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方干《夏日登靈隱寺後峰》詩詞賞析

方干《夏日登靈隱寺後峰》詩詞賞析

方干《夏日登靈隱寺後峰》詩詞賞析

枯木

《夏日登靈隱寺後峰》

【唐】方干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雲霞際,川傾世界東。

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為杭州最早的名剎,相傳印度僧人慧理來杭州,看到這裡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清幽靜謐,是夏天消暑的好去處。

方干(836—888)是晚唐著名詩人,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幼有清才,仕途蹭蹬,舉進士不第,長期隱居鏡湖中。為人耿直,貌陋缺唇,因朝廷腐敗,嫉賢妒能,不被起用,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後人讚歎他「身無一寸祿,名揚千萬里」。

這首《夏日登靈隱寺後峰》為方干在隱居時,夏天三伏前去靈隱寺後北高峰遊玩消暑,看到北高峰風景絕美,清幽涼爽,因而賦詩讚美。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首聯描寫遊玩的季節和地點。北高峰位於靈隱寺後,雖然海拔高度不過300多米,因為是西湖周圍相對較高的山峰,故經常被古人誤認為是杭州最高峰。詩人認為北高峰是「絕頂」,事實上西側的美人峰還比北高峰要高。其實因為北高峰上山一路攀登,樹木蔥鬱,曲折盤升,登高望遠,三面雲山環繞,西湖盛景,甚至錢江雄姿,都可以盡收眼底,因而在詩人眼裡這就是「絕頂」。改句大意為:靈隱寺後山的北高峰峰頂氣候涼爽,並沒有像下面那樣煩悶暑熱的天氣,於是在三伏天最熱的中伏天氣,攀登北高峰,觀賞遊玩,消暑乘涼。

「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頷聯描寫北高峰的景色。北高峰林蔭茂密,松蘿懸掛,遮天蔽日,喬木高聳入雲,在峰頂,陣陣涼風吹來,非常愜意。

「山疊雲霞際,川傾世界東。,「世界」指的是天下江山。頸聯描寫靈隱寺周邊的風光。舉目遠眺,重巒疊峰,雲霧繚繞,晚霞漫天,遠處的錢塘江「之」字形向東奔流不息,進入大海,猶如傾倒一般。

「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尾聯抒情,此句比較難以理解。字面意思是誰知道今天下午的興緻,卻和古人不同。和古人有什麼不同呢?仔細品味,再看首聯的「三伏中」,才能恍然大悟。原來,中伏是夏天最悶熱的季節,古人講究「伏」,也就是「伏藏」,宜伏不宜動,以靜生涼。而詩人卻在三伏天爬山,自然和古人不同。

詩人在三伏天爬山,雖然和古人不同,然而登臨絕頂後,看到曼妙的風光,滿天的雲霞,雲霧繚繞的峰巒,清幽的林海,遠處的江河,近處的松風,涼爽無比的氣候,不由得心曠神怡,氣定神閑,大有「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於是對沒有聽從古人的「伏藏」,發而有興緻爬山感到愜意,這種快樂是登臨山頂的人才有的感觸。

整首詩簡潔明快,對偶工整,措辭妥帖,飄逸清爽,富有山野情趣,也可以看出詩人的與眾不同之處,值得品嚼。

2019/7/28榆木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花得木 的精彩文章:

合歡樹盆景的鑒賞與栽培開花技術淺談
宰相詩人武元衡《小暑》詩詞賞析

TAG:易花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