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庄親王是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

庄親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倉,向北直到麻狀元衚衕(現群力衚衕),東臨皇城根,西臨西四北大街。皇太極第五子碩塞於順治元年(1644年)被封為承澤郡王。順治八年以功晉為親王。碩塞第一子博果鐸於順治十二年(1655)襲親王,改號曰庄。此後均以庄親王承襲。庄親王載勛曾在王府設立拳壇。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其府被焚。1920年代,北洋軍閥李純及其弟馨買下庄王府,拆除王府建築,在此建房,稱為平安里。「平安里」門額磚雕保存在西城區文化文物局。後在此地又開闢為平安里大街(地安門大街一部分)。其址被分割成南北兩區。今太平倉西口路北。為庄親王府的前部遺址。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庄親王府的位置

一、王府溯源。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在此地所建的永昌寺。後來,永昌寺改名為太平倉。進入清代以後,太平倉成為承澤親王府。承澤親王碩塞(1628-1654年)為皇太極第五子,順治元年十月封承澤郡王,八年二月以軍功懋著晉親王,十一年十二月初五逝世,年僅二十七歲。其長子博果鐸承襲爵位,改號庄親王。從這時起,承澤親王府遂改稱庄親王府。

庄親王府中路建築物與其他各親王府相同,外有宮門五開間,宮門內有東西配殿各五間,銀安殿七間,建在月台之上。銀安殿後是後殿五間、後寢七間、後罩房九間。庄親王府東路偏北是庄親王府的祠堂,王府西路是府中的花園部分。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軍閥李純用庄親王府的建築構件在天津復建的王府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李純的目的是建李府和家廟,人稱李純祠堂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正門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門前石獅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門內側(一進院)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門內側(一進院)

二、康熙十六阿哥續爵。庄親王府雖然在太平倉,但這裡居住的王爺並不是太太平平。庄親王博果鐸於雍正元年正月十一日薨逝,享年七十四歲。其因無子,宗人府提請以聖祖子承襲,世宗請於皇太后,以聖祖第十六子允祿後,襲爵。老人講,康熙帝駕臨太平倉庄親王府探望患病的堂兄博果鐸,老王爺榻前一時無人侍侯,康熙帝說:「庄親王身邊怎麼能無人侍侯?!過繼十六阿哥為嗣吧!」及至庄親王博果鐸逝世,十六阿哥就承襲了庄親王。

十六阿哥允祿精數學,通音律,才華出眾。他承襲了庄親王后,對惠郡王府的堂兄弟很關照,關係處理得當。乾隆元年,庄親王允祿總理事務,賞食親王雙俸。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簡介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歷史風貌建築簡介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建築格局及樣式

三、王府被軍閥拆毀。庄親王府在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中,第九代庄親王載勛和端郡王載漪相勾結,設神壇於庄親王府。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他追隨西太后、光緒帝逃亡西安。八月十五日庄親王府被燒毀,聚集在庄親王府內的義和團團民被屠殺(燒死)達一千七百多人。載勛逃至西安後,於又於1901年辛丑(光緒二十七年)被降旨賜死,終年四十九歲。

光緒二十八年,庄親王爵由載勛四弟載功(第八代)承襲。載功居住王府時,王府一半均是廢墟。庄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奪爵。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整修前的銀安殿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整修後的銀安殿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後殿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建築格局及樣式

末代庄親王溥緒是載功第二子。二十世紀20年代初,因財源斷絕,以二十萬元價格賣府。買方是軍閥李純之弟李馨(字桂山),他們是聽說豫親王府挖出金窖才買的。李家將庄親王府地上建築全部拆除,結果王府建築慘遭毀壞但卻毫無收穫。他把磚瓦木料運輸到天津建了李氏祠堂(今南開文化宮)。太平倉原庄親王府址,改建了平安里、志興里,設立了平安里經租處。菊兒衚衕的位置上出現了新疆土爾扈特部郡王帕勒塔的王府。麻狀元衚衕西口路南出現了忠順飯店。而末代庄親王溥緒,晚年生活凄苦,依靠藝人資助,勉為溫飽。1933年5月9日去世,享年五十二歲,有一子二孫。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建築格局及樣式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建築格局及樣式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天津庄親王府建築格局及樣式

此後,李純將房產以五萬元價格賣給了中孚銀行。中孚銀行又轉手賣給輔仁女校。 如今,庄親王府的位置已是樓房林立,僅有新疆土爾扈特郡王帕勒塔的小樓碩果僅存。

四、天津庄王府:位於天津南開區的「庄王府」並非天津土生土長的建築。1914年,江蘇督軍李純在北京西直門外以20萬元購得前清庄親王府,拆下建築部件、材料運抵天津,歷時十年建成仿古建築。不過最初建造的目的卻是李府和家廟,人稱李純祠堂。但其建築結構與當年的王府建築一模一樣,故有庄王府之稱。李純祠堂的建築格局,基本保持了庄王府的原貌,北京的王府能夠完好保存至今的已不多,而能夠比較完整地保存在外地的,在全國來說也是僅此一座。府邸古建築群氣勢宏偉,巍峨壯觀,宛若帝王行宮一般,素有「天津小故宮」之美譽。

五、墓地。位於北京房山區河北鎮磁家務村北,有九代12位親王下葬於此。分為前陵、後陵、西陵、小西衙門、小新陵、松樹圈、大立峪等七處陵寢,規模很大。現僅存後陵庄靖親王博果鐸(二代親王)墓前的牌坊。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位於北京房山區河北鎮磁家務村的庄親王家族墓地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墓地石牌坊雕刻精美

大清「鐵帽子王」庄親王府

墓地石牌坊雕刻精美

《清代王爺墳》記載:歷史上的庄親王園寢,墳圈內松柏樹有上千株。照看墳地的有數十戶,每逢清明他們就忙碌幾天,準備整豬、整羊和酒席,將園寢打掃乾淨,迎接府中來人祭掃。

1927年,庄親王溥緒將磁家務的樹木賣掉一部分,換了錢花。次年,東北第一軍司令于學忠部到達磁家務,于學忠之父在現場監督,將王爺墳盜發,弄走後陵的馱龍碑和其它石料。

1949年以後,王爺墳西部建立了採石場,庄親王園寢大部分建築已無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