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我國古代的報紙大約產生於唐朝。最早的報紙是距今一千二百餘年出版的《開元雜報》。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一、《開元雜報》與《開元錄》的關係

唐人孫可之《讀開元雜報》一文,比較詳細地記載了他當時讀報的情況和感想,是研究唐代邸報的珍貴史料。它是關於《開元雜報》的直接見證。

孫可之名樵,字隱之,在唐宣宗、僖宗年間作過中書舍人、職方郎中等官,是著名古文家韓愈的學生。他文中說「得數十幅書」的《開元雜報》內容,顯然以輯錄當時政事為主。其中舉例介紹的五幅書的內容,均屬官廷動態新聞,每條新聞基本上具備了何時何人、何事等新聞要素。而且,這些雜報又是「系日條事」、「當時條佈於外者」,即是按時間順序,陸續出版發行,公開傳播的。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因此,許多人認為《開元雜報》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報紙。然而,也有的人認為:《開元雜報》不是報,而是一本類似歷史記錄的書。理由是孫可之將「數十幅書」與《開元錄》對照,「條條可復」,那「數十幅書」可能是《開元錄》的傳抄本。

我們認為這種看法並不完全正確。《開元錄》是唐朝開元年間公佈於外的錄報,《開元雜報》的內容多數來自《開元錄》,這並不奇怪,不能因肯定了《開元錄》就必須否定《開元雜報》的存在。即使是「傳抄本」,經過傳抄、編改和出版,《開元錄》的內容完全可以成為報紙的新聞,正如現代報紙把政府公告改編為新聞予以刊登後那份報紙並不是政府公告而是名副其實的報紙一樣。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二、「邸報」產生的時間

唐代報紙「不立首末」,沒有報名或報頭。《開元雜報》這個名是孫可之給它加的。唐代按時間順序編寫的綜合性政事公報,一般稱為「邸報」或「邸鈔」。《全唐詩話》第三卷第十五頁載:


「韓翃久家居。一日,夜將半,客甲門急賀曰:『員外除駕部郎中知制誥』。 翃愕然曰:『誤矣! 』客曰:『邸報製造闕人,中書兩進君名,不從,又請之』。」

這段話說明,來客祝賀韓翃被任命為駕部郎中,是從邸報上得到消息的。《全唐詩話》是宋人所作,距離唐代不遠,記載比較可信。根據這則邸報報道韓翃升遷的故事,有的新聞史研究者認為,我國古代報紙「邸報」產生的時間可能是唐代德宗年間,而非唐代開元年間,因為韓翃是唐代德宗年間的著名詩人。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不過,我們認為,《全唐詩話》這則史料並未否定開元年間已有邸報,恰恰相反,它卻證明在離開元年間不到五十年的唐德宗年間,不僅確有邸報,而且邸報在士大夫中間已相當流行。另外,《唐語林》等書也有一些關於唐代官報的記載。所以,我們認為,中國古代報紙還是從《開元雜報》算起比較合適。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三、《開元雜報》的版面形式和印刷情況

關於《開元雜報》的版面形式和印刷情況,近人孫毓修在《中國雕版源流考》一書談到:


「近有江陵楊氏有開元雜報七頁,雲是唐人雕本,頁十三行,每行十字,字大如錢,有邊線界欄,面無中縫,猶唐人寫本款式,作蝴蝶裝。墨影漫漶,不甚可辨。」

孫毓修對《開元雜報》的描述比較詳細、具體,可情都是別人所說,並非自己親眼所見。而且文內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既說「唐人雕本」,又說「墨影漫漶,不甚可辨」,這就不能做肯定的結論。我國研究印刷發展史的學者經過反覆考證,多數人認為孫毓修的記載是傳訛,不足為據。但是,由於《開元雜報》的資料十分匱乏,它仍不失為一種參考。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四、「敦煌邸報」——現存最古老的邸報

現存最古老的邸報,是保存在英國不列顛圖書館內的。這張「敦煌邸報」,是唐僖宗光啟三年歸義軍節度使派駐朝廷的進奏官張夷則發往沙州的一份手抄邸報。它長約九十七厘米,寬約三十四厘米,上邊約有二千餘字,記述了唐朝沙州(即今敦煌)歸義軍節度使張淮深派遣使臣赴朝廷請求賜給旌節的經過。

這張邸報是英國人斯坦因在本世紀初從敦煌莫高窟竊去的,它發行於公元89年,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報紙。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五、邸報為何在唐代產生

我國古代報紙產生於唐朝並非偶然,它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階級鬥爭對新聞傳播需求的結果。辦報必須具備文字、筆墨和紙張三個條件,這些條件在唐代已發展到相當成熟。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將近四千年,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發明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發明了雕版印刷。造紙法和印刷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為人類新聞事業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過去,有些研究新聞史的人根據西周已有文字,書寫工具筆、墨、竹簡、木牘等的情況,推測我國在西周時已有報,但找不到可供證明的資料。近八十年來,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湖南等地發現不少簡牘,簡牘中雖有記事文字或作書信傳遞消息,但未找到有簡牘式的「報」。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可見,紙對報紙的產生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造紙術的國家,早在漢朝已經有紙,但是質量粗糙,數量也少,直到東晉末年,朝廷各級官員仍習慣於用竹簡寫文章。東晉桓玄帝曾下詔說,過去由於沒有紙,才用竹簡寫公文,並不是為了表示對上級的尊敬,今後應該用黃紙代替竹簡寫文書。經過皇帝提倡,我國到唐才逐漸形成用紙書寫的風氣。這也為唐代報紙的產生創造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其次,科舉制的建立也是促進邸報產生的重要因素。唐代學校教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程度。當時全面推行科舉取士辦法,通過考試層層選拔官吏,大批知識分子時刻注視著朝廷動態、科舉措施和官員升降任免等消息,迫切要求擴充新聞傳播手段,開拓傳播範圍。於是,作為編合性的政事公報——邸報便應運而生了。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據史書介紹,唐武則天稱帝後,曾指示宰相主持編寫《時政記》,把朝廷上宰相大臣等人議論的政事記錄成文,按季或季終交付史館保存。還規定中央與地方機關的一切重要公文,都要抄份送交史館,供修史時參考。武則天死後不久,《開元雜報》出現。

因此可以相信,《開元雜報》的產生跟《時政記》有密切的聯繫。

我國封建社會有兩個特點一是封建性,二是專制性。我國古代報紙邸報受到這兩個特點的制約和影響,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重要工具。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六、我國最早的官報為什麼是由邸府創辦而不是由朝廷創辦呢?

這是由於我國封建社會長期實行分封制的緣故。古代周王朝分封諸侯,各諸侯在中央王朝所在地的京都就設有辦事處,稱邸。秦朝雖然取消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制,但為時不久,漢和唐一方面繼承中央集權制,另一方面仍然分封了許多諸侯王,那些諸侯王獨立處理屬地的軍政大權,成為國中之國。

他們時刻注視著中央王朝的動態,所以當皇帝同意傳抄記錄國家軍政大事的《時政記》的時候,諸侯王在京的邸吏便迅速傳抄,進而逐步發展成為比較公開發行的邸報。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的階段。唐初,各藩鎮(節度使)在京都設的府統名「上都留後院」,唐太宗時改名「上都知進奏院」。據徐松《兩京城坊考》記載,唐代首都長安崇仁坊,是當年藩邸集中的地區,「有東都、河南、商、汝、汴、淄、青、淮南、交州、太原、幽州、冀州、豐州、滄州、天德、判南、江西、福建、廣、桂、安南、黔南等進奏院」。僅崇安坊便有二十多個進奏院,可以想像,由這些進奏院發出的邸報數量是不會少的。

《開元雜報》:我國最早的報紙,為何在女皇武則天死後不久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