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吼叫父母會養出什麼孩子?怎麼科學「救」孩子?

吼叫父母會養出什麼孩子?怎麼科學「救」孩子?

我有一位朋友,是旁人眼中公認的好媽媽。但是她有一次羞愧地跟我說了她的經歷。

有一天晚上,她焦頭爛額地把自己關在房間加班,總是聽到兒子在敲門,還一遍一遍地喊「媽媽」。她勸了好幾次讓兒子去睡,但孩子還是沒離開。在鬧哄哄中,她突然感覺怒火中燒,頭腦一片空白地衝到門口,打開房門怒吼:「滾回房間睡覺去!」

孩子被嚇壞了,哭著說:「媽媽,你為什麼那麼凶,我只是想讓你親親我的小臉蛋,跟我說晚安……」那一刻,這位媽媽羞愧難當,跟孩子哭成一團。

吼叫父母會養出什麼孩子?

我們不少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怒吼是經常性的,而不是偶爾為之,所以,一定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怒吼父母容易養出怒吼孩子。美國著名心理學家Elaine Hatfield說,孩子常常會觀察父母的面孔、姿勢和聲音,他們不僅會模仿父母的言行,還會模仿出父母的心態。當父母習慣以怒吼的消極方式解決麻煩和對待孩子,孩子也會學到父母這種吼叫的負面解決問題的方式。年幼的孩子是缺乏是非判斷的,他們看到父母經常這樣,便以為那是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倘若他們常常被嚇到而跟隨父母的意願,他們也會在內心默認這種教育方式是可行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需要怒吼的。

但事實上,在父母怒吼下成長的孩子,孩子會失去安全感和對父母的信任。因為怒吼就像毒釘,讓孩子感覺到的是父母的冷漠和忽視。「我喜歡吃牛肉,你為什麼不讓我吃?並且還那麼粗魯地對待我,肯定是不愛我……」這種想法會讓一個孩子的情感與怒吼父母隔閡起來,把自己置身於情感的孤島。另外,孩子也會因父母的怒吼和冷漠而帶來低自尊和怨恨,孩子與父母之間形成了一道溝通的無形的屏障,最終影響了親子關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怒吼父母最容易養出沒主見的孩子。因為怒吼給孩子傳達的信號,跟「命令」和「強制」很像,孩子一做錯某件事情,就招來父母的怒吼,會讓孩子不敢按自己的主意行動,因為少做少錯,乾脆聽從父母的意願,凡事聽父母的,這樣就不會招惹怒吼。所以,怒吼父母的孩子不僅缺乏創造性,連自主行動力也缺乏,最終影響了他們的成長。2014年,華爾街日報曾經有過一項對976名孩子和父母的調查顯示,被父母習慣用吼叫方式教育的孩子,長大會更容易有行為問題和抑鬱傾向。

為什麼好爸媽會變吼叫爸媽?

不少人說,每一個自律的孩子,都有一對能「忍」的爸爸媽媽。我覺得不對,「忍」出來的脾氣,不是發自真實的內心,孩子們不僅容易覺察到,這些父母也需要「帶著面具」面對孩子。只有當父母對自己有正確的認知,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情感和行為是真實積極的,孩子才會朝著積極的方向成長。

就如認知心理治療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說,人們之所以會被負面情緒困擾,是因為人們沒有正確認識自己。他們不知道自己腦袋中,也像孩子那樣,有一隻「暴躁猴子」。當大人遭遇讓他們生氣的事情,「暴躁猴子」便跑出來搗亂,控制了他們的心情和行為,把他們變成了怒吼爸媽。當大人們怒吼完後,理智腦才讓他們後知後覺。但是這隻「暴躁猴子」尤其搗蛋,它非常懂得利用人的情緒先行的脾性,時不時跑出來亂蹦亂跳。

難怪亞里士多德說,盡量不讓壞脾氣出來「露臉」。

記得有一次,我們陪孩子到公園玩,臨出門前,阿瓜忙著收拾他挖沙子和堆沙子的家當,後面也因為找袋子而耽誤了一些時間,阿瓜的爸爸批評孩子沒有提前準備好,浪費了時間。再加上剛出門時,瓜爸接了個電話後就變得很不高興,一路上臉色有些陰沉。

這時阿瓜跑到爸爸面前,讓爸爸蹲下,用兩隻小手指撥開了爸爸皺成一團的眉毛,說:「爸爸,開心一些嘛,媽媽說『趕走烏雲才有陽光』……」聽到孩子的話,瓜爸也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不對,笑著說:「謝謝你的提醒,小傢伙。烏雲已經被你趕走了!」孩子的話,是幫爸爸「認知情緒」,從而達到了情緒降溫的目的。

所以,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自我認知。

關鍵字:怒吼父母、情緒管理、親子溝通、親子交流、早期教育

幼兒說,作者為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已出版書籍《心理諮詢師媽媽的科學育兒法》(獲國家部級優秀出版物獎)。學習幼兒心理研究和知識,分享科學、實用、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不聽話」孩子是怎麼養出來的?這些孩子的故事能告訴你
請留神:孩子過了這年齡段,幼年壞習慣易成終生壞習慣!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