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搶救你的學習力

搶救你的學習力

大部分的人汲汲於學習的內容(學什麼)而忽視了學習的能力(如何學),因此浮躁的學習心態造成了眼高手低的窘境。知識力體現在學習力,而非知識本身,與其羨慕他人是個知識專家,倒不如好好做個學習專家,創造亘久不衰的個人價值。即使是善於模仿的高手,也絕不是在於模仿了什麼事物,而是模仿的技能為人讚譽。

當學習力再度被我們從流失的邊緣挽救回來,再來談學習什麼內容已不是一件力不從心

的事,憑著興趣的培養和個人的天賦特質,選擇學習的內容不外乎以提高價值為主要目的。以下通過生涯發展與終生學習的歷程圖,提供給大家如何針對個人發展進行學習的參考: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由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大致上以30歲為一個生涯的分界點。在30歲之前,人生和學習一樣處於戀愛階段,必須多看多聽多學多積累,學習重點在強化專業能力;30歲之後,進入成家立業的階段,必須秉持永續經營的原則,在學習上要強化管理能力。把職業生涯區分了七個階段:

養成期:22歲之前,大部分在求學階段,此時的學習重點應當放在職業技能的學習上,處於負價值的狀態,必須持續投入於基礎知識與技能。

磨合期到成熟期:22歲至30歲,在工作職場中由新手逐漸變為老手,此時的學習重點放在學習被人領導,以專業知識為核心能力,在實戰中不斷積累經驗與成長,個人價值處於高速增長狀態。

獨當一面期到高峰期:30歲至45歲,在生活和工作上已經不需面對生存的掙扎,但是背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大,學習的重點在於決策與領導別人,以經驗為核心能力,而個人的價值將隨著帶領團隊而逐漸轉移為團隊價值。

傳承期:45歲之後,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與智慧,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已由陣前的指揮官,轉變為向下傳承的教官或導師角色,選擇與培養接班人選,成為工作上的主要責任。因此學習的重點在於培養別人,此時的核心能力為豐沛的人脈關係,並可通過關係網路的優勢,尋找個人持續發展的契機。

關於學習的內容,我們剛剛從圖上可以清楚地知道,對於職業技能與基礎知識而言,就是各個專屬領域信息、各項訓練及經驗傳承,以協助任務執行、管理、決策及解決問題的生存性知識。大多在學校裡面學習的就是系統性的知識,包括了案例、規則和模型三種形式。進入工作之後,學習的是專業知識和人際方面的技能。何謂專業知識呢?就是能在有限的資源下應用知識,啟發思考,並且適當有效率達到快速精確的表現,此外,有能力解釋、摘要他們的知識成果並且做出推論,並且發展出新的推論和架構,之後能傳授他們的知識、經驗給其他人。學習到了最高的知識層級,就是能力,例如組織能力、製造產品的一系列過程、甚至提高服務的績效都是屬於能力的範疇。能力的養成需要團隊及個人努力的整合、協調合作。

學習知識的觀念人人皆知,而知識內容的類型,則各家定義非常之多,在此按照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定義,依經濟性把知識分成四類:

1、Know-what(知事),即關於事實認知的知識。例如律師、醫師、會計師於專業領域的知識,Know-what與一般所稱之信息意義接近。

2、Know-why(知因),即關於科學原理以及自然規律的知識。例如研究實驗室所產生之新技術與創新應用知識,這類知識是產業進步與創新發展的最重要基礎。

3、Know-how(技能),即從事業務的技巧、秘訣、竅門與能力,專業技術工作者或知識工作者所必需的專業能力與知識。

4、Know-who(知人),即哪些人有特殊專長的知識及特殊社會人脈關係,Know-who(人才與技能資料庫)在未來日益重要,可充分運用組織內外的專家與專長知識。

另外,也有按照性質而分類的,例如:1、 目標設定或理想化的知識(Knowledgewhy):利用知識去找出我們可以找到哪些可能的目標和價值。2、 系統化的知識(Knowledgethat):利用知識去深度分析問題,並且提出新的方法和選擇。3、 程序化的知識( Knowledgehow):決策以及事實性的知識。

4、 自動化的知識:將任務自動的執行,不加入人類意識的因素。一般常見的分類,應該就是依照形式而分的:隱性、顯性知識。

1、

隱性知識:無法用文字描述的經驗式知識,不容易文件化與標準化的獨特性知識,以及必須經由人際互動才能產生共識的組織知識,可重複使用的機會較少,通常應用在附加價值較高的作業活動之上。例如:員工本身所具備的知識,包括個人能力、記憶、know-how、經驗等。

2、

顯性知識則是指可以文件化、標準化、系統化的知識,因此顯性的知識可以自知識庫中直接複製與進行獨立的學習。廣泛適用性、能夠被重複使用、以及與人分離是顯性知識的特點,因此使用顯性知識,不需與知識的創造者接觸,就可以產生知識移轉的學習效果。

所以,我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必須要能清楚的知道知識的來源為何?存在於何處?才能善於使用我們的學習能力來快速精確的獲取知識。

與企業相關的顯性知識來源存在於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內部知識之來源包括:例如手冊、簡介、表格、備忘錄、調查報告、組織圖、評價系統、程序圖及其它形式的文件等。外部知識之來源則包括:圖書、期刊、學刊、財務金融與新聞報導、研究新知與產業分析等等。而更廣義的外部知識來源包括:互聯網、學術界、會議、趨勢分析、預測專家、環境掃瞄、顧問、標杆、與最佳實踐等。如果是非正式化的知識,來源包括現在與先前的員工、顧客、供貨商、各種利益團體、政府、產業界、與學術界。廣義的非正式來源更包括:溝通系統、領導人與合伙人可觀察到的行為、以及眾所皆知但沒有書面紀錄的政策與獎勵制度等。非正式化知識最好能將其轉換為正式化知識,否則容易喪失。

另外,與企業相關的隱性知識來源,則包括個別員工的專業知識、記憶、價值及信念、假設與偏見、企業文化、社會及政治上的規範。有時候一些理論或是知識必須內化成隱性知識,以無意識、自發的行為來增強工作上的成效,可經由觀察、練習及訓練等方法都可達成。這些隱性的知識通常是很難表達、溝通和解釋。其所涉及的經常是需要質性推理的解決、決策、設計、診斷問題等之工作任務,或者是理解、賦予意義、溝通、以及操作技巧等等。

更具體來說,關於顯性的外部知識來源,我們可以從:

1、外界對某企業之看法:工商名錄、索引;商業、一般性、與技術性期刊;財務分析報告;市場研究公司之報告;管理顧問、執行官、或研究者撰寫的專書;全國性與地區性的報紙;電台廣播節目;電視節目;同業協會通訊;產業新聞稿等。

2、該企業自己對自己之看法:公司年報、季報表;公司通訊;公司總裁的演講;訪談;公司的求才廣告;公司的營銷與促銷文宣;公司新聞稿;公司產品廣告;公司參加商展的資料;公會新聞等。

3、政府對該企業之看法及政策:環境問題檔案;食品與藥物檢驗檔案;政府報告;政府統計資料;產業特殊消息;專利檔案;法案檔案;金融或經濟政策檔案。

而具體的隱性知識來源,可分為內部知識來源和外部知識來源:

一、內部知識來源:

1、業務銷售人員:掌握顧客需求與偏好;顧客對競爭者與競爭產品的認知;促銷與渠道策略等知識;

2、市場營銷人員:掌握市場佔有率;競爭者的媒體策略;目標市場等知識;3、公共關係人員:掌握新聞稿內容;媒體曝光率;媒體關係等知識;

4、採購人員:掌握供貨商關係;替代來源;競爭者的採買意願等知識;

5、製造/工程人員:掌握生產方式;生產單位成本;生產力;競爭產品的工藝;產品成本等知識;

6、研發人員:掌握科技發展方向;研發投資;競爭者之研發重點等知識;

7、人力資源人員:掌握業界主管異動;組織架構;人力資源訓練與發展等知識;8、財務人員:掌握財務表現;資金成本;與金融機構之關係等知識;

9、公司圖書館員:掌握產業新聞與趨勢;新的信息來源;公司分析等知識。

二、外部知識來源

1、顧客:了解競爭者之產品、定價、服務、人事異動等;顧客的愛好與抱怨等知識;

2、供貨商:了解競爭者採購需求、優先順序;供需壓力;成本、品質、及供應狀況等知識;

3、經銷商、代理商、零售商:了解配銷渠道;交易方案;關於產品線、定價策略、和促銷方面的非正式消息等知識;

4、同業或產業公會:了解產業統計;公會會員的各種活動等知識;

5、銀行家、財務分析師:了解競爭者的財務處理狀況、財務體質和表現;產業趨勢等知識;6、律師:了解法規的解釋;政府規章政策等知識;

7、廣告商:了解競爭者的廣告花費;產品/市場定位等知識;

8、政府官員:了解政府政策、優先順序、以及長程發展方向;國際消息等知識;

9、新聞記者、主編:了解地區性的特定事件、公司、人物方面之詳細信息等知識;

10、管理諮詢顧問:了解產業、技術、以及市場趨勢等知識。

從學習力開始談到終生學習的內容,其實對於如何學習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清晰。以往常常會因為知識的困難度不易親近也不易理解,所以學習的效率並不能夠完全的發揮,善用前面所提出的注意力、記憶力及思維力,掌握知識來源的渠道,用在人生的職業規劃當中持續不斷地終生學習,並進而利用組織學習的工具,發揮團隊提升的力量,那麼,學習之路將不再變得坎坷。現在,就讓我們用無比的自信朝向成就的目標邁進吧!

(全文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腦魔法師 的精彩文章:

80%的成功源自20%的努力:管理時間的15條高效法則(一)
熟記與背誦記憶法如何使用?

TAG:全腦魔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