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金庸小說排名:神鵰俠侶和射鵰英雄傳無緣前三,誰才是無冕之王?

金庸小說排名:神鵰俠侶和射鵰英雄傳無緣前三,誰才是無冕之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歷經幾十載,一直是讀者心中難以逾越的經典和標杆。

金庸先生的小說,以生花妙筆衝破了小說形式的限制,超越了俗雅之界,對語言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十五部小說,每個讀者都有各自的喜好,因而要將它們做個排名,完全是一件全憑主觀的事情。大家可以在文末留言,與大家分享你心目中最經典、最精彩的金庸武俠小說哦!

No.1 無冕之王《鹿鼎記》

作為封筆之作的《鹿鼎記》,為金庸武俠小說之旅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著名小說家倪匡曾誇讚道:「《鹿鼎記》可以視為金庸創作的最高峰、最頂點。」

這部集藝術之大成的小說非常現實,它一方面說康熙王朝雖為盛世,但仍然是一片昏暗,官場腐敗,一樣的到處殺人,到處充滿了不公正、不公平。另一方面這也是一部非常浪漫的小說,韋小寶走遍大江南北,從揚州妓院走到北京,走到神龍島,走到雲南,走到吳三桂那裡,甚至還走到了俄羅斯,策動了俄羅斯歷史上一場重大的政變,還參加了《尼布楚條約》的簽訂,韋小寶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韋小寶居然成了民族英雄。

No.2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笑傲江湖》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感人的文學形象。這部小說最大的特點便是真實。眾生紛紜,為了所謂的江湖名利爭相奔走,搶奪《辟邪劍譜》而不惜滅林家之門,他筆下的江湖紛爭不斷、恩怨不止,人浮於江湖,命若懸絲。金庸賦予武俠江湖以現實意義,勸諭世人江湖險惡,人心難測。

No.3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朝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度和描寫,描摹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

這部小說無疑是「金庸式」悲劇的集大成之作,書中以段譽、喬峰、虛竹三大主角為代表的主要人物,似乎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命運」的悲劇色彩,他們的一次次奮進和抗爭都不可避免的滑向不幸的旋渦。然而金庸不僅僅局限於「命運」給人造成的巨大的災難與不幸,而是以尖銳的筆觸直指人性中的卑劣和骯髒,深刻地揭示了「命運悲劇」的內在成因。同時,他又藉助民族紛爭的特殊歷史時代,積極探詢民族文化背景下的悲劇衝突。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武俠小說,而是一部中國版的《戰爭與和平》,也是一部中文版的《罪與罰》。

No.4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集文學性、藝術性、傳奇性、趣味性於一體,展露了作者組織情節、運用語言、塑造人物的高度技巧。

小說以細膩筆觸勾勒出性格迥異、有血有肉的眾人物特色,同時又以多種筆調刻畫不同人物間的關係,呈現出一種脈絡的豐碩質感。小說的主脈寫的是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纏綿幽婉的愛情故事;同時副線是武俠世界的磅礴場景,楊過與郭靖、等眾江湖義士抗擊金兵時的壯士氣魄。在藝術表現上,全書以伏筆、懸念與突轉等手法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作者善調動自然萬物與人物細微心理活動相融合,從而營造神秘氛圍,使讀者在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領略傳奇中的意義。

No.5 《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在金庸作品中屬中乘之作,小說正面敘述的情節只發生於一日之內,而向讀者介紹的故事背景卻橫跨百餘年,整體結構在這種處理之下,異常緊湊。作品中每一個景象都異常壯闊優美險峻,無論是空寂雪山裡的羽箭射雁,還是拔地而起的玉筆峰上山莊,無不為作品的英雄群像起到很好的襯托作用。

小說似借鑒了西方的敘事方法,以武林秘聞製造懸念,則增添了作品的可讀性。

No.6 《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

No.7 《射鵰英雄傳》

在金庸的全部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被公認是開創了武俠小說的新模式、新格局與新時代的一部作品。連載期間,這部小說不但風行香港,而且波及東南亞。每天的報紙一出來,很多人會首先翻到副刊去看他的連載。市民街談巷議的話題,多半與小說中的人物、情節有關,足見廣大金迷對此書的渴望。

《射鵰英雄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屬於比較「淺」的一部作品,流傳最廣、最易為讀者接受,但也正是因為「淺」,所以它只能排在第七位。

No.8 《連城訣》

《連城訣》的受關注度與金庸的其他幾部小說相比並不太高,卻也有著相當深刻的思想,它寫出了貪慾可以讓人喪心病狂到何等可怕的地步,把師徒、父女等人倫關係全部破壞乾淨,其藝術感染力是震憾人心的,令人不忍讀第二遍。

《連城訣》的主題意圖和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極其相似,它不遺餘力地揭露人性醜惡和物慾異化,是對世俗物慾和貪婪否定同時也是對人性和文化中正能量的一面的反向肯定。

No.9 《碧血劍》

《碧血劍》是金庸吸取外國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第一次在武俠小說中運用倒敘形式來展示波瀾起伏的故事。

主要人物「金蛇郎君」夏雪宜自始至終沒有出場,他的身世、性格特點、故事,全都通過溫儀與何紅葯兩個女人動情的回敘和追憶展現出來。而這種倒敘、插敘的寫作手法,也正是新派武俠小說與舊派武俠小說的一個重要區別,它的運用,為以後武俠小說情節的跌宕起伏開了一個先例。

No.10《飛狐外傳》

《飛狐外傳》可視為《雪山飛狐》的前傳,小說以主人公胡斐除暴安良為故事核心,著墨刻畫了胡斐這樣一個理想的俠士形象,而胡斐這一角色也是金庸第一次完成了一個既有俠義心腸有具有一般人弱點的少年英雄的塑造。

胡斐形象的唯一缺點是莫名其妙地愛上袁紫衣,也正是因為袁紫衣這一人物寫得不倫不類,致使《飛狐外傳》大傷元氣。

No.11《俠客行》

《俠客行》的創作改變了金庸過去的慣用敘事模式:歷史背景——江湖傳奇——人生故事,而是以江湖傳奇——人生故事——人性寓言為新的結構模式。這樣,不僅在意義的層面上達到哲學的深度,而且在技藝的層面上又保證藝術的完整。

這部小說既無明確的時代背景,也沒有宏大的場面,寫愛情也只是浮光掠影,除了石破天之外,人物描寫也只是點到即止。

No.12 《白馬嘯西風》

白馬嘯西風》中描寫師、徒之間的爾虞我詐,是《連城訣》的前身,在《白馬嘯西風》中未曾得到發揮的,在《連城訣》中得到發揮。

這是一篇著力寫「情」的小說,它的妙處,不在其武,而在其情;不在其俠,而在其孽;不在其善,而在其美;不在其事,而在其人;不在其熱鬧,而在其淡雅;不在其轟動,而在其感傷;不在其曲折,而在其深沉……可以說是平淡無奇卻大有韻致。

No.13 《書劍恩仇錄》

《書劍恩仇錄》將歷史與傳奇融為一體、虛實相間,史筆與詩情相結合,繪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作為金庸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雖然比後期的作品尚有不足,但與過去的武俠小說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同時它也奠定了金庸小說歷史演義與江湖傳奇的基調。

No.14 《越女劍》

與金庸其它的小說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越女劍》可說是一篇「故事新編」。——「越女劍」的故事在許多古籍中都宵或詳或略的記載,如《吳越春秋》、《藝文類聚》、古典小說《劍俠傳》、《東周列國志演義》(第八十一回)等書中都有不同角度的記載。金庸根據這些歷史和小說,重新創作了這個題材。

這部篇幅不長的小說交織著兩種矛盾的主題與情調。一面是卧薪嘗膽、矢志報仇而且慷慨悲歌、壯烈不已;另一面卻是愛意纏綿、婉轉多愁而且不得其愛、唯自感傷。這二者確實是一種矛盾的主題。孰重孰輕,委實難抉。或許這正是這部小說的真正的寄意與迷人之處。

No.15 《鴛鴦刀》

鴛鴦刀》是金庸小說中別具面目的藝術作品,它以趣動人。金庸在此書中成功的刻畫了太岳四俠這四位詼諧的喜劇角色,這在武俠小說中實屬罕見。這部小說的缺陷在於表現「武」與「俠」的場面不夠淋漓盡致,情節中巧合太多,作品缺乏思想深度,人物感染力稍遜,結尾又不免俗套的落入「大團圓」的窠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箸 的精彩文章:

末代皇后婉容珍貴老照片,美貌無與倫比,晚年慘死獄中,葬地不明
十年生六胎的令妃,為何死後20年才被追封為皇后?乾隆太謹慎了

TAG:書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