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走過魔都幼升小:我們能臨時準備的,恐怕也就只剩簡歷了…

走過魔都幼升小:我們能臨時準備的,恐怕也就只剩簡歷了…

今天,小白考完最後一門考試,可以說就是和小學的學習生活圓滿道別。他有不舍,我也有。這五年的陪伴,讓孩子有收穫,作為家長,對老師亦心存一份感激。

今天與一起大家分享這段學習和生活的路中的點點滴滴,也願於你有益。

本文由花友 @普普大白 發佈於小花生寫作計劃

一、幼升小之時不必太雞血

最近走過小區里的幼兒園,娃經常會感慨地和我說:「媽媽,我還是很幸福的,如果我現在剛上幼兒園,你一定會早早地雞血我。

的確,這幾年一股全民教育的焦慮症在家長圈蔓延。雞血的爸爸都比佛系的媽媽還多,「xxx決定我孩子一生的事好多,得趕緊做」,人人都擠在了起跑線上喘不過氣來。

可是,我最相信的是雙生子實驗。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被試者是一對出生46周的同卵雙生子A和B。格賽爾先讓A每天進行10分鐘的爬梯實驗,B則不進行此種訓練。6周後,A爬5級梯只需26秒,而B卻需45秒。從第7周開始,格賽爾對B連續進行兩周爬梯訓練,結果B反而超過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級梯。

一個孩子看似通過訓練,早早會爬會跑會跳,可另一個雙生子到了該做的時候也就都會了。

我們的幼升小既沒有擇名校又沒有上培訓班,70%的學科知識都是通過玩兒會一點點,刻意練習的30%就在認字。大量的認字讓孩子可以自主閱讀,坐在教室里,看到每一科的課本也不懼怕,上學讀書成為一種水到渠成的事情。

臨近上學的暑假,做了以下幾件事:

幫娃過了一邊拼音,只有一遍,再不會的上課聽老師來解決,或利用認識的漢字來倒推拼音,這方面學習也變得十分簡單;

數學方面玩了一遍《百花思維》;

英語幫著練一點點非常簡單的單詞和對話。

這樣稍稍學了一些又不太多,保持了孩子進校後對學習的持續興趣。

不雞血留下來的時間就是玩,各種各樣嘗試,不報體育項目就是跑跑跳跳玩玩鬧鬧。從玩兒中學、從動手中學,父母的陪伴好過交給某些機構的老師。

盡量的留白,留一個簡單純凈的童年,比早早去博成績更有意義。

二、「三年級現象」可平穩過渡

和「XXX決定孩子一生」的論調有所相似的就是「XXX關鍵期」。看多了這樣的文章,突然覺得自己當了個假媽。

除了日漸感覺的青春期的味道,其他所謂的「關鍵期」,好像根本沒有什麼特別關鍵的。小學教育提的最多的三年級關鍵期,到了三年級末突然想起來,啊,三年級了是不是該注意點啥?

三年級的學習好不好,根本不是三年級該關注的問題,而應該是在入學時就要學習怎樣避免某些問題的發生。到了這一年讓它如潺潺溪水一般靜靜流入小河,匯入大海。

因為培養了相對較好學習的習慣,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這一年沒有任何問題的渡過了。如果非要說做了點什麼,那就是開始幫他找老師學習奧數。

那時候,孩子課內作業認真完成,會每周上上英語網課,三下開始直接新二學習。其他課外作業為零,但加強了體育運動時間,一周開始三次共六個小時的羽毛球學習。

三、小升初時的焦慮毫無意義

和三年級現象要在一年級注意一樣,到了小升初之際再焦慮也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

小白屬於不幸又有幸的一屆。2017年上海各個杯賽突然叫停,考了一些又停了一些,有的只拿到了初賽獲獎證書,有的明天考試今天退費取消了。各種混亂場面皆是見識到了,也是有趣。

我們原本的規劃是四年級試考,五年級絕殺,誰知道五年級競賽場上一片寂靜,偶爾出來一個可以報名的考試,大家分秒必爭的去搶奪考試資格。

我們改變不了大局,只能自己做好準備。我就是拿著幾乎都是四年級的獎狀敲開了中學的大門,如果靜等五年級,那真的只有急一個字了。

目前杯賽皆停,還有什麼可準備的?那就是用亮眼的學校成績和獎狀,用豐富的社會實踐來打動別人了。

四、良好的習慣是永遠的財富

小學五年走過,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成績,而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到了高中不再考幾加幾等於幾,但還在考計算過程的準確程度和做題效率。也不會考動詞+ed還是原型不變,但還會考辭彙在文章中的正確運用。

所有大的時候得的瓜都是小時候種的苗。從小把苗扶正,越往後樹越長得直、瓜越吃得甜。

到小學四年級小白已經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五年級基本就自己規劃每天的學習內容。但這之前是我不厭其煩的每天寫在本子上,今天要幹啥。狼虎之心的媽總是寫得任務比較多,做不完做減法,提前做完從來不做加法。

五、時間開在哪哪裡就開花

家裡沒有礦,也沒有一個億的情況下,只有靠自己的努力來學習。幾年的學習下來成績上英語>語文>數學。

這個不是天分,而是靠投入的時間,考得不好的不能抱怨,好了也沒有必要沾沾自喜。

為了均衡成績,孩子五年級下半學期的時候,給她加強了弱項的學習,希望能有所提高。時間花在哪、哪裡就開花,父母優勢在哪哪裡引導的就多一些,這是個很公平的問題,也是希望哪裡想提升哪裡就需要多加用力。

六、小升初關鍵但不是絕對

小升初雖然在過程中也有糾結,但和小白說,這只是萬里長征前階段的一小步,走的好了可以更加助力,走的不好也可以及時反轉,一切都沒有什麼大不了。

經過幾次的面試等環節,很快知道了娃的水平和層次,最終選擇一家離學校比較近的普通學校,讓本不是特彆強的娃可以有自信的開始四年中學生活。

昨天和他所在的班級大隊長媽媽提到孩子中學的去處時,媽媽提出「沒讀民辦意不意外?」我說一點也不意外,並不是民辦就是最好,找個適合自己高度的普通公辦也是一個性價比不低的選擇。

七、小升初之際的點滴準備

說到小升初,實際準備的確是有一些:

一份樸實乾淨說明孩子水平的簡歷;

一次模擬面試(某些機構會組織);

一段簡單的自我介紹(最好準備雙語);

一顆以不變應萬變的強大心臟 ;

其實,除了一份簡歷可以臨時準備,基本其他都要靠前年四年、甚至說是前十年的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花生網 的精彩文章:

警惕!吃「聰明葯」能變學霸?這個遭國外學生濫用的「毒品」正在盯上你的孩子……

TAG:小花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