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何紹基《臨爭座位帖冊》,看看有多精彩!

何紹基《臨爭座位帖冊》,看看有多精彩!

何紹基臨顏真卿《爭座位帖》

何紹基臨顏真卿《爭座位帖冊》縱45厘米,橫為36厘米。冊頁的扉頁上寫有:何紹基臨顏真卿爭坐位帖,共40開。首頁上有一枚印章,印文為:雲龍萬寶書摟。結尾處署款:霽南四兄大人正臨弟何紹基臨於九子山巢。有兩枚印章,分別是:何紹基印、子貞。

何紹基臨帖為日課,真、行、隸、篆,無不潛心臨習,所臨漢碑,即達百餘種之多,但尤喜臨《顏真卿爭座位帖》。 這件作品是何紹基40歲左右所作。

何紹基(1799-1873),字子貞,號東洲、晚年又號蝯叟。今湖南道縣人,是清代道光年間的進士。《清史稿》一書中說何紹基「初學顏真卿,遍臨漢、魏各碑至百十過,運肘斂指,心摹手追,遂成一家,世皆重之。」何紹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詩人、書法家。何紹基的書法,早年由顏真卿,歐陽通入手,上追秦漢篆隸,自成一家。中年潛心臨摹魏碑,他用自創的回腕法書寫,字體充滿了極強的個性;晚年他專攻篆隸,這使他的書法更增添了雄渾之氣。何紹基將書法中的「行、草、隸、篆」融為一體,寫出的字出神入化。在何紹基存世的書法作品中,對聯比較多,這些對聯無論從書法藝術還是文學造詣上都有很高的水平,因此在當時他就被譽為「書聯聖手」。中金色唐卡和黑色唐卡最具特色,其特點是長於線條的運用,效果類似於白描。在這兩種形式中,底色通常為大面積的單色、即金色或黑色,而造型則全部用白色的線條勾勒而成,造型在底色和線條的對比之下格外醒目,具有三維立體空間效果。線條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體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令人嘆為觀止。

安徽老牌宣紙廠直銷

手工毛邊紙,4尺4開五刀118元!

崔寒柏老師試用皮草毛邊紙之一(小行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微報 的精彩文章:

董其昌行草精品——行草自作詩四首
隸書該如何去欣賞?

TAG:書法微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