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無為而為之,不是讓你不在乎

老子:無為而為之,不是讓你不在乎

老子: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其譯文為:「受到寵愛和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看做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

在那個紛爭不斷的戰國時代,老子的超脫無疑給予了許多人避世的念想。老子在自我修行中強調「貴身」的思想,它強調在人世間的榮辱得失中不斷自我升華,不斷地完善自我人格。

滄海桑田,在今天我們重新品味,卻可以得到另外一番詮釋,所謂寵辱若驚,並不是等同於寵辱不驚,相反的是我們對待寵辱要「若驚」,將其當做一件重要的事,如「大患」於身。

從「寵辱」看似兩個相反的文字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由外力因素加予自身的一種現象,由別人發動而讓我接受。

寵辱由外而來,在被動接受的過程中,自我是失去自主性的,「寵」會使人得意、「辱」會使人沮喪,它們並非自我能控制,卻會影響到自我人格的完整。

在生活里無故而來的「寵」會招人嫉妒,給生活帶來的可能並不都是美好;而遭受的「屈辱」會使人卑微、發怒、失去理智從而鑄成大錯,而作為被動的客觀現象,它們不會因為自我的態度而改變,無論保持不在乎的態度,它們帶來的後果依舊會影響生活。

所以,它們都並非是人所值得珍視的東西,而我們卻應該重視它,把它視作為一件重大隱患,敏銳地分析所謂「寵辱」之中的危險和機遇。

道家主張無為,它並非提倡無所謂、不在乎的生活態度,並不是癱在床上睡大覺,而是順應形勢。嚴肅認真地對待所面臨的寵辱得失,衡量自我的力量,選擇適當的時機和適當的方法借勢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子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人生的三把鑰匙——接受,改變,離開!
2019已過半,看淡一點,一切隨緣吧!

TAG:老子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