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真有九龍杯嗎?有什麼依據?

歷史上真有九龍杯嗎?有什麼依據?

歷史上其實是存在九龍杯的,但是因為製造這種杯子的難度較大,所以總的來說只有那麼幾件。俗話說,一件物品的珍貴程度,是根據這個物品的製造難度以及數量的多少來判定的,也正因為如此,很多人才沒有見到過九龍杯,也就自然而然的覺得這個物品其實是歷史的謬論。

九龍杯之所以難以製造,不僅是因為它工藝的複雜,還有因為這個杯子當中的內部結構,要知道它除了外表的工藝較為精美,對於依附與杯子上的龍極為講究外,而且在它的內部有一個「通道」,這個「通道」所採用的原理是「虹吸原理」,就簡單的來說,如果一個人在使用九龍杯的時候,將這個杯子倒滿飲品,則會導致這些液體,會通過它內部通道的結構而滲透出去。

九龍杯趣聞

在明朝的時候,一個在「景德鎮」任職的官員為了能夠博得太祖皇帝的賞識,官員想要為他獻上一樣東西。可在考慮具體應該獻什麼的時候,他卻犯了難處,因為天子是富有四海的,他們說的俗套點,便是什麼都不缺,不管是什麼樣的珍奇寶物他可能都見過,如果在獻東西的時候,皇帝喜歡還罷了,自己還能陞官,他怕就怕在皇帝萬一不喜歡這樣的寶物,此事若是傳了出去,害怕會成為言官們彈劾的對象。所以在獻什麼寶物的時候,這位官員可是費勁了苦心,終於在一天他想到了一樣東西,這件東西不僅有龍的造型,還有代表尊貴的「9」這個數字,最重要的是,這件寶物一直處於傳言中,很多人都沒有實地的見過,所以他相信皇帝在看見了後一定會非常的高興。而這個寶物,便是九龍杯。

但是,製作出這樣的寶物,也不是說造就造出來的,他需要工匠們持之以恆的技藝,他需要的是大師般對於每件作品的細膩,既要在做的過程中注意時間,也要追求近乎完美的好質量,這位官員可謂是費盡了心思,終於在他和手下的不懈努力下,製作出了不論是在功能上,還是在外形上都不錯的「九龍杯」。

在杯子製作出來後,他第一時間便快馬加鞭的去獻給了皇上,在太祖看到了這樣精美的杯子後,沒有見過的他自然是被高興的喜出望外,紛紛誇讚這個進獻寶物的官員,後來太祖皇帝一高興,直接將這個人的官職給提升了。

當一個人有一個好東西的時候,他會時不時的就將它拿出來炫耀一番,以此來得到別人讚歎的目光。不管是普通人,還是太祖皇帝,他們終究是個凡人,都會有一點這樣和那樣喜歡炫耀的性格。所以他便將自己的這個杯子用在每次宴請大臣的宴會上。大臣在看到太祖拿出了這樣的杯子後,都紛紛的稱讚,這樣的稱讚不僅是發至內心的一種行為,還是一種對於皇帝的奉承,因為他們都知道皇帝非常的喜歡這個杯子。

在他聽到了群臣的誇讚後,也露出了難以掩住的笑容。

後來在一次宴會上,他特意將這些杯子賞給常常順從自己的官員,而那些整天和自己作對的人只用的普通杯子。除了杯子的不同外,他還特意命人給擁有九龍杯的官員斟滿,而那些只是用普通杯子的人,只是稍稍的倒了點。雖然負責倒酒的人確實是那麼做的,可是後來真正喝到皇帝珍藏好酒的,只是那些用了普通杯子的官員。

後來皇帝才知道,這個杯子的內部結構很獨特,如果將它倒滿的話,會導致酒的灑出。

通過這件事,皇帝再也不會用有色眼鏡看待百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晚清富二代出身的美國博士,民國第一外交家顧維鈞的半世繁華
清朝在甲午戰前的國際地位是怎樣的?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