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謝霆鋒與馬雲、丁磊同台:為什麼有些人,幹什麼都能成功?

謝霆鋒與馬雲、丁磊同台:為什麼有些人,幹什麼都能成功?

來源:阿何有話說(ID:aheshiwo)

謝霆鋒最近又火了,不是因為他出了什麼新歌、拍了什麼新劇,而是他和馬雲、丁磊等商界名人頻頻走到一起。

這張合照,是謝霆鋒和馬雲在香港出席青年創業論壇,同台分享創業的成功經驗。

2019財新峰會香港場,謝霆鋒又以鋒味控股創始人的身份,和網易創始人丁磊、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等人同台而坐,探討「創新與青年潛能」。

藝人謝霆鋒,怎麼會和商人馬雲、丁磊、李澤楷扯上關係?

很多人不知道,謝霆鋒在商業的成就,遠遠超過了一般商人。

2012年,謝霆鋒入選香港科技大學世界十強的MBA案例,是首位被載入全球MBA案例的華人,並以亞洲商業領袖的身份在該校開設個人講座。

2014年,謝霆鋒入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球華商名人堂,一同入選的還有李嘉誠、馬化騰等人。

現在,他又和馬雲、丁磊、李澤楷等人同台交流。

根據網上的資料,謝霆鋒的標籤有很多:歌手、演員、大廚、商人……每一樣他都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些人,無論做什麼都能成功?

圖:@浙江衛視鋒味

01

歌手、演員、廚師、商人……

他是熟悉又陌生的謝霆鋒

關於謝霆鋒,有這樣一個段子:

「80後記得他是歌手,90後記得他是演員,00後就只記得他是大廚。」

1999年,謝霆鋒的《謝謝你的愛1999》橫空出世,唱片銷量超過100萬張,同年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成為香港歷史上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最年輕歌手,年僅19歲;

之後,他轉戰電影界,拍攝了《男兒本色》、《十月圍城》等多部大片,並在2011年拿到自己第一座金像獎影帝獎盃。

最近幾年,他又跨進了美食界,多了一個「大廚」的標籤。

2014年,《十二道鋒味》上線,大家都驚呼:原來謝霆鋒還會做菜,還做得那麼好!

更讓人驚訝的是,謝霆鋒在商業上所取得的成就,早已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

從19歲開始,他就把賺到的錢放在投資房地產,「因為覺得磚頭不會走」。

此後,謝霆鋒在房產領域持續投資,特別是在香港中環擺花街投資了不少商鋪,這些物業在早幾年已經價值數億港元,他也被稱為「擺花街樓王」。

2003年,他拍MV想找視頻公司做後期,誰知全香港沒有一家公司能達到他的要求,他只能找外國公司解決。

但謝霆鋒看到了其中的藍海,沒人能做,那就我來做。

他創立視頻特效公司PO(中文名:朝霆),請來專業團隊打理公司業務,還從國外引進先進機器。

事實證明,謝霆鋒的決策是對的,2009年起朝霆先後在上海、北京等地開設分公司,自2012年之後,每年純利潤過億。

除此之外,他還是多家公司的股東,範圍涉及影視製作、電商、服裝、餐飲等行業,有人估計,謝霆鋒的身家起碼10位數。

歌手、演員、廚師、商人……無論是哪一個身份的謝霆鋒,都從一條完全不同的自己熱愛的道路上重新啟航,且碩果累累。

圖:@浙江衛視鋒味

02

那些跨界成功的人

都有這3種特質

事實上,像謝霆鋒這樣的人並不在少數:

韓寒,以作家的身份出道,一本《三重門》紅遍全國,後來卻成為賽車手,曾在同一年拿下拉力賽和場地賽雙料總冠軍,創造了賽車界的奇蹟;

2014年開始,他又投身電影圈,先後執導《後會無期》、《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等賣座電影,後兩部票房都突破10億元。

萬科創始人王石,在把萬科做到全國地產界的佼佼者後,他又迷上了登山和賽艇,不僅兩次登頂珠穆朗瑪峰,保持著中國人登頂珠峰最年長的記錄,2014年還當選亞洲賽艇聯合會主席。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那些成功人士,跨界之後依然能獲得成功?他們到底有什麼秘訣?我們這些普通人,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發?

一、你可以「不務正業」

2003年,謝霆鋒創立視頻特效公司朝霆,他媽媽狄波拉投了反對票:「謝家沒有人能做生意勝利!」

不少媒體也吐槽:「作為一個藝人,不好好寫歌拍戲,簡直就是不務正業!」

但謝霆鋒並不在乎別人的想法,也不介意別人說他不務正業,他曾告訴青年創業者,一定要做真實的自己。

為此,他不惜抵押房子去經商,甚至甘心放棄自己的藝人工作,把所有精力放在經商之上,終於有了今天的成就。

五月天的《倔強》裡面這麼唱:「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如果過於在乎別人的想法,那麼自己的人生節奏就會被打亂,根本不可能全情投入,想成功更是難於登天。

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堅持自我。人生,就是堅持自己的活法。

二、優秀者死,卓越者生

牛人之所以牛,並不是他們做的事情很牛,而是他們把本來不那麼牛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得很牛。

如果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如果不能做到極致,那和失敗沒有區別。

謝霆鋒拍攝電影《男兒本色》時,有一場被巴士撞飛的戲,他不用替身,親自上陣。

而且由於他在此片中的動作太過危險,以至香港本地保險公司不敢承保,劇組只好遠赴美國為他投下6000萬元的保險。

在《十月圍城》里,謝霆鋒扮演一個車夫,裡面有個被群毆的鏡頭。

為了效果逼真,謝霆鋒要求導演和其他演員要真打,而且是要拳拳到肉。

這場戲足足拍了十幾次,謝霆鋒也就被揍了十幾次。

王石也是如此,他年過60才開始練習賽艇,第一次訓練教練沒讓他下水,而是讓他在岸邊做了一個半小時肢體訓練。

他沒有抱怨,非常賣力地完成了一個半小時高強度的訓練。

之後,就是每周五天的高強度訓練,每天清晨5點起床,從6點訓練到7點半,有時候周末還要比賽。

對於這種清教徒式的訓練,年過60的王石卻甘之如飴,甚至有種「在夢中」的感覺。

清華大學教授顏寧曾說過一句話:「努力做到最好,就是讓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優秀者死,卓越者生,只有做到最好,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三、沒日沒夜地堅持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在接受外國採訪時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我把精力放在養豬上,我現在可能就是養豬專家;如果當年我去做豆腐,那我現在就是豆腐大王。」

做什麼都能成功,這就是任正非對自己的自信,那他的自信從何而來?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

「沒有哪一件事情是容易的,所幸我們都堅持了下來。」

任正非之所以會創立華為,進軍通信產業,是因為錯誤地以為通信產業大,好乾,就糊裡糊塗地進去了。

進去之後才發現,通信最難干,因為它的產品太標準了,對小公司是一種殘酷。

但任正非並沒有放棄,一來是沒有退路,二來他骨子裡面那種不服輸的勁頭也不允許他沒有努力過就放棄。

因為條件有限,華為只能在深圳灣畔的兩間簡易房辦公,既是生產車間、庫房,又是廚房和卧室。

十幾張床挨著牆邊排開,床不夠,用泡沫板上加床墊代替。

所有人吃住都在裡面,不管是領導還是員工,做累了就睡一會兒,醒來再接著干。

就這樣沒日沒夜地堅持,30年後造就了華為1萬億元人民幣的估值。

2015年,任正非接受採訪時說:

「我什麼都不懂,我就懂一桶槳糊,將這種漿糊倒在華為人身上,將十幾萬人黏在一起,朝著一個大的方向拚死命的努力。」

成功別無他法,唯有咬牙堅持。只要堅持,成功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03

沒有一學就會的天才

只有自甘墮落的笨蛋

很多人都說,那些做什麼都能做好的人,其實是天才,我們普通人,根本和他們沒法比。

這種想法聽起來很讓人倍感安慰,其實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放縱的理由。

捷克導演史雲梅耶曾說:「沒有天才這回事,有的只是想辦法翻過障礙,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謝霆鋒、王石、韓寒那樣,做什麼都能成功,但你至少能像他們一樣,努力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一學就會的天才,只有自甘墮落的笨蛋。

年輕如你,不要再用各種借口來麻痹自己了,是時候改變了。

正如一句話所說的:

「想奮鬥,再舒服的工作也攔不住你;不想奮鬥,再不堪的工作,也會讓你在此沉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人事 的精彩文章:

容易被HR誤讀的九大勞動法律問題
2019社保新政策!未繳滿15年的有救了!

TAG:i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