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所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經文】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眇之門。

老子像

【注釋】

第一個「道」是名詞,本義是道路,引申為道理、原則、真理、規律等。先秦人講求道,與追求真理的意義是相同的。先秦文獻中,道指的是天地萬物最根本的法則,是古人對於自然和社會進行哲學思考的最高範疇。古人認為探尋到道,就可以用它來指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實踐。

老子是一位求道者,他要找到作為萬事萬物根本法則的道,並依據它來治理社會,從而實現使春秋戰國時代紛亂的世道重歸太平清靜的目標。老子同時也是一位得道者,他志於求道而得道,《道德經》宣講主要是他自己的所得之道。所以,在經文中「道」字還有其獨立的意義,是老子本人為它賦予的特有含義,這個意義是從別人書里讀不到的。

老子認為在可經驗的萬事萬物之外,存在著一個永恆自在的實體,這個實體是經驗世界中萬事萬物的原因和根據。或者說,可經驗的萬事萬物是受到這個自在實體的支持和生養才得以存在的。老子將這個假設的自在實體稱為「道」。比如,經文第二十五章中講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曰大。「 所以,在老子的經文中「道」是某個「物」的名稱,而不是理。

道德經簡書

所以,讀《道德經》,我們心中要有這樣一個觀念,老子所講道,常常是某個「物」名字,而不是某個道理的稱呼,只是這個「物」絕不同於可經驗的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都是時間與空間中的有限存在,而道卻被預設為時間與空間中的無限存在,如「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萬事萬物都要受到道的生養和支持才得以存在,所以是他在的。而道卻被預設成不需要他物的支持而獨立存在,所以道是自在的,即道是它自身之為是的原因和根據。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多樣的,而道卻被預設成質地純粹、恆常為一的事物。

所以,作為「物」的道具有無限性、自在性和恆常為一的特性。而可經驗的萬事萬物卻具有有限性、他在性,變動不居,轉瞬即逝的特性。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實在,而且嚴格來說,具有無限性、自在性和恆為一的「物」只能在思想中存在,在自然界不可能找到它的對應物。所以,如果我們要問,老子所講「道」究竟有沒有?我們只能回答「道」不可能存在。

老子認為自然界有「道」,不等於自然界真的會有這樣一個事物存在。所以,我們讀古人書一定不能盲從迷信,老子提供了他自己的觀念與思想,我們可以研究、探討和借鑒,卻不能輕信。探索宇宙萬物的奧秘需要通過觀察和思考自然事物的實際的秩序出發,而不能從前人的文本出發,這是求道的根本法則。思辨的空想如果不與觀察和實驗相結合就不可能獲得真知,這已經被人類認識的歷史證明了的。

所以,在經文中,「道」字有兩個含義。一個,泛指道理、規律、法則,或專指萬事萬物最根本的法則。另一個,是被預設為萬事萬物原因和根據的自在實體的名字。在這裡,它取第一個含義。

第二個「道」是動詞。指講解、述說、說明的意思,猶言「可講說」。

孔子問禮

常,帛書本寫作恆。《說文》:「恆,常也。」可見,「恆」與「常」同義而通用。有注家認為,改恆為常是為避漢孝帝劉恆之諱。

老子認為,在可經驗的萬事萬物之外,存在著永恆自在的實體,作為萬事萬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為是的原因和根據。他將這個實體命名為「道」。在這裡,「常」字是這一自在實體的另一個名稱。因為在同一句話中,道字不可能既泛指道理,又用作自在實體的名稱,為避免行文混亂,就借用了「常」字來稱謂它。所以,「道可道,非常道」,我們要翻譯為:道理如果可以言說,那就是不是自在恆常事物的道理。如果「道可道,非常道」寫作「道可道,非道道」,是不是感覺很難理解。

有些作者,將「常」只定義為「恆常」,而不看作老子預設的作為萬物原因的自在物的名稱。這樣就將第一句經文翻譯為:道,如果可以言說,那就不是恆常之道。但是這個結論卻與經驗事實相反,任何能稱之為道理或原理的東西,就都應當具有普遍性,也就是具有恆常性。比如,牛頓三定律,具有普遍性、恆常性,但它卻可以言說。任何人通過學習就能理解和掌握。

所以,翻譯古書不能將它翻譯成本身是錯誤的結論。「道,如果可以言說,那就不是恆常之道」,這樣一句話在經驗上站立不住,是錯誤的論斷。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批判經文本身。老子所講的「道」是物而不是理,而且是與我們經驗中的萬事萬物截然不同的「存在」,萬事萬物都可以被描述命名,但「道」卻不能。如果「道」是理,說它不能被論說則是不可理喻的。

曾仕強講老子

第一個「名」是名詞,指名字或名稱。第二個「名」是動詞,命名或定義的意思。

有和無是一對哲學範疇,即使在今天,仍舊是哲學家們經常討論的對象。但是我們不能看到無就聯想到空洞無物,看到有就聯想到實有實在,有和無的意義是相對的。經文第十四章中講:「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所以,在老子看來,用我們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觸覺無法知覺到的事物就是無。因為它們超出了我們感知覺的認知能力之外,我們無從對它們形成認知。

這樣,所謂的無,是指超出人類感覺和知覺認識能力之外的一切事物。所謂的有,是指能夠被我們感覺或知覺官能直接經驗的一切事物。我們知道,不能被我們的感覺或知覺官能經驗到不等於空洞無物。比如,電磁波,微觀粒子,都不能直接成為我們的感知覺對象。反之,能被我們感知覺官能經驗到也不等於實在和實有。比如,夢境。所以,無不等於空洞無物,有也不等於實在實有。這一點心中一定要明確,否則讀經文時就容易產生誤解。

母:母親,經文中常以母親生養子女來比喻道生養萬物。

常:是老子預設的作為萬事萬物原因和根據的永恆自在物的名稱。常無,是說名常為無,常有,是說名常為有。即使用有和無的範疇來命名或描述常。

眇(miao):奧妙,玄機的意思。

徼(jiao):邊際、邊界。

謂:稱謂。此為「指稱」。

玄:深奧玄妙,幽深不可測。

門:門徑,入口,根源。眾妙之門,是說道的知識是理解眾多深奧道理總門徑,總入口。意思是了解掌握了道的知識,就可以輕鬆理解其它眾多更深奧的道理了。

國學傳承

【譯文】

道理如果可以言說,那就不是自在恆常之物的道理;名字如果可以命名,那就不是自在恆常之物的名稱。無,通常用來命名天地最原始的狀態。有,通常用來命名萬物之所從出的原因。所以,有和無同時又都適用於「常」的命名或定義。因為「常」被設想為先於天地萬物而存在,同時又是萬物之所出的原因。

所以,如果使用「無」命名「常」,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常」之為「無」而能生萬有的奧妙與玄機。如果使用「有」命名「常」,那麼我們就要了解「常」之為「有」的形態與結構。使用「有」和「無」這類無限概念來研究作為天地萬物之原因和根據的恆常自在物的學問稱為玄學。這門學問精深玄妙,是理解自然與社會中眾多重要問題的基礎。

【譯註體會】

什麼是道?如果從這個文字最一般的意義上說,道就是萬物的終極法則、根本原理。所以,古人所謂的求道就是追求真理。哲學家或思想家與實踐家不同,他們處理問題總是追求問題的「終極解決」。同樣是治理社會、治平天下的問題,實踐家們會針對實際問題而設計應對方案。如果是思想家或哲學家,他們的做法一般是先設法尋找支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終極規律或根本法則,認為一旦我們能掌握了支配自然和社會現象的終極法則,就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治平天下的問題了。

老子也是一位求道者,他同樣為春秋已降的亂世所困擾,為使天下歸於太平清靜的目標而殫精竭慮,並希望問題能獲得一個根本性的解決。老子為此求道而有得,所以依據其心得制定救世方案,所以,老子講的是他自己的道。老子為道賦予了獨立的意義,要讀懂老子的「道」單憑第一章的文字是不夠的。但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還是有必要事先將它講清楚。

老子開篇就講他的道不可言說,不可命名。這意味著他所講的道一定不是理,因為凡是理就不能不被講清說明。道理如果不能被講清說明,那就等於沒道理。那麼,老子所講的道究竟是什麼呢?它為什麼不可道,不可名?

道教協會會長

在我們的經驗中,萬事萬物都是時間和空間中的有限存在。而且自然事物都能夠直接或間接的成為我們感覺和知覺官能的對象。這樣一來,經驗中的事物都是以顏色、形態、質料、重量、溫度、硬度等屬性表徵的。所以,所謂有或有物是指能夠使用這些屬性定義和描述的事物。比如,一塊石頭就具有特定的顏色、形狀、硬度、重量的屬性,我們就可以稱它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因為我的眼睛可以看到它,耳朵可以聽聞它,手或身體還能感知它。

而所謂的無或無物是指不能直接或間按成為我們感覺和知覺對象,不具備顏色、形態、硬度、重量等屬性。比如,有人講有某種東西客觀存在,但又告許你說永遠無法直接或間接經驗它,無法觀察它,無法觸知它,試問,你會相信這樣的實在嗎。尤其在老子所在時代,沒有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也沒有對物體結構與規律進行研究的科學手段和方法 ,所以不能實證、不被經驗就等同於無有。因為宣稱一個不被經驗的事物為有,那隻能歸結為信仰的問題,得不到實據的支持。

老子認為在可經驗的萬事萬物之外,存在著一個自在恆常的事物,作為經驗中萬事萬物的原因和根據。老子將這個自在恆常之物勉強命名為「道」。「道」與可經驗的萬事萬物相比較具有以下幾個特殊的性質:1. 在時間和空間中無限。2. 質料純粹,恆常為一。3.自在性。我們知道,在自然界中,我們不可能找到具備上述性質的事物。這意味著在可經驗的萬事萬物中找不到它的對應物。「道」不具備顏色、形態、質料、重量、硬度、溫度等可經驗屬性。

根據定義,「道」永遠都不能成為人類感覺和知覺官能的對象,所以它不可能存在於可經驗的萬事萬物中,它是超驗的。在可經驗的世界裡,「道」就是無有或無物。但是老子卻宣稱「道」是實在,如果我們認可老子的結論,承認「道」真實存在,那麼我們只能將「道」定義為以無有或無物為形式的有,用老子的原話就是「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道德經》經文

因為道是超驗的,不具備可經驗事物的顏色、形態、質料、重量、硬度、溫度等屬性,所以一切用於描述和定義經驗中萬事萬物的辭彙和語言都不能適用於它。這就是不可道,不可名。如果我們勉強要對「道」進行一番描述或說明,那麼也只能使用有和無等無限的概念。「道」沒有顏色、形態可供觀察,沒有聲音、氣味可供聽聞,沒有溫度、硬度、重量可供知覺,所以「道」是無。但是「道」又被定義萬事萬物之所以為是的原因和根據,沒有「道」,天地萬物不能生生不息。所以「道」又是有。這樣一來,「道」既是無又是有,或者是以無為形的有。

「道」既是無又是有,這看上去是一個悖論,可是老子認為這就是「道」的固有性質。老子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不能被感覺知覺經驗,不可道,不可名,以無有、無物為形式而存在。正因為它是無,所以必然會有不信任其實在性的發生。這就是信不足,故有不信焉。所以,下士聞道,大笑譏之。謂道為有,但又不能被經驗。謂道為無,但在邏輯上似乎又需要這樣一個事物存在,萬物的秩序似乎才能完備。這樣道為有,有證據似乎並不充分,道為無,有證據,似乎也不充分。所以,中士聞道,且信且疑。只有上士才堅信道是有,認為它客觀存在。老子講:大智若愚,大直若曲、大白若辱、大象無形。道是有的同時又是無,真的智者同時又有愚的表現,真正的公道又像是蒙受了冤屈,道之為實卻又無形為用。

所以在老子的觀念里,宇宙間有兩種實在,一種是可經驗的萬事萬物,另一種是超驗的道。道是萬事萬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生生不息的原因和根據,用老子的話來講就是道生養萬物。老子在經文常用母親生養兒女來比喻道生萬物,所以常稱謂道為玄牝,或萬物之母。如果我們追問道實在嗎?其實也是在追問時間與空間中永恆為一的自在物可以存在嗎?

孔子

古希臘的哲學家也曾經以無限或一作為萬物的本原,無限與有限,一與多也常常作為哲學思考的對象。但是人類哲學思考和認知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人相信無限和一可以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的本原了。老子所講的道,其實也是這類本原之一。時間空間中無限的存在物不可能存在,質料單純為一、沒有任何區別的事物也不可能存在。我們學習古人,但不能迷信古人,老子講有道,不等於自然界中果真會有這樣一個對應物。老子講道也不是因為他對道有直接的經驗,道是邏輯上外推的概念。

自然界中萬事萬物都是時間與空間中的有限存在,但作為整體的宇宙卻常常被人們設想為無限的。這個矛盾驅使人們尋找宇宙之所以無限的原因。萬事萬物都是有限的存在,所以不可能用作無限宇宙的原因,於是哲學家們就要設計種種超驗的概念,原子、無限、一、流變、道這些概念便產生了。這些概念最基本的特點是在經驗世界裡找不到它們的對應物,它們是人類思想基於邏輯推理創造的觀念。

如果我們問老子為什麼要預設道存在呢?我的觀點是為他的無為政治學說找尋先驗根據。道被預設為天地萬物之母,萬物受道的生養而存在,所以客觀上道是天地萬物之主。但是道沒有因為於萬物有莫大功勞和貢獻而爭取萬物之上,爭為萬物君王,反而以無有、無物的形式居於萬物之下之後。這一品德老子稱為玄德,經文中概括為衣養萬物而不為主,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玄德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為,無為不能理解為無所作為。

中國長城

反觀現實社會,那些君王們,雖然有功勞、功績於萬民,但他們爭居萬民之上,稱孤道寡,擁有天下所有的財富,享受人間最安逸的生活,這就是生而有,為而恃,功而居了。也就是老子所講的有為。老子認為君王有為是天下紛亂的最根本原因。道是萬物之主,但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而不居,所以萬物生生不息,各司其職,這是無為。君王為萬民之主,但生而有、為而恃、功而居,所以天下紛爭不已,百姓不得安寧,這是有為。人道反了天道,所以欲得天下清靜太平,需要人主效法天道,以無為治天下。這樣,有了道及玄德的知識,無為的政治主張就上升為宇宙最根本法則,最高原理了,而不僅僅是人上主張。所以,老子講天道的目標還是為講人道,這是老子預設道及玄德知識的目的。

【參考資料】

《老子譯註》 高亨

《老子》 李存山註譯

《老子思想初探》 李紅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新邏輯 的精彩文章:

《易經》上經三十卦象卦名意義小結 下

TAG:國學新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