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給我們創造出了一個神奇的江湖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著傳奇的故事,英雄的人物,惋惜的愛情,樁樁件件都讓觀眾和讀者陷入其中,不可自拔。都說故事來源於生活,金庸先生筆下的世界並不都是故事,有很多確實是歷史中真實出現過的。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比如說《射鵰英雄傳》中的全真七子。全真派是我國道教歷史上重要的教派之一。其「全真」是指保全人體最根本的實質,即精、氣、神這三大生命要素。全真七子是全真道創始人王重陽的七大弟子,是全真教最早的骨幹。尤其是在元初七子中的丘處機成為了國師,更是讓全真教達到了頂峰。但也因為全真教主張「性命雙修」,所以十分簡樸,不喜張揚,所以道觀中供奉全真七子的極為稀少。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而在太原的龍山石窟中,卻保留有這樣的盛觀。石窟位於山西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龍山山頂,主窟開鑿於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1239年)。共8窟,分別為虛皇龕、三清龕、卧如龕、玄真龕、三大法師龕、七真龕及兩座辯道龕。

龍山石窟主要開鑿於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大道人宋德芳主持營造。宋德芳號披雲子,山東萊州掖城人。石窟內有道教石雕像66尊、浮雕雲龍8條以及雙鳳藻井、仙鶴等諸多石雕。雕像風格樸實、凝練、莊重,衣飾簡潔、褶皺分明,與佛教石窟雕像風格迥異。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石窟自上而下,由西向東分為三組,全部鑿於一塊原石之上。虛皇龕位於龍山之頂,洞內雕有道教元始天尊及兩壁20尊諸虛皇道君神像;三清龕位於虛皇龕之下,龕中正面居中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太上老君石雕坐像,七真龕內就是七子的雕像,配以青龍、白虎、仙鶴、雲龍,既像仙境,又真實的反應了全真七子講經論道的場景。

「全真七子」在元朝名聲鼎盛,為何卻鮮有雕像?是有什麼講究嗎?

龍山石窟規模雖不大,但雕鑿技術奇特,生活氣息濃郁。為我國對道教雕像的研究保留了重要資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