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導讀:北府軍被稱為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強軍,在抵禦外敵入侵和東晉北伐過程中大放異彩。那麼這支強軍是如何組建又是如何消逝在歷史長河的呢?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百戰精銳-北府軍


北府兵誕生的時代背景:

東晉太和二年,桓沖被任命為荊州刺史,揚州的軍權落到了謝安手上。兩大家族完成了東晉核心地域的荊州和揚州的權利分割。東晉內部就初步形成了「荊揚相衡」的局面。謝安雖然取得了經略揚州的權力,可畢竟力量太弱了。皇帝司馬曜一看這不行啊,恆氏一家獨大缺乏制衡可不行。於是為了充實中央王朝的力量拱衛首都(既防外敵也有防範荊州恆氏的考慮),所以想在首都附近組建一支忠於朝廷精銳部隊。此時北方的五胡已經初步完成了兼并的過程。統一北方的前秦帝國如同猛虎在側,使得偏安一隅的東晉壓力山大。「建鄴擁天子以為尊而力弱,荊襄挾重兵以為強而權輕」。無論是出於抵禦北方前秦的需要還是謝氏加強自身力量對抗日益膨脹的恆氏的客觀想法,迅速組建一支有強大戰鬥力的軍隊已經勢在必行。此時五胡的殘暴,使得不少北方流民南逃到東晉境內。這也為北府軍的誕生提供了優質兵源。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孝武帝司馬曜


北府兵組建:

「謝安任桓沖於荊、江,而別使謝玄監江北軍事,晉於是而有北府之兵,以重相權,以圖中原,一舉而兩得矣」。 同年十月,謝安的侄子謝玄拜建武將軍、兗州刺史,奉命組建軍隊。因兗州的駐地在京口(現在江蘇鎮江)別稱北府,所以這支新組建的軍隊被稱為北府軍。兵源選自北方因戰亂南逃的流民。因為第一:東晉有戰鬥力的士兵基本都是幾大家族的私兵。如果讓這部分士兵加入新組建的軍隊,那很難保持新軍隊對於朝廷的效忠。第二:北方流民飽受北方胡人的摧殘,所以戰鬥意志非常強烈。第三、很多流民帥成批成建制的加入新組建的軍隊。這些流民帥都是在北方漢人大族對抗胡人的私人武裝。經過與野蠻的五胡廝殺和周旋,絕對是難得的戰鬥精英。所以北府兵組建之初就是一支高起點、高素質初步具備相當戰鬥力的軍隊。就這樣一支響徹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強軍初露崢嶸。


《晉書·劉牢之傳》:「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邪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猛應選。玄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名將謝玄


霜刃未曾試到鋒芒畢露的北府軍:

北方的前秦先後消滅了前燕、仇池氐楊氏、前涼張氏、鮮卑拓跋代等政權,風頭一時無兩。西域和朝鮮半島的政權都前往長安請求冊封,真有點萬國來朝的意思。被節節勝利沖昏頭腦的苻堅,無視前秦內部隱憂和宰相王猛的囑託,一根筋的要徵發傾國之兵南下滅晉。也許這就是游牧政權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原因。不過以氐族薄弱的人口基數能消滅其他相對龐大的政權,前秦君主苻堅也算是開拓之主。可他沒想到強大的前秦反而成了北府兵崛起的磨刀石。北府軍伴隨著和前秦的征戰變的鋒芒畢露,奠定了第一強軍的基礎。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前秦的南征北戰終成北方霸主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再有基礎的新軍都得經過血與火的洗禮才能變成百戰精銳。 太元三年,前秦試探發起了大戰的前奏-淮南之戰,北府軍牛刀小試獲得勝利。太元八年,苻堅親率步騎兵八十多萬南下與謝玄率領的八萬北府兵對峙於淝水。


《資治通鑒·晉紀·淝水之戰》記載:甲子,堅髮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九月,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咸陽,蜀、漢之兵方順流而下,幽、冀之兵至於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運漕萬艘。陽平公融等兵三十萬,先至潁口。詔以尚書僕射謝石為征虜將軍、征討大都督,以徐、兗二州刺史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輔國將軍謝琰、西中郎將桓伊等眾共八萬拒之;使龍驤將軍胡彬以水軍五千援壽陽。琰,安之子也。

過程不再贅述,結果是苻堅兵敗淝水,百萬秦軍如同神話般的潰敗。這場戰役讓北府軍聲名鵲起,而偌大的前秦帝國分崩離析。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淝水之戰使北府軍如同出鞘的利刃一樣鋒芒畢露

趁著北方軍閥並起混亂之際,謝玄率北府兵誓師北伐中原。北伐軍一路勢如破竹,前鋒線已經推進到河北境內,形勢一片大好。(如下圖所示:箭頭以南的方向藍色部分就是北伐獲取的領土。可能不太精確,只是參考)。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箭頭以南的方向藍色部分就是北伐獲取的領土

北伐軍一路高歌猛進,正是收復故土還於舊都的歷史時刻。但是宗室司馬道子害怕北府軍長期被謝玄執掌力量無法控制,變成了謝氏的私軍。所以召回北伐的北府軍,任命朱序擔任青﹑兗二州刺史,謝玄被解除兵權。(朱序就是那個淝水之戰中高喊秦軍敗了的將軍)。北伐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被迫班師回朝,可惜可惜啊。在這段時間內,北府兵承擔抵禦外部侵略,保衛國家的重任。壯哉,北府軍!北府軍鋒芒畢露,成為東晉王朝的第一快刀。

但是東晉內部錯綜複雜的勢力鬥爭,使得這把快刀淪為爭權奪利的內鬥工具。北府軍有了軍閥的性質,遁入沉淪。


北府軍第二篇:內鬥工具

在皇室暗弱、軍閥橫行的東晉,北府軍強大的戰鬥力有目共睹,自然引起了有心人的覬覦。北府軍先後經過王恭叛亂、孫恩起義、恆玄叛亂等等內鬥。北府軍已經沒有了當初外戰的靈魂,徹底淪為內鬥的工具。北府宿將高素、竺謙之、竺朗之、劉襲、劉季武、孫無終均被殺,劉牢之被恆玄解除兵權後自殺。北府軍的名聲也隨著幾次內鬥中的站隊逐漸變得臭不可聞,幾欲消亡。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北府軍歷史上成也劉牢之敗也劉牢之


北府軍第三篇:新生

恆玄篡位稱帝後,北府軍原參軍劉裕聯絡一部分北府兵中下級將領,聚集北府兵殘餘兵將在京口起兵反恆。北府軍收復首都建康,斬殺恆玄,從江陵迎回了晉安帝。北府軍在劉裕的領導下獲得新生,重現輝煌。北府軍在東晉內部剿滅譙蜀、仇池、劉毅、盧循等割據勢力;北伐消滅南燕、後秦等政權,征服林邑。不但南方一統,也把北方的國境線再次推向河北。使得東晉版圖達到極盛。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東晉鼎盛版圖


北府軍第四篇:覆滅

公元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東晉滅亡。改國號為宋,史稱劉宋。北府軍成為劉宋王朝的支柱軍事力量。北府軍由大將軍檀道濟統帥。檀道濟跟隨宋武帝劉裕多年,身經百戰。他把多年作戰經驗所得加上對前人的經驗總結成為《三十六計》,也算是兵法大家。檀道濟對劉裕和劉宋王朝忠心耿耿,否則也不回成為顧命四大臣之一。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亘古明言。劉裕去世後宋文帝擔心檀道濟造反,找了個理由殺了他全集以及親信猛將。還說什麼雖然殺了檀道濟可能會亡國,但是不殺就會改朝換代。諸位聽聽,這是把一家一姓的天下擺到了至高無上的位置上了呀。檀道濟死後,宋文帝也怕忠於檀道濟的北府兵作亂。分化瓦解之下,立下赫赫戰功的北府強兵就這樣以悲劇的方式退出了歷史舞台。以反抗侵略、保家衛國為靈魂和使命的北府軍終於消亡於內鬥。

南北朝第一強軍,抵禦外敵保家衛國的利刃-北府軍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