑

天氣炎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就是中暑。人們在高溫環境呆的時間過久,身體會出現像頭昏、多汗、疲乏、噁心等中暑癥狀。

很多人認為多喝兩杯水,吃點解暑葯,歇一歇也就過去了。然而,如果是重症中暑,情況就不一樣。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類型。

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何忠傑在2016年7月15日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熱射病死亡率高達60%,是臨床表現最嚴重、死亡率最高的中暑。

2.溫度升高,警惕心血管疾病

杭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醫師方曉江在接受浙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氣溫升高,新陳代謝會加快,人體皮下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比平時增加3~5倍,回到心臟的血流量也顯著增多,心率加快,加重心臟的負擔。

而且,高溫天氣,汗腺開張散熱,人體出汗多,「汗為心之液」,血液粘稠度升高,血小板被激活,導致血栓的形成,誘發缺血或心腦血管堵塞,嚴重時可引起心肌梗死。特別是有心臟疾病者,更危險。

3.愛吹空調,頸椎易受傷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骨傷科主任屈留新在2019年7月23日接受南京晨報記者採訪時介紹,夏季,很多人的頸椎病會複發,罪魁禍首是因貪涼過度吹空調。

天熱開空調注意溫度適宜,空調風口不要對著頸部直吹,建議在室內披一件薄外套,以免頸椎肩背受涼引發疾病。

4.常在戶外,曬出急性損傷

不少戶外工作者圖涼快,脫掉衣服光著膀子幹活,皮膚被曬得黝黑。

但是陝西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路波在2014年7月21日接受西安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夏季人體前心後背上的毛孔都打開了,如果長期被紫外線照射,除了會被晒傷,還會導致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腎臟疾病。

5.冷熱不調,常見熱傷風

高溫天,人們穿梭於空調與悶熱環境,冷熱不調,導致感冒發燒病人猛增,以年輕人居多,表現多為發熱、頭痛、鼻塞流涕、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黃、口乾舌燥等一系列癥狀。這就是我們平時所稱的熱傷風。

6.貪涼飲冷,頻患急性腸胃炎

夏日貪吃冰涼的食物,容易對胃造成刺激,引起脾胃虛弱、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還可造成腸胃性感冒。特別是脾胃虛弱者及老人、小孩更應注意。

今年或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預防高溫病,還得這麼過


預防高溫病,還得熱著過!

預防這些高溫病,應該怎麼做?現在告訴你,還得熱著過!

01.少吹空調多出汗

古語有個說法,叫「冬不爐,夏不扇」。意思是說,冬天不要過分接近火爐,不然就會使陽氣受到干擾。夏天不要一個勁兒的扇扇子,應讓身體自然排汗。

人本身就要是順應自然,冬天接受寒冷的刺激,夏天體驗炎熱的感覺,讓身體多出出汗。而現在我們夏天到哪裡都是空調,冬天又大都在暖氣房裡呆著,過得太舒適了,身體自然會出毛病。

所以,夏天就應該讓自己大汗淋漓,身體才痛快!

02.晚上熱水泡腳

夏季「熱養」不如多用熱水泡腳。水溫以42℃~45℃,溫暖舒適為宜。

因為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體的根,就如樹根之於整棵樹的重要性,熱水泡腳可以供給它能量。「熱則血行、寒則血凝」。熱水泡腳能夠使氣血運行通暢,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強新陳代謝。

03.常洗熱水澡

浙江省紹興市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中醫師壽越敏在2015年6月23日接受浙江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毛孔處於張開狀態,如果洗冷水澡,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

最好每天用溫水洗澡,這樣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利於消暑防病,而且能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

04.適當吃點姜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在2015年6月1日健康時報飲食版刊文指出,夏天體熱,姜中的姜辣素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排汗,降低體溫,有利於夏季防暑。另外,夏天陽氣外達人體內里腸胃偏寒,尤其是愛吃寒涼食物的人,脾胃較寒,再加上夏天氣溫高,食物容易滋生細菌,人吃後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而適當吃薑可暖胃、開胃。

05.天熱也要動起來

北京全民健身講師團秘書長趙之心在2015年7月27日健康時報生活版刊文指出,夏天很多人為了少出汗,索性就一動不動,其實夏天更要動起來。

大步走能強壯心肺功能,鍛煉頸椎。扭著腰走200步能促進消化、緩解肚子脹、減腰腹贅肉。



本文編輯:王楠

部門主任:楊小明

參考資料:

①2016-07-15健康時報新聞版《熱射病,最嚴重的中暑》(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何忠傑)

②2016-08-23浙江日報《「燒烤」之下,心情可好?》(杭州市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醫師方曉江)

③2019-07-23南京晨報《「高溫病」來勢洶洶 你準備好了嗎》(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骨傷科主任屈留新)

④2014-07-21西安晚報《三伏天切忌空調房蓋被子睡覺 喝熱水調理身體不靠譜》(陝西省中醫醫院主任醫師路波)

⑤2015-06-23浙江在線《夏至養生不妨吃點「苦」 生活起居防暑但切莫貪涼》(紹興市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中醫師壽越敏)

⑥2015年06月01日健康時報飲食版《夏季吃薑有講究》(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

⑦2015-07-27健康時報生活版《夏天也要動起來》(北京全民健身講師團秘書長趙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時報 的精彩文章:

夏天到底吹空調好,還是吹風扇好,終於有答案了
能量飲料讓你充滿活力?別傻了!它可能正對你產生重大危害

TAG:健康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