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唯一能比肩王羲之的,當屬他,三幅碑帖奠定他書法史地位

唯一能比肩王羲之的,當屬他,三幅碑帖奠定他書法史地位

提起書法,首先想到就是書聖王羲之,書法發展最重要兩個時代:晉、唐。尤其唐朝,讓書法發展到巔峰,而顏真卿更是位於這種巔峰之首!

顏真卿在書法史是傑出的楷書家,更是行書的宗師巨匠,代表唐代行書最高境界,也是歷史唯一能與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的的晉人分廳抗禮、並行不悖的一大流派!

《祭侄文稿》、《祭伯父稿》、《爭座位貼》作為「顏氏三稿」,為歷代書法家所愛,也奠定顏真卿可以比肩王羲之的地位!

《祭侄文稿》

作於公元758年,是顏真卿為了祭奠殉難的堂侄顏季明而寫的祭文,所以也叫《祭侄季明文稿》。

此稿為行草書,其中渴筆和牽帶歷歷可見,通篇為圓健筆法,若篆若籀,自首至尾,一氣呵成。神采飛動,筆勢雄奇,姿態橫生,表達顏真卿當時悲憤之情。

《祭侄文稿》並不在意字距、行距,時疏時密,完全是隨心所欲。其章法自然天成,毫無雕飾,完全是情緒的左右之下所完成的,這便給人以巨大的遐想空間。

《祭侄文稿》與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蘇軾的行書《黃州寒食帖》並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亦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祭伯父稿》

作於公元758年,顏真卿因得罪宰相楊國忠,被貶饒州為刺史,途徑洛陽市祭拜伯父顏元孫及一門人所寫。

此稿或行或草,剛勁圓熟,中鋒用筆,沉著用筆,不取側鋒之妍,溢盈篆籀之氣。一任縱筆,無意於工,不計布置,然每字活潑圓動,行氣貫穿,全篇風神洒脫!

《爭座位貼》

作於公元764年,直接駁斥郭英乂不顧禮儀,諂媚宦官魚朝恩,擅自抬高了魚朝恩座位順序,讓他高於六部官員。

手稿通篇剛烈之氣躍然紙上。許多字與行還寫得豪宕盡興,姿態飛動,虎虎有生氣。似乎也顯示了他剛強耿直而樸實敦厚的性格。

顏真卿的行書和楷書有審美的統一性,外柔內剛,雍容大度,從容不迫,筆勢連綿,他在書法中表現出沉著穩健,混元天成的意趣被譽為篆籀意。

欣賞顏真卿的書法,大有春泉出澗,飛瀑下注的流暢和痛快,可以說比肩王羲之,也不算誇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餘書社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頭號粉絲,李世民書法簡直以假亂真,書法史可惜沒有他位置

TAG:三餘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