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 股控制權的隱秘江湖:神秘富豪頻繁現身 多路資本攻城略地

A 股控制權的隱秘江湖:神秘富豪頻繁現身 多路資本攻城略地

" 到處要飯。" 一位剛剛得到資金紓困不久的某上市公司總經理向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形容其過去一年的經歷,十分無奈地表示。

" 事後大家看到的都是新的資本方順利入主挽救公司質押危機,但其實整個過程十分艱難。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當初我未必會這麼選。" 前述上市公司總經理表示。

事實上,受市場環境變化影響,2018 年以來,上市公司股權轉讓事件大幅增加。

記者統計數據顯示,2018 年全年共發生 248 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按發生日統計),2019 年以來,這種趨勢也仍在持續。

今年以來截至 7 月 26 日,按發生日統計的有 92 起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

民營企業融資壓力來襲,在資金壓力下,企業不得不探尋新的出路。

而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控制權更迭的背後也湧現出的一系列資本市場新秀,不僅僅是地方國資頻頻出手布局,更多的 " 神秘富豪 " 也在嶄露頭角。

神秘富豪頻繁現身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今年以來 92 起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事項中,變更後的新任實控人為自然人的上市公司有 48 起,佔比超過一半,為 52%。

在變更後的實際控制人名單中,不乏劉永好、解直錕等資本市場熟知的資本大鱷,也還有新鮮面孔。

譬如,榮科科技(300290.SZ)剛剛宣布了其控股股東、實控人崔萬濤、付艷傑與遼寧國科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國科實業 ")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這個剛剛成立幾天的新公司,因為成為上市公司的新任實控人,迅速引發市場關注。

工商資料顯示,國科實業成立於 2018 年 12 月 21 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何任暉,同時何任暉也是公司實控人,國科實業剛剛成立之時,何任暉持股 90%。 而在國科實業剛剛成立 4 天后,榮科科技便宣布了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國科實業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實控人。

這也讓榮科科技的股權轉讓變得神秘,並引發深交所的問詢。

根據披露,榮科科技該次股權轉讓對價合計 5.7 億元,國科實業的資金來源包括現有股東何任暉、李涔出資 5000 萬元,渤海信託設立的信託計劃 " 榮科 1 號單一資金信託 " 作為財務投資人向國科實業增資 1.8 億元,以及該信託向國科實業借款 3.4 億元。

同樣因為 " 突然 " 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而被市場關注的還有大連電瓷(002606.SZ)的第一大股東杭州銳奇信息技術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 " 杭州銳奇 ")。

雖然在大連電瓷的控股權競拍中 " 突襲 ",不過在隨後的一系列消息中,杭州銳奇實控人應堅的神秘背景也進一步顯露。

工商資料顯示,應堅擔任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大股東為天沃科技,天沃科技的第一大股東是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穿透後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

" 大環境呈現出信用收縮的趨勢,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得不通過股權轉讓尋求化解股權質押風險的途徑。"7 月 26 日,北京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 這種情況也刺激了市場的併購重組行情,很多有實力的資方有意願尋求相關標的。" 該人士表示。

譬如嘉興華控今年年初受讓新研股份(300159.SZ)原控股股東 8.59% 股權以及佔新研股份股本總額 10.55% 股權所代表的表決權,成為新研股份控股股東。而嘉興華控的實控人張揚作為一位私募投資人,此前也曾主持多家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事項。

地方國資積極布局

除了 " 神秘富豪 " 頻繁出手,去年以來還有更多的上市公司獲得國資紓困,進而發生實控人變更。

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今年以來 92 起上市公司實控人變更事項中,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後為國資的有 40 家起,佔比 43%。

譬如美亞柏科(300188.SZ)實控人由郭永芳、滕達變更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錦富技術(300128.SZ)實控人由楊小蔚、富國平變更為江蘇省泰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星星科技(300256.SZ)實控人由葉仙玉變更為萍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從眾多案例來看,國資已經成為這一輪股權轉讓的重要接盤方。就在不久之前,就有券商投行人士在與本報記者溝通時無意中透露," 華東某省的國有企業在按照省里的規劃多方尋求上市公司殼資源。"

" 國資在這一輪上市公司股權轉讓潮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很好理解,一方面當前有不少公司估值已經降到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則是去年來民營企業出現融資困境,資金壓力大,而國資則資金充裕,有實力接盤。" 前述券商人士指出。

21 世紀經濟報道獲悉,某省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制定關於國資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事宜。

" 去年公司遇到資金困難後,也對外尋求幫助。隨後有央行等機構也密集釋放了化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相關舉措,我們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視,組織座談會交流,同時還協調金融機構實地調研了解公司經營情況。" 深市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訴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 當時公司所在的整個行業都面臨資金長周期運轉的普遍性問題,再疊加當時市場的民營企業信用風波,金融機構呈現出不信任的態度,導致企業的資金流動性出現困難。" 前述上市公司董秘表示。

從當前案例來看,類似前述公司所屬地方政府的做法在市場十分普遍,從國資紓困資金到入股成為實控人,企業的經營也出現轉機。

今年 6 月,萊茵體育(000558.SZ)原控股股東萊茵控股集團正式完成了與成都體投集團的股份轉讓過戶。成都體投集團成為萊茵體育的控股股東,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為萊茵體育的實控人。

股份轉讓後上市公司也將獲得來自成都市的更多資源。根據公告顯示,在其股份過戶完成後,成都體投集團及萊茵控股集團將積極支持上市公司發展,向上市公司提供資源對接、導入、融資等支持,改善上市公司經營環境。同時,萊茵控股及其實際控制人高繼勝需將其相關資源引入成都,並同意和協助成都體投辦理將上市公司註冊地址遷至成都的手續。

" 公司被國資入主後實際上是完成了產業升級,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也已經過去了,對個人來說,我也沒有遺憾。" 談及失去經營多年的公司的控制權,前述上市公司總經理表示。

股權轉讓行情猶在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當前併購重組政策的放鬆,市場活躍度仍在持續。

招商證券此前研報指出,股權轉讓事件的大量發生有助於推動 2019 年中小市值行情。在併購重組政策放鬆的大背景下,2019 年很可能是併購重組的大年,部分資方可能會尋求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地位。

根據記者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 7 月 26 日,共有 233 起按披露日統計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

最近的一起則來自前期被市場熱炒的 " 妖股 " 恆立實業(000622.SZ)。

7 月 22 日,恆立實業發布關於實際控制人變更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接到股東的告知函,由於股東已簽署協議轉讓全部股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由李日晶變為現任董事長馬偉進。

7 月 26 日,恆立實業稱,實控人已完成變更。馬偉進僅用 50 萬元資金即買入恆立實業股東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 16.54% 股權,這筆股權對應的市值卻超過 3 億元。

反映在恆立實業身上的,也是殼股概念炒作的瘋狂。

不過,至於併購重組放鬆是否會帶來 " 殼資源 " 價值大幅提升,其可能性卻被不少機構認為較低。

" 首先,目前科創板已經試行註冊制,且科創板的借殼也是註冊制,可以看到去年以來退市制度也正在加速完善,不能排除註冊制以後向主板推廣;其次,近幾年 A 股小市值公司的數量愈發增多,殼資源本身並不稀缺;最後,監管的態度也十分明確,完善併購重組並不是放任惡意炒殼,從嚴監管下,績差股雞犬升天的情況很難再現。" 安信證券研究指出。

事實上,部分上市公司股權轉讓落地也被不少賣方研報當作一個利好。譬如碧水源(300070.SZ)股權轉讓事項落地,納入央企體系也被機構認為有利於未來發展,給出強烈推薦評級。

" 併購重組政策放開,短期可以提升市場風險偏好,中長期可以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改善資產質量的機會,預計本輪對於支持經濟發展、符合產業轉型升級、交易過程規範透明的併購重組的政策鬆綁,對於 A 股的提振應該是結構性且長久的。" 華南一家券商人士研究指出。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 現在併購重組市場其實還是保持在比較慢熱的一種狀態,一直都是有潛力的。雖然說有科創板開板、IPO 常態化種種因素影響,但是併購重組一直有機會。"

來源:ZAK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zSpace:過去一年公司AR/VR教育需求增加217%
外媒:愛爾蘭監管機構再次審查蘋果是否遵守GDPR規定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