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關:絲路關隘山歌回蕩 「天河」壯美蘆笙響

大關:絲路關隘山歌回蕩 「天河」壯美蘆笙響

CCTV-10

2019.7.28 20:50 播出

《中國影像方誌》雲南卷 大關篇

大關篇 預告片

明清時期,雲南產銅約佔全國的80%;清朝鑄錢的銅原料,大多由雲南東川府和昭通府兩地供給。經大關通往北京的京銅大道,曾經是維繫明、清兩朝貨幣原料的經濟命脈。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大關廳新城竣工。

19世紀60年代,法國探險家馬利·安鄴途經大關時,用素描畫下的大關古城。

1913年,大關廳改稱大關縣,縣名延用至今。

1931年, 曾經任教大關縣立高等小學堂的大關人張維翰,與幾位同鄉共同倡修家鄉縣誌。

當年大關縣新縣城落成之日的雄姿,被張維翰寫進了縣誌:「樓堞參差, 儼然一雄關巨鎮矣。」

1976年,九十歲高齡的張維翰將《大關縣誌》全部審纂完畢。兩年以後,第一部 《大關縣誌》正式出版。

千年絲路關隘

公元前二百七十七年,秦國置蜀郡。秦統一六國後,「五尺道」得以修建。

大關縣四十餘座漢墓墓葬文物的出土,佐證了這一時期中原文化向西南遷徙與交流的歷史源流。

馱羽人寶瓶青銅朱雀

漢墓墓葬文物

西漢元狩三年(公元前一百二十年),漢武帝派中郎將唐蒙將五尺道延伸為「南夷道」。這條通道作為「蜀身毒道」的東線,將西南夷納入了漢朝的版圖。

趕馬人小調:山路長長 歌也長長

在大關一帶廣為傳唱的趕馬人小調,生動描寫了馬幫穿行在崎嶇道路上的狀態。即興編唱的歌詞,短的幾十行,長的達到幾百或上千行,內容豐富多彩,形式風趣幽默。

為克服翻山越嶺帶來的恐懼和寂寞,趕馬人把沿途的見聞編成小調。在溝通南北的五尺道上,遠道而來的漢族人又將漢語融入當地少數民族的曲調。趕馬歌得以廣為傳唱,流傳至今。

蘆笙悠悠 演繹一部民族遷徙的歷史

居住在大關的苗族人,只要聽見蘆笙的聲音,就感受到了來自祖先的召喚。

因為躲避戰亂,苗族先民的一支從中原出發,途經五尺道,落腳在當時人跡罕至的雲貴高原上。

在1992年中國第三屆藝術節上,一百把蘆笙同時響起,人們在震撼的樂曲聲中感受到了屬於苗族的文化特色。

花粑粑:始於指尖的魔術

花粑粑,是一種像窗花一樣纖巧細緻的食品。

它的原料,是普遍種植在大關周邊的蕎麥。長年累月與高山相伴的日子裡,大關人選擇了生命力極強的蕎麥作為食材,也將自己鍛造得如同蕎麥一樣,不畏艱險、頑強不屈。

「天河」:見證大關人的堅強不屈

1956年,大關縣政府決定,修建一條包括水壩、倒虹吸管、輸水隧道涵洞、渡槽等設施在內的人工引水工程。

然而,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關縣,修建水利工程的工具只有普通的榔頭和竹編的背簍。

大關縣多達數萬人曾經參與到這項工程當中。他們自帶糧食,在深山裡安營紮寨,在鋤鎬叮噹和隆隆炮聲中進行了長達44年的建設。

刻在出水口上方的銘文,印刻著幾乎每建設一千米水渠,就有一位大關建設者犧牲的歷史。

2002年,大堰開閘放水,清泉一路歡跳,穿過10條隧道,鑽過80多條涵洞,跨過125座背水橋,流向兩萬畝山地,不僅能夠解決數萬人的飲水問題,還成為黃漣河景區瀑布群主要的景觀調節水。

山川秀美 筇竹挺拔

上世紀七十年代,雲南林業學院的薛紀如教授採集到了一棵完整的竹子標本。這種竹幹略顯纖細、竹節卻相對粗大突出的竹子,是我國特有的物種。

晉戴凱之《竹譜》中描述:「邛竹,高節實中,狀如人剡,俗謂之扶老竹。

1980年,薛紀如教授第一次建立了筇竹屬,正式命名筇竹。隨後,筇竹被列入中國瀕危植物保護名錄紅皮書。

20世紀90年代初,歷史上曾經遍布大關的筇竹林,卻由於毀竹開荒、掠奪式采筍,面積下降到了1.72萬公頃。

為此,西南林業大學的董文淵和他的團隊在大關開展了「筇竹無性系種群退化及恢復機制的研究」等十餘個科研項目,通過密度調控、植被調控、土壤管理等技術進行筇竹種群恢復。

經過將近二十年的努力,大關縣的筇竹分布面積從1998年的十餘萬畝,發展到了2017年的20餘萬畝。

麻昭高速公路:蜿蜒在烏蒙山中的巨龍

2015年,烏蒙群山中蜿蜒穿行著一條巨龍----麻昭高速公路。

麻昭高速公路全線穿越7條地質斷裂帶,被工程界稱為全國修建難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通過數年技術攻關,修建完成的麻昭高速公路,不僅克服了自然條件的重重障礙,還在易結冰的路段加入了升溫裝置。路面壓電技術的使用,將行駛帶來的路面震動轉化為電能,用於照明,每年節約電費上千萬元。

鋪設在山巒之間的道路,猶如大關的絲絲血脈。這座因路而生的城市,正搭乘時代的快車,駛向嶄新的通途。

用影像記錄當下,以地方表達中國

昨天的變遷,今天的影像,明天的歷史

中國影像方誌

大關篇

播出時間:.7月28日 20:50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胡悅 彭筱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視科教 的精彩文章:

他竟然敢直接用兩本書替代部分繩子,挑戰蹦極!
看看清朝第一「大機靈」,是怎麼哄皇帝開心的

TAG:央視科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