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聰明!

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聰明!

說到腦科學研究,想必大家都聽過著名的【左右腦】理論。

斯佩奇(1913-1994)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也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常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溝通,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大腦兩半球在機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並控制右邊的身體,右半球感受並控制左邊的身體;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藝術和經驗學習的中樞。

而近日,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大腦研究和行為實驗室主任保羅·麥克里恩(Paul MacLean)提出了【三體腦】(triune brain)理論。

根據演化階段,該理論將人腦分成【爬蟲腦】、【哺乳腦】和【皮質腦】,並分別代表不同的心智狀況和需要。

生活中,常常有人夜以繼日地工作和學習,看起來非常辛苦,但卻收效頗微;也有人看起來每天都在玩,但是成效卻非常好。為什麼呢?這一項腦科學研究或許能告訴你答案。

三體腦的分工與合作

皮質腦,即是我們平常在大腦的圖片中所看到的,淺灰色的溝壑與褶皺,它負責邏輯、推理、判斷等意識層面的內容。哺乳腦負責情緒和感覺,而爬蟲腦則負責管理身體的機能。

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你的皮質腦在進行閱讀、判斷和學習,同時你的爬蟲腦在管理著你的呼吸與心跳,同時,哺乳腦中,還控制著你此刻的愉悅、無聊或是煩躁等情緒。

大腦的三個部分各自分工,並且按照一定的優先順序運轉與合作。

優先順序最高的是爬蟲腦。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在上課時忽然地震了,你的反應一定是拔腿就跑,腦子中不會有任何多餘的思考。在人的生存受到威脅時,爬蟲腦會指揮肌肉進行迅速反應。只有等逃離到安全環境之後,人才能意識到剛剛的頭腦里一片空白。這是因為,在爬蟲腦高速運轉的情況下,皮質腦是會停止工作的。

同時,當哺乳腦高度運轉時,皮質腦也會受到影響。當哺乳腦被激發進入高速的工作狀態時,皮質腦的效率和機能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看來,我們老話中所說的「發怒時不要做決定」也是具有腦科學理論依據的。

在「玩」中高效學習

從三體腦的理論角度來看,無論是在工作或學習中,如果產生了過多的焦慮和壓力情緒,會對我們的工作和學習造成阻礙,嚴重降低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效率。

很多時候,面臨第二天的考試,如果你坐在教室,壓力很大,很焦慮,甚至很憤怒,你會發現自己根本看不進去書,最後什麼也做不出來;而有的時候,當你願意坐下來,把書看進去,心情放鬆並且感受到學習的喜悅時,你的學習效率就提升了。

只有在放鬆愉快和開心的情緒下,我們的學習才能高效。在「玩」的過程中,大腦里還會不斷分泌血清素、內啡肽和多巴胺,提高我們學習和思考的效率。這也是人們常常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表現得更加聰明的原因。

在孩子的成長培養過程中,我們不能施予其過多的壓力。孩子在帶著抵觸情緒,或是壓力焦慮的情緒下,看似坐在座位上學習,但是人在心不在,這時學習的效率是相當低的。

而最好的學習,常常發生在孩子邊玩邊學的過程中。孩子正處在成長培養的關鍵時期,每一步路都非常關鍵。腦科學的研究理論告訴我們,輕鬆趣味的氛圍 遊戲環節的設置=高效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腦魔法師 的精彩文章:

做父母也有「有效期」,那關鍵幾年真不該偷懶
孩子間的差距是這樣拉開的,很多媽媽還沒意識到

TAG:全腦魔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