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庫泄洪,衝出一個千年文物,專家:中國2600年的歷史要改寫

水庫泄洪,衝出一個千年文物,專家:中國2600年的歷史要改寫

考古,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你永遠不會猜到古人到底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謎團,然而想要了解古代,只有通過為文史記載,但這些文獻當中並不是特別的全面。

隨著一些文物出土,中國的歷史也開始逐漸揭開面紗,就在1978年,河南丹江口水庫在一些泄洪當中,出現了不少的青銅器具,在這些青銅當中,專家還發現了一件非常特殊的青銅,專家看後,感嘆中國2600年的歷史都將改寫啊!

專家在丹江口水庫進行搶救性挖掘,還挖出了一個古墓群,根據文物的鍛造技術來看,這處古墓是2600多年前的春秋中期的一個楚國貴族墓葬群,在這些青銅器當中,一尊祭祀用的青銅記錄了墓主人的身份,此人就是楚莊王之子,王子午。

王子午倒不是很吸引人,不過墓中一件青銅器,引起了專家的注意力,這件青銅就是雲紋銅禁,雲紋成銅禁,高28.8厘米,長103厘米,寬46厘米,重90多公斤,是春秋時承置酒器的案,古人認為商朝的滅亡就是因為嗜酒。

於是就打造了放置酒杯的案台,甚至取名為「禁」,在周朝時君王還頒布了最早了禁酒令《酒誥》根據記載:王公諸侯不準非禮飲酒,只有祭祀時方能飲酒,民眾聚飲,押解京城處以死刑,不照禁令行事執法者,同樣治以死罪。

但專家關注的雲紋銅禁並不僅僅只是用來警告世人飲酒的,而是雲紋銅禁整體打造是由「失蠟法(熔模工藝)」鑄成,我國關於失蠟法工藝最早是文獻記載是在唐代,根據《唐會要》記載,高祖武德年間鑄造開元通寶用的就是失蠟法。

由於文獻記載失蠟法文獻十分少,史學家都以為失蠟法是印度傳過來的,而這一個重要的發現,我國從唐代到春秋的2600多年的歷史,也將全部改寫,而這也證明了,我國才是失蠟法的始祖。

只是失蠟法為什麼在春秋時期到唐代年間突然消失了呢?專家提出了幾個觀點,失蠟法工藝太過於繁瑣,只有貴族才有這個本錢僱傭人去打造青銅,這就大大局限了失蠟法的流傳。

而在春秋時期,各地諸侯四起,戰亂是那個年代的主旋律,而在文獻當中,也不會特意去記載今天造了那個青銅,用了什麼方法,至於掌握失蠟法手藝的人,也難免要逃難,在那個年代,能不能活下來都是問題,更加別說藝術的傳承了。

不過在唐朝年間失蠟法再次出現,這就證明,失蠟法確確實實是保留了下來,至於是怎麼保留下來的,十分有可能是漢代時期的絲綢之路,阿拉伯人從唐朝帶走了造紙術,失蠟法也非常有可能從絲綢之路流傳了出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親生女兒剛夭折,他就出軌漂亮學生,妻子成全,他卻牽掛妻子一生
太監給皇帝梳頭,皇帝嘆道:朕沒兒子!太監:兒子早給您養6歲了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