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昨晚首映,好評如潮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老實說,選擇大IP,就自帶招黑屬性,「老故事、舊套路」之類的大招,分分鐘就會砸過來,落個不死也半殘的結局。

此外,1979版的《哪吒鬧海》便是一部從意境選擇、動畫設計到元素汲取,幾乎都無可挑剔的巔峰之作,影片完美的闡述和展示了東方文化的魅力。即便宮崎駿、迪士尼,也只有——嘆為觀止

對於這些,《魔童》的主創團隊心知肚明,所以對老故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重置,在「吸星大法」的基礎上,巧妙搭配了「乾坤大挪移」,最後領悟出了屬於自己的「獨孤九劍」

吸「星」大法

無論79老版,還是《魔童》新版,故事框架都脫胎於《封神演義》,但是又都不等同於原作。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老版已經將吸「星」大法用到了極致:

一是從《封神》中吸「星」:

在當時「反父權」、「反傳統」的價值引領下,吸收了《封神》中哪吒作為鬥士的一面,塑造了一個偉光正的少年英雄形象。

此外,哪吒與龍族衝突的主線情節也基本忠於原著,是正邪分明、黑白截然的衝突對決,最終走出角斗場的,註定只有一方。

二是從傳統文化中吸「星」:

無論是身著肚兜的初生童子形象,還是長袖翻飛、白衣飄飄的少年形象,都極致符合我們的想像,而這一形象不僅深深銘刻在我們的心中,也展示了東方服飾文化。這一設定,讓哪吒自刎而死一段,既充滿了悲壯的美感,令人熱淚盈眶,同時也讓人充滿希冀——這樣飄逸輕盈的少年絕不會就此逝去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而仙鶴、白鹿,這些在我們文化中代表著吉祥希望的瑞獸,也都以飄逸、靈動的形象搬上了熒幕。

揮舞混天綾和龍筋的手法則隱含著東方舞蹈流雲飛袖的飄逸。

此外,配樂大量採用了嗩吶、笙、竽、笛、簫,甚至彼時剛剛面世的曾侯乙編鐘,讓影片蕩漾在千年歷史的悠悠古韻之中。

再看新版的吸「星」大法:

新版則從原著的另一面吸星:對於老版拋棄的「靈珠子」,在新版中卻成了貫穿全劇的線索。此外,新版吸取了原著中幼年哪吒戾氣橫生的設定——沒有人生而英雄,擁有強大的能量,還要看怎麼使用!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此外,龍族、天庭、玉虛宮、太乙真人等元素,也都從原著中繼承而來。

再來說「乾坤大挪移」

無論老版、新版,都對原著進行了修改,因為原著雖然構建了一個恢宏龐大的神仙世界,但在故事處理方面確實難稱完美。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老版中的李靖是一個不敢贏但又輸不起的中年男人,身負責任也背負家庭,對兒子既有關愛,也有苛責,很多觀眾對這樣的父親嗤之以鼻,但其實相比原著的「兵戎相見」,這樣的父子對立已經弱化了很多,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種悲涼的無奈

相比之下,新版中的李靖則是一個深愛兒子的慈父,口頭禪是:「他是我兒。」言下之意,父親永遠守護兒子,這跟時下的父親形象徹底吻合:因為工作,他陪兒子少,但為救兒子,又甘願獻出一切。可以說,李靖的新父親形象有了時代感、溫度感。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老版中的龍族,比原著更加黑化,他們雖是掌管人間風雨的神靈,然而無論敖丙還是四大龍王,做事風格卻更像妖魔,成為絕對的惡之存在

而新版中的龍族則成了命運奴役下的可憐種族,背負天命,卻不得自由,改變命運的重任賦予了龍三太子敖丙,全族逆鱗形成的戰甲像極了今天孩童背上沉重的書包。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挪移最大的設定則是「善惡對決」:老版是絕對的善對抗絕對的惡,黑白涇渭,註定了最後的衝突殺戮;而新版中龍族敖丙不但有一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滿分形象,更有靈珠轉世的善良天性。

與之相對,魔丸轉世的哪吒則是一副「妖怪」形象,而且破壞性極強,但在父母、師父的教導下,他並不甘心為魔。除了反抗命運、打破枷鎖之外,終極對決的雙方已並非絕對的善惡兩極。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其實,映射到我們的現實世界,也絕不是簡單的黑白兩色

「獨孤九劍」

79版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少年英雄,可以穿透熒幕看到了幼年的自己——幼稚、頑皮、天真,也看到了理想中的自我——善良、無畏、勇敢。

狂風怒雨中,哪吒橫劍自刎的悲壯,把影片推向了高潮,成為永恆的經典。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曾是熱血的哪吒…

對於無法超越的經典,新版則乾脆另闢蹊徑,練就自己的「獨孤九劍」:

無論是「吸星大法」還是「乾坤大挪移」,《魔童》團隊都為了煉成最後的「獨孤九劍」,而這一劍,從影片一開始就埋下「命運不公」的伏筆,影片一再拷問「是非定義」由誰來定?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這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中心思想,即海報上說的「打破一切是非定義」,或者「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說到底,這是一碗盛滿反抗的「雞湯」。

「雞湯」的另一面,是電影中大多數場合下,由庸眾所呈現出的冰冷現實。他們一開始就請求李靖除掉孽娃,等哪吒長大後,幾次犯事,他們又從不反思自己,只知道持械前來挑釁,或是要求李靖將哪吒關到老死。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父親送他去太乙真人處學習修行,並非只想困住他,而是希望他掌握更多本領,以後在人間好好活著。因為李靖早已拿好替死符,決定在老天要滅「魔丸」時,以身相替,替哪吒去死。

父愛如山,這樣一個「不輕易表達愛」的父親角色,此刻應該賺足了觀眾的眼淚。電影中,這也導致了哪吒的最終覺醒——他克服了魔性,坦然接受了自己即將在天雷中灰飛煙滅的命運,並且選擇去獨自承擔,而不讓父母再為自己犧牲。

反抗不公的命運,包容和體諒至親,平衡家庭的期待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不再用合理動機去掩蓋不合理的手段……這些經驗教訓,將伴隨我們走好今後的人生路。

這些年,無論是鋪天蓋地的箭雨突襲,還是山崩海嘯的饕餮洪流,華麗的外表始終無法掩蓋內容的空虛,除了視覺的強烈衝擊之外,只有淺薄哀嘆,國人在一次次的「鴻篇巨製」中失望。

很慶幸,《魔童》沒有重複昨天的錯誤,在1400個特效鏡頭之外,是創作團隊深挖內核、精巧構思,沒有再單純用畫風去講爛故事或者老故事。

首映7億,史上第一部首映破億的國產動漫能否成為國漫之王

《魔童》沒有再度迎合歐美的審美標準和故事邏輯,而是選擇了回歸傳統,或許這樣才更符合國人的思維,也才更能打動人心,創造新的經典。

一部《魔童》便大喊國漫崛起似乎過早,但我們分明看到了希望之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