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不是喜歡開車,只是喜歡聽音樂

不是喜歡開車,只是喜歡聽音樂

可能有些人永遠不會理解,為什麼在公交系統和城際列車無比發達的今天,仍然有那麼多人執著於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搖號指標越來越少,駕照考試越來越難,日常出行的選擇越來越多…

車,似乎已經成為了一項沒必要的資產,甚至是一種負擔。

而那些寧可犧牲睡眠和娛樂的時間在上下班高峰將自己置身於擁堵的環線道路中,寧願強忍著睡意在高速公路上開幾個小時自駕出遊的人們,理由其實特別簡單:

在車裡可以獨處。

音樂是放空自己時的最好伴侶。無論面臨的天氣如何,或是處於何種情境之中,總有一首歌適合你。

最近的北京雖然天氣炎熱,但時常會有陣雨「突襲」。電閃雷鳴、大雨如注的時候,蜷縮在沙發上賞雨,或是在寫字樓的落地窗邊用手機記錄下雨中的蒼茫大地和芸芸眾生,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但如果此時的你正開著車在雨中行進,雨點的痕迹堆在前風擋上,接著被雨刷有節奏地抹凈又堆滿,接著又被抹凈,視線時而清晰時而模糊,這種交替彷彿永遠不會結束,甚至產生了節奏…

就像一首 Downtempo ——來自義大利米蘭的電子音樂組合 The Dining Rooms 在 2000 年左右發表的老曲「 M. Dupont 」跟這個狀況最合。鍵盤採樣 loop 出的彷彿就是落在你視線里的雨滴,每分鐘 80 拍左右的節奏,冷冷的看似沒有感情,可柔軟的聽感就是那麼容易撫平你心中的褶皺,但要記得小心看路,畢竟你的家人和寵物還在等著你平安到家。

1970年這張專輯發行的時候,Neil Young 剛剛跟自己的樂隊 Crazy Horse 吵翻決裂,自己一個人用吉他和鋼琴在地下室里寫完了裡面所有的作品——音樂有點傷感,正好中和你雨里堵車的急躁。

極端情況是,堵在某個路口一動不動,甚至不知何時才能繼續行進。這個時候,不要著急,不妨用音樂來調侃面前的生活。

美國 Blues 領域頗負盛名的 Stevie Ray Vaughan 在 1983 年推出的處女作「 Texas Flood 」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標題正應景,你可以一邊聽這首獲得 1984 年格萊美提名的主打曲里唱了些什麼,一邊設想下如果自己遇到歌里唱的這種 Flood ,該先給誰打電話。

同樣的情形換到早上,心情大概會不一樣。不論如何選擇通勤的路線,面臨的選項似乎只有「擁堵」這一個結果,堵車的樣子,任何城市都大同小異。

芝加哥器樂搖滾大咖 Tortoise 在 1998 年發行的經典專輯【 TNT 】裡面那首「 I Set My Face to the Hillside 」首當其衝——採樣里孩童的喧鬧,尼龍弦的箱琴 rif f開頭,節奏反主為客飄在旋律之上,口風琴奏出的旋律簡直像抽象過的 Bossa Nova ,令人沉醉其中,甚至有那麼一瞬間想讓道路多擁堵一會。

在面對車潮車海的時候,老粵語歌總能治癒人心。香港樂壇的「活化石」盧冠廷在 2016 年的翻唱專輯《 Beyond Imagination Too 》裡面,那首「風繼續吹」,能找回人少年時暑期躁動的時候吹著空調的感覺。其實這整張專輯都有這個效果,不妨一試。

Mazzy Star 在 80 後的記憶中,就好似青春期時候的冷卻劑——擁堵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只當是在車海中航行就好了,有時不必太著急。BLUES 的 12 小節曲式,四平八穩,助你航行。

與喜歡的人在車內共處時,如果沒有音樂的陪伴,一片寂靜總歸很尷尬——除非你給 TA 背誦聶魯達:「我喜歡你是寂靜的……」當然,這個假設只是為了打趣,無論是伴隨著音樂交談,還是安靜地聽歌,都會讓二人的相處時光變得更加甜蜜。

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在 1999 年導演過一支名為「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的紀錄片,裡面有一位叫做 Ibrahim Ferrer 的古巴歌手,嗓音極為獨特,被人稱作古巴的 Nat King Cole。片中那首「 Dos Gardenias 」,似乎再合適不過。西班牙語自帶浪漫特質,輕鬆營造完美獨處氛圍。

如果覺得車內溫度太高,不妨嘗試一下來自北歐的挪威暖電組合 Royksopp在 2001 年推出的「 Remind Me 」,節奏聲部的採樣,就像日常的各種瑣碎,充滿溫度的人聲將你心中所想完美表述,一切無需多說。

再遙遠的距離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到達目的地,如果覺得相處的時間太短暫,語言的交流又過於平淡,不如用音樂將其延續。

換個維度再放一支曲子,拉威爾的「波萊羅舞曲」是個不錯的選擇,推薦的版本是卡拉揚指揮的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版本,將近 16 分鐘。這個曲子是拉威爾最後一部舞曲作品,節奏和旋律進入得不知不覺,從平淡一輪一輪的上升,直到發展到激烈、變調…浪漫和熱情兼備,層層疊疊,你所幻想的一切,都在這 16 分鐘里。

自駕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出遊首選:逃離城市的喧囂。但在高速路上,車窗兩側的景物彷彿複製粘貼出來的一般,沒有太大的變化;即便與車上同行的人交談,也不會始終持續。

從安全形度出發,屢試不爽的經驗是:在長途自駕旅行時,車上放的音樂最好是耳熟能詳、可以一路跟唱的,這樣不僅可以使人心情愉悅,更能讓頭腦保持清醒。

要是天氣好的話,Lynerd Skynerd 的歌是不二之選。其中最為適合的當屬這首 1974 年的「 Sweet Home Alabama 」——濃濃的美式南方搖滾風格,但是卻一點也不輕佻,副歌部分只需聽一遍,腦海中就能浮現出美式貨車司機手握方向盤一邊開車一邊跟唱的畫面。

據說這首歌是 Lynerd Skynerd 作為「南方人」對當年 Neil Young 的「 Southen Man 」和「 Alabama 」兩首歌的回應,仔細聽歌詞,裡面似乎還點了 Neil Young 的名字。

不管車頭的方向朝向哪邊,這首「 Go West 」都能讓你神清氣爽。在這裡雖然挑選的是 Pet Shop Boys 的版本,但別搞錯原作者,那是 1970 年代後期 Village People 在「 YMCA 」之外的另一首作品,只是 PSB 在 1993 年翻唱的那個版本比較有名而已。

自駕游難免會遇到夜間駕駛的情況,相比於白天,可能略帶恐怖氛圍的音樂更能提神, Michael Jackson 的「 Thriller 」,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首 1982 年同名專輯的主打曲是 Michael 對自己喜愛的恐怖電影的追溯和致敬,這張專輯也是他在 1980 年代確立自己流行樂之王地位的關鍵作品,跟著節奏輕輕哼唱,為難熬的夜晚增加一絲樂趣,音樂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許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習慣:在辦公室短暫處理完現有的工作之後,如果覺得疲勞,喜歡回到車裡放空一會。這個時候車就像屬於你自己的一個小房間,一個能產生精神療愈作用的地方,讓人恢復能量。

1992 年 R.E.M. 樂隊的經典專輯「 Automatic for the People 」里有一首「 Nightswimming 」特別合適在車內放空的時候播放:它不是那種傳統意義上的吉他歌曲,鋼琴和弦樂的鋪張不疾不徐,加上主唱 Michael Stipe 充滿質感的人聲,浮在半空的心似乎馬上就能落地,或者落進那個音樂中的游泳池。

冰島後搖滾樂團 Sigur Ros 在 1999 年發表的單曲「 Svefn-g-englar 」,來自他們的專輯「 ág?tis byrjun 」。這首歌彷彿像是擁有任意門的特殊魔力,能讓人閉上眼睛立刻置身北極圈內的凍土,瞬間看到極光略過。

如果前面兩個推薦都不能滿足你的要求,那麼這個終極放空音樂神器 —— Brian Eno 的環境音樂,一定能俘獲你的內心。長音的交替和調變可以讓你的腦神經獲得按摩椅般的效果。尤其推薦的是 2017 年的「 Reflection 」。

如果說他1978年那張經典的「 Ambient 1:Music for Airports 」只是一種拉伸,那麼這張就像是一次完整的 SPA ,閉上眼睛,放鬆心情,聽就好了。近一個小時的音軌足以讓你重獲動力,再次回歸到生活的瑣碎。

有的人或許不是喜歡開車,只是喜歡聽音樂而已。

監製/ Liu Yang

編輯/ 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潮流有貨 的精彩文章:

別人的婚禮很酷,但我需要一個擋婚大使!
SACAI X Nike LDWaffle 2.0基佬紫,你會搭么?

TAG:潮流有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