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走進數字化智慧工廠:有一天,美的或許會專門為你一個人造空調

走進數字化智慧工廠:有一天,美的或許會專門為你一個人造空調

[釘科技觀察]廣東省佛山市順德之所以有名,不僅是因為她在中國的三個「美食之都」中佔據一席,也不僅是因為她是詠春的發源地、李小龍祖籍所在,還因為她是國內家電品牌的集聚地,有「中國家電之都」的稱號。?順德不乏家電龍頭企業,「白電三巨頭」之一美的集團的總部,就在這裡。傳統與現代的交織,讓這裡顯得更生動。

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寫道:信息技術的革命將把受制於鍵盤和顯示器的計算機解放出來,使之成為能夠與我們交談、一道旅行甚至被穿戴的對象,帶來生活方式的變革。生活方式的變革,很多時候會以生產方式變革為前提。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熱度近年來同樣持續不減,美的已是其中先行者。以數字化連接研發、計劃、製造等各個環節,打通製造與生活,是美的的構想。近期,釘科技走進了首個引入美的工業互聯網Midea M.IoT的美的空調廣州南沙智慧工廠,最直觀的感受是:工業互聯網與精益製造,人人都將是親歷者。

智慧工廠,人機協同

現實常常被我們低估,尼葛洛龐帝在《數字化生存》中寫道。被低估的,可能是事物發展的速度。

南沙工廠,廠房超過4萬平方米。不過,更能帶來震撼的不是佔地面積,而是協作中有條不紊的關節機器人,自身的重量與有節奏卻顯得頗輕快的動作達成的平衡,大概只有稍近距離接觸才能真實感受到。

不同型號的它們在自動化生產線、注塑、立體庫等環節各司其職,抓舉、搬運、碼放……重複同樣的動作卻又似乎不知疲倦,沒有情緒的波動。

關節機器人只是具體指令的執行者,「智慧」,體現在背後的工業互聯網能力支撐。

在美的方面的介紹中,領先的智能網關技術打通工業互聯網各關鍵節點,讓年代、型號有相當差異的41類189台設備實現無縫連接;人工智慧的引入,賦予機器判斷、決策的能力,應用在質檢中可將空調外觀檢測精度提升80%,檢測成本下降55%。

5G信號已進入廠區,未來將以低時延、高可靠的特徵實現海量工業數據更理想的實時互通;在此基礎上,世界一流的數字模擬技術為物理工廠構建起相似度達95%以上的數字世界,對全場設備預測性維護,最短3分鐘響應故障。

工業互聯網改造,讓南沙智慧工廠原材料和半成品庫存減少八成,自主開發的注塑平面庫自動配送系統讓物流周轉率提升2-4倍,工廠內首條自主研發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在提升自動化率至行業領先的65%,品質提升17%,整體製造效率提高44%,空調內銷交付周期實現由過去20多天到最快3天交付,外銷交付周期縮短至24天。

當然,這樣的結果,不僅依賴於關節機器人的大量採用,以及背後新技術的不斷融合,同樣因為對人力的合理使用:小部分的精細化作業仍由員工操作,企業幫助員工不斷補充技術知識和技能。智慧工廠效率的提升,更有賴於四個字:人機協同。這在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在體現對人的尊重,發揮員工的創造性和精細作業的能力,在部分繁重的重複作業中避免對人的傷害。

精益管理,數據先導

在南沙工廠,更多體現智慧工廠「智慧」之處的區域,其實是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用來呈現信息的顯示屏幾乎佔滿整面牆壁。

巨大的屏幕與海量的信息很難「一目了然」,但展示條分縷析,只需要具體查看。訂單、供應商、零部件庫存、交付、設備運營……幾千個信息點的數據,在滾動中實時呈現,這裡只是綜合展示,每項數據都會被專門管理。

兩個細節值得關註:一是,關鍵崗位的人臉識別,刷臉上崗避免未經培訓的員工進行作業帶來的不必要影響,實時動態則可以了解員工狀態,如果處在疲勞期則會被要求先行休息;二是,班組長會標配智能手錶接受信息推送,特別是在某環節出現問題時(比如,物料未到位),負責人需要3分鐘內到現場解決。

對於美的而言,Midea M.IoT所帶來的工業互聯網能力,在提質、降本、增效的改善只是基礎,用戶需求直連工廠生產的C2M定製才是關鍵,這就要求美的不僅要掌握和處理好內部數據,也需要更好的用戶數據集納、整理和分析的能力,這是前提。

當然,對於智能產品用戶超過五千萬家,可以支撐連接的智能產品、智能設備超過一千多種,產品覆蓋全球百多個國家的美的來說,這並不是難點所在。在Midea M.IoT支撐下,今年10月,美的會開放空調定製業務,用戶在線上、線下渠道均可下訂單,後續在前裝店也可以定製全屋家電。

就像《大數據時代》中提到的那樣,「一切皆可量化」,數據的量變產生質變,數據的流動產生價值,美的工廠的「智慧」關鍵詞之一,就是數據,數據在成為數字化美的的先導。

能力輸出,錨定未來

美的的數字化,是生產的數字化,也是產品的數字化。柔性生產,最終要指向智慧生活。

美的很清楚,為用戶創造完整的智慧生活的體驗,要滿足大量的碎片化需求。「用戶的千人千面」現實表明,海量的碎片化需求僅靠少數幾家公司是根本無法滿足的,除居家之外,包括外出購物、就醫等生活的全部場景也難以由一家或者幾家企業全面覆蓋,而需要一大批涉及終端、內容、應用、服務等類型的企業來共同努力。柔性生產、按需定製、效率提升,也必須在更廣泛的範圍內、在更多的行業內被實現。

美的,選擇將自身的能力對外輸出、賦能,在與這些獲得能力的第三方進行連接和交互,通過與B端用戶的合作,最終會讓C端用戶獲得更大範圍內的智慧生活體驗,這也就是釘科技為什麼在文章的開頭會說「工業互聯網與精益製造,人人都將是親歷者」,因為通過美的這樣的有經驗的企業將解決方案開放,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新動能最終將接近「無廠不在」。

美的將製造業知識與經驗數字化、模型化並對外輸出,2年來服務超過150家企業的數字化升級轉型,涵蓋家電、汽車、地產、快消品、能源、航空、電子等20多個行業。

美的的對外賦能,直接實現的是效率的提升,更進一步,是在推進企業建立更為積極的正循環,再進一步,是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賦能,讓美好生活更進一步。畢竟,國民經濟,「工業是主導」。

美的,數字化轉型進行時。在智能製造與智慧家居的數字化路徑上「雙驅並行」,是美的的堅持。其實,無論是智能製造還是智慧家居,最終目標都將指向美好生活。在南沙工廠,空調產品不僅是產品外觀,功能內核和智能體驗也能一一定製,甚至單台就能起訂。工業互聯網平台Midea M.IoT加持,美的構建的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新商業模式箭在弦上,有一天,你可能需要一台專屬定製空調,方法很簡單:線上下個單。(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釘科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水槽式洗碗機遭遇下行壓力:價格下滑明顯 份額持續萎縮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