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韓國又申遺中國文化,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中國網友也不罵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文化遺產豐富,如今很多已經入選世界級的遺產名錄之中。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這方面的文化資源不少,各有自身的文化積澱。但有一個國家,在文化遺產申遺上總是和中國發生衝突,那就是韓國。他們曾經要把端午、屈原、孔子全部都據為己有,用各種歪理邪說解釋這些文化和人物的根在他們韓國,為此我國的網友曾經和他們有過一段時間的罵戰。可半個月前,他們又有一處和我們文化有關的申遺,而且還申遺成功了,這次卻異常沒有被我們的網友罵,相反還點贊支持,這是怎麼回事?

韓國這次申遺的是新儒學書院。書院在韓國是有很重要地位的,這次他們申請的書院一共有九座,每一座保護的都非常好,有非常深厚的歷史遺迹。其實在如今的韓國,書院、學院這類場所依然很受尊崇,不僅仍保留著傳統的學習環境,也保存了很多珍貴的資料。所以這次人家能申請成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這個方面,我們確實沒什麼好酸人家的。畢竟我們在這方面做的非常欠缺,我們自己不保護,人家韓國保護好了,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其實翻看歷史,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教育機構,這種形式最開始是中國興起的。最早出現在唐玄宗時期東都洛陽紫微城的麗正書院。正式的教育制度則是由朱熹創立,發展於宋代。當時,由富商、學者自行籌款,于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費。說起書院的作用和現代的大學差不多,是很多學術大家傳道授業的地方,也是很多年輕人學習博功名的場所。正因為這個場所的存在,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文化得到了融合交流,我們的歷史才變得異彩紛呈。

而韓國在歷史上曾作為我們的附屬國,從當時的中國學習文化和技藝,書院也自然被他們移植到自己的本土,並逐漸發展起來。而隨著歷史的變遷,晚清的閉關鎖國,加上西方先進文化的衝擊影響,學堂改制、書院沒落,後更是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再加上我們曾經破四舊,搞建設,強調的都是舊的就是封建,就要拆除。如今全國能留存下來的書院已經非常少了。反觀韓國,在書院的使用和保護上卻做的很到位,所以我們就算想罵也愧得開不了口。雖然其耍小聰明,抓住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明確規定的:一個國家一年只能申報兩個自然歷史遺產的這個空子,另外我國有太多的歷史文化遺產需要去申請,無法來得及,才讓其得逞。但是我們也應該多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到底該如何很好的保護好我們的古遺迹,不讓這種遺憾再次發生了。

參考資料:《隨園隨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虎 的精彩文章: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到了印度打了一仗就跑?不跑你試試
古人為什麼喜歡用水銀活灌童男童女陪葬?真實原因,令人髮指!

TAG:歷史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