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京城五鎮是哪「五鎮」?它們分別對應了金木水火土,以及五位大神

京城五鎮是哪「五鎮」?它們分別對應了金木水火土,以及五位大神

京城五鎮之說,見諸《清朝野史大觀·京師五鎮》:「京師俗傳有五鎮。」此五鎮分別是:東方之鎮黃木廠;南方之鎮煙墩;西方之鎮大鐘寺;北方之鎮昆明湖;中方之鎮景山。

並且,這五鎮分列於五個方位,對應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每個方位正好可以佔兩個天干。於是,有了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的說法。且還有,東鎮沂山之神,南鎮會稽山之神,中鎮霍山之神,西鎮吳山之神,北鎮醫巫閭山之神。

1915年,也就是在民國之初,出版了一部記錄清代遺文軼事的巨著,書中收集了從清代以來,兩百多年的遺文軼事。文章基本上都是出自於清人的野史筆錄,上到宮闈秘事,下到街坊雜論,皆有記載,詳細無遺,可以說是大觀之作。

此書的其中一篇文章「京師俗傳」就談到了關於「京師五鎮」說法,而且,從列舉的五鎮之物來看,此番言論應該形成於乾隆年間。

作為東方之鎮的「黃木廠」,可以稱之為「皇木廠」,也可以稱之為「神木廠」,位於廣渠門,通惠河相鄰之處,它也是永樂年間存放木料的地方。據記載,此皇木廠,屬於工部,也就說,是這裡的木料都屬於皇家的木料,簡稱「皇木」。

其實,早在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就分派各路大臣前往湖南、湖北等地採伐木材,這裡也就陸陸續續堆積了大量木材。

據說,在這些木材之中不乏巨木,特別是當時人們稱之為「樟扁頭」的巨木,可長達十多米,直徑也超過了七米。此外,還有同樣類似的幾根巨木都被人刻上了名字,比如「王二姐」,「混江龍」等等。

之所以稱這個巨木為「神木」,還有一種說法,當時,負責採集的大臣無意間發現了特大金絲楠木,本下令讓人砍伐,不料雷聲大作,樹木全部消失,隔天之後,發現這些樹木已經浮出山谷,抵達江上,因此,大臣覺得是天助於他,稱它們為「神木」。

一直到了清朝,這一批神木歷經了兩百多年,已經變得腐朽,於是,乾隆下令給予它們保護,並立碑以記。碑文中所纂刻的《神木謠》:「都城東有巨木焉,其長六十餘尺,卧於地,騎者隔木立弗相見也」乾隆皇帝描述這木頭橫地上,樹兩邊騎馬的人都互相看不到。

這字字句句可以看出,當時的神木已經成為了五鎮之首。《神木謠》後來刻在了石碑的正反兩面,皇帝下令在神木西側建立紅牆黃瓦的方形碑亭,又建了一座磚木結構七間相連的大瓦房把「神木」覆蓋起來,為「神木」避風擋雨。

再後來,新中國成立,碑亭年久坍塌,神木更加腐朽,於是,北京鋼琴廠在這裡建廠,於是,把這些腐朽的神木,作為板材改造成八張會議桌。不過,最終鋼琴廠搬遷,乾隆的《神木謠》碑又被人們重新樹立,再次供後人憑弔。

作為南方之鎮的是永定門外的煙墩,又叫燕墩,被人們俗稱為「石幢」。據說,它之前是一座烽火台,建立於元代,本為土台,後在嘉靖年間包砌以磚,並在正中央樹立了方碑,上面刻著乾隆皇帝撰寫的兩篇文章,分別為《帝都篇》和《皇都篇》。

直到1984年,該歷史遺迹被列為市級文物進行保護,並加以維修防護,還建造了燕墩公園供人們觀賞,2012年還與其他文物一起申請世界級文化遺產。其實,關於這個南方之鎮還有其他一些民間說法:

據說,當時由於昊天塔立於燎石崗上,周圍都是紅土,宋朝的孟良來此地欲盜楊業之骨,將隨身攜帶的火葫蘆打碎,頓時周圍燃起大火,整個山崗燒成了紅色,因此,後來選這裡為南方之鎮。而且,它本身就位於京之南,且有「火」的因素包含在內。

作為西方之鎮的則是大鐘寺的大鐘,其實,這裡本是雍正時期建立起來的覺生寺,因後來大鐘遷於此,改名為大鐘寺。永樂大鐘最早鑄成於明京師的鑄鐘廠,後存放在漢經廠,萬曆年間,神宗朱翊鈞下令,將其漢經廠轉移到萬壽寺,每天進行敲鐘。

直到天啟年間,局勢動蕩,朝中有人言論該地不宜有鐘聲,隨後,大鐘被遺棄於地。到了雍正年間,朝中大臣紛紛以陰陽五行為由,建議將大鐘放於京城之北,但是,雍正皇帝並未採納其建議,下令將大鐘轉移到覺生寺,並專門修建鐘樓來懸掛大鐘。

直到乾隆年間,整個移鍾項目才結束,後來,乾隆皇帝每次來到圓明園,總想聽一下那裡的鐘聲。

那麼,當年朱棣為何建造這個永樂大鐘?

歷史上有這樣的說法:唯功大者鍾大。其實,並非如此,因為,朱棣當時被封為燕王,後發動靖難之役,搶奪了皇位,遷都於北京。他覺得自己的皇位建立在無數屍骨之上,未免良心不安,於是,為了超度亡靈,命人鑄造了這個大鐘。

直到現在,永樂大鐘依然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物,年代久遠,保存完好,體型龐大,刻字密集,音響奇妙,可以說,是凝聚了古代人們高超的智慧和鑄造工藝。

作為北方之鎮的就是昆明湖,位於京城河的上游,當時,除此地附近再無更大的水面了。其實,昆明湖原本稱為西湖,西海子,這裡的水由玉泉山匯聚而成,地理位置在翁山之陽,也叫翁山泊。元朝時期郭守敬為了補充水量,下令修築堤堰,將白浮泉以及西山諸泉引入於此,讓其變成了更大的蓄水池。

直到清朝時期,這裡雜草叢生,泥沙淤積,於是,乾隆皇帝在給其母親慶祝大壽的機會上,在翁山上修建了延壽寺,以興修水利的名義動用人力將這裡的雜草驅除,疏通泥沙,圍建堤壩,設置涵閘,讓湖裡的水面積擴大了不少,深度增加了兩倍,隨後,便更名為昆明湖。

此地得乾隆皇帝盛讚,因為昆明湖的建成,水量充裕,貨物運輸更加便利快捷,護城河的水也多了,水田也隨之增加,水一多,還可以操練水軍。不過,現在看來,他對昆明湖的改造,確實為後人做了件好事。

現在的昆明湖邊,還有一尊銅牛俯卧於此,也是建立於乾隆年間,被稱為「金牛」,相傳,是為了鎮壓水患而建立的,其背部還刻有《金牛銘》:「金寫神牛,用鎮悠永。… …敬茲降祥,乾隆乙亥。」

作為中央之鎮的就是景山了,位於神武門以北,原叫煤山,萬歲山,是在永樂年間,因拆除元故宮,用廢土殘渣堆積起來的,這由相關單位進行鑽探得到證實。

其實,堆起這一座景山,是為了給後來修建的紫禁城充當鎮山,當時,根據「前要照後要靠」的說法,表明:在紫禁城之北要有座山。瓊華島曾經是元皇宮的鎮山,後來,皇宮東移,所以,需要再堆起一座山。

在此地,登上山頭,可以俯瞰全城。清代時期每到重陽節的日子,允許百姓登臨,但是,如果不和門吏招呼,不贈以金錢,仍舊不能入內。

以上內容也許是不科學的,但是,這五鎮確實給歷史增添了厚重感,作為歷史遺產,後人要懂得珍惜。現北京五鎮中,西鎮大鐘寺的大鐘、北鎮昆明湖銅牛、中鎮景山、南鎮燕墩如今仍在,惟有東鎮神木一直難覓其蹤。

參考資料:

【《明史?宋禮傳》、《清朝野史大觀·京師五鎮》、《博物要覽》、《景山歷史文化展》、《都市叢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此人與曾國藩、李鴻章齊名,若不是早死,甚至比他們還要厲害
此國在邊境上打死了幾個中國人,康熙知道後讓其國王顏面盡失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