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夏平:Libra前景分析

夏平:Libra前景分析

本文作者:夏平

數字貨幣進入公眾視野適於金融危機後的2009年。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第一個區塊(上帝區塊)面世,至今已經10年過去了。比特幣高峰時(2017年12月17日)每比特幣報價19,850美元,之後一路回調曾跌破4000美元(2018年11月25日)。截至北京時間7月27日,比特幣報價在9663?- 10,142美元區間。幣值的大起大落是比特幣問世後的一大特點,並不適合作為日常交易介質,已經背離了中本聰發明比特幣作為電子現金初衷。

為彌補比特幣過山車式的幣值波動,比特幣之後,出現了穩定幣,即幣值和某一種法幣以固定的係數錨定。最引人矚目的則是2019年6月18日由臉書(Facebook)發布的天秤幣(Libra,以下文中天枰幣和Libra將混合使用)。和比特幣相比,天秤幣具有如下特點:(1)價格和一籃子貨幣的加權平均匯率掛鉤,暨以維持幣值的穩定;(2)製造天枰幣需要1:1的金融資產(現金等價物)相對應;(3)發行和流通都在區塊鏈上,應用分散式賬戶管理體系。由於臉書的互聯網巨頭的身份,如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天枰幣莆一問世便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關於Libra的未來,可以從以下兩個緯度進行思維實驗(thought experiment):一是Libra本身的金融和技術屬性;二是Libra作為非主權貨幣的存在的法理基礎和操作邊界。

作為具有貨幣屬性的存在,天枰幣首先需要具備支付和儲值功能。前者不言而喻,臉書擁有27億用戶遍布全球,跨境(跨國界)支付被認為極具想像力。然而,要將社交用戶轉化為金融用戶,卻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社交賬戶和金融賬戶的管理有質的區別,後者有一系列AML和KYC的監管限制。Libra如何在合規的金融場景中真正發揮出期待的效率,仍有待觀察。如果長期持有Libra,則還有儲值收益的問題。存在銀行里的錢都會有利息,利息收入抵消或部分抵消了通脹帶來的貨幣貶值。持有Libra是否有收益,白皮書對此語焉不詳。而這卻有可能成為天枰幣成敗的關鍵,即由誰來負擔天枰幣的發行和交易成本;如果天枰幣的交易成本(包含由於通脹帶來的貶值)比法幣高,那除非是有特殊需求(恐怖組織、行賄受賄、毒品交易、間接持有外幣等),基本失去了在通常金融場景中存在的理由。

Libra的發行是由臉書主導的30家商業公司組成的協會(聯盟)管理,其中不乏Visa、Master Card、PayPal這樣的支付巨頭。聯盟的管理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Libra很自然地想到四年前的R3CEV,曾經的區塊鏈明星,在其鼎盛時期,包含了全球超過40家銀行,彷彿是全球金融機構WHO IS WHO的名單。僅僅一年過後,桑坦德銀行、高盛以及摩根大通等重要成員都相繼宣布退出R3區塊鏈聯盟。從強勢出境,到快速隕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成員之間的相互忌憚和不信任。Libra面臨著同樣的難題,如何在聯盟成員之間平衡利益,並創造出獨特的金融應用場景,決定了Visa這樣的支付巨頭是否會實心實意地跟著臉書。從競爭格局角度,Libra所面對的一是Line、微信這樣和文化民俗銜接更加緊密、更接地氣的對手,和它們相比,臉書雖然擁有遍布全球的27億用戶,卻不如其競爭對手更宜深耕挖掘;此外,谷歌、蘋果、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都具有挑戰臉書的能力和實力。

如何應對套利,將是Libra及其組織面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比如以美元資產 「製造」(發行)的Libra,能不能要求在「銷毀」時以歐元結算?如果允許,作為Libra定價的貨幣籃子中的幾種貨幣的匯率波動就會產生套利機會,類似於衍生品導致的金融危機就會重現,且範圍更廣烈度更高。一旦產生「擠兌」,臉書及其Libra聯盟無法應對,將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動蕩。金融危機發生時,發幣主體和政府各應該扮演什麼角色?誰來最後買單?這涉及了非主權貨幣的操作邊界問題。

自從工業革命以後,貨幣發行都是統一由政府行使職能。一般認為,只有對某一區域(土地 人)行轄治理權者(即政府)才具備貨幣發行的法權,換言之,貨幣是國家主權信用的體現。雖然被稱之為貨幣,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最大特點是非國家化,即不受央行(政府)的控制,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造幣,流通(交易)過程全匿名。作為貨幣發行基石的信用和價值錨定,比特幣都沒有答案。比特幣的無政府色彩,實際上是金融危機後社會基層對政府和金融機構失去信心的一種表現,具有強烈的反建制、反精英及反智色彩。與比特幣相比,Libra和法幣綁定,解決了價值錨定的問題。但是貨幣發行的法理呢?不出意外,Libra宣布之後,招致了各國(G8)央行和美國國會的一致反對。歸根結底,現代社會的貨幣發行是社會治理的一部分,既是政府行權的保障,更是公眾(即全社會)財富增長(通過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貨幣的私有化(超主權貨幣的實質)把貨幣的發行主體擴大到以贏利為目的商業公司,必然導致收益與義務的不匹配,這是文明的倒退。在國家這種社會治理形式沒有消失之前,貨幣私有化帶來的危害要遠遠超過可能帶來的效率改善。

在貨幣的五大功能中,國家信用是最重要的一環。主權貨幣發行時以國家(全民)信用做基礎,貨幣以生產資料的形式參與財富創造,信用轉換成資產,從而形成一個不斷循環遞增的過程,這是經濟發展的保證。從發展的角度,數字貨幣或貨幣的數字化的趨勢卻不容懷疑,一是技術手段的水到渠成,二是經濟活動的客觀需求,從數字貨幣的發展過程看,首先是法幣的數字化過程,只要國家存在,超主權貨幣就難以成為主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My Dash Wallet在線錢包惡意腳本曝光,已有數千萬用戶資產被竊
聲訊晚班車:Libra無意與任何主權貨幣競爭,亦不會冒然推出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